青岛华银更名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记者潘旭业摄
青岛工商局回应“局长辞官”
4月5日13时55分,青岛市工商局通过官方微博“青岛工商”发布了一则《关于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名称变更有关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让多日来炒得沸沸扬扬的“局长辞官”一事,有了正式的官方回应。
一篇名为《炒掉自己“乌纱帽”》的博文近日在网络上流传,作者自称是青岛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荣光。文中提到,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华银”)在遭到媒体曝光之后,绕开他本人,通过青岛市工商局某副局长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因这一改名行为违法,他要求纠正未果,因而申请辞去企业注册局局长职务。
事实究竟如何,一时变得扑朔迷离。青岛工商局的官方回应,无疑是对这一事件的权威发布。
《说明》中称,经调查,青岛市工商局有关责任人员在办理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过程中,政策把握存在问题。青岛市工商局已责成企业注册局和有关责任人依法尽快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办理名称变更登记。
青岛华银的“前世今生”
2011年11月,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得到青岛保税港区市场发展中心的批复,同年12月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正式挂牌。
2014年10月17日,企业名称从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对于此次变更,该公司官网上显示: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在市各级政府批示下正式升级更名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
会员单位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
白银等贵重金属的交易,因其准入门槛较高,在大多市民眼中,是“有钱有闲的人”才能“玩得起”的,然而,2014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一则关于《现货白银投资的白日梦——交易所后台改数据》的报道,让全国多家贵金属交易中心上了“黑榜单”。也就是在这一期节目中,青岛华银旗下的会员单位遭到曝光。
据央视报道称,青岛华银旗下会员单位青岛银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投资者的亏损资金作为收益与代理商分成。业内把这种亏损叫“头寸”,跟手续费不同的是,客户的所有亏损,交易所并不截留,而是全部返还给会员单位,最终由会员单位和代理商按协商好的比例分成。此外,该公司所用的交易软件,允许后台控制修改客户下单的价格。同年3月17日,青岛市工商局对青岛银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网络监督检查,发现其官网对公司经营资历等宣传内容涉嫌虚假宣传,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处罚款20万元。
而这也成为在《炒掉自己“乌纱帽”》的博文中,作者认为青岛华银更名的主要原因。记者吕璐潘旭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