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于2021.3.22总第988期《中国新闻周刊》
一次蹊跷的撤案请求,让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政委李刚察觉到事情反常。2020年3月,一位女士到龙岗公安局报案,称被大连华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华讯”)以荐股的名义,骗取2.8万元服务费。龙岗公安局立了案,但没过多久,报案者又跑来公安局,强行要求撤案。
“一般来说,向报案者正常赔款就好了,(大连华讯)还要求报案者删证据。”李刚多次接触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他敏锐地察觉不对劲,便在公安系统查询,多条报警记录都指向大连华讯。在互联网搜索关键词,不少受害者投诉无门,在社交平台控诉这家公司非法荐股,寻求帮助。
公开信息显示,大连华讯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具有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龙岗警方担心错打民营企业,成立专案组,连续侦查9个月。
龙岗警方在侦查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大连华讯诈骗案件的受害者超过11万人,涉案金额高达27亿元。近20年来,国内非法荐股案件频发,此案是国内荐股诈骗中涉案金额最多的一起案件。
不得向律师、警察等“敏感”职业推销
观望了一年后,丁薇薇开始相信大连华讯,决定购买会员。“专家在深圳电视台财经生活频道做嘉宾,挺有权威的,它还是新三板挂牌公司,我想应该不会骗人。”丁薇薇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她记得那天是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客服给她打了折,1个季度的会员费是28000元。
1月6日,深圳龙岗警方突击查处大连华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图/受访者提供
公司选择股民也有意避开风险。一位员工向警方交代,公司在培训时有一套完整的话术教给业务员,包括如何应对客户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强调不得向律师、记者、警察等“敏感”职业推销,因为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比较难搞。“一般而言,公司会选择对股市了解不深的股民,这些人有闲钱,想炒股,但对股市高抛低吸等操作不了解,公司利用其中的信息不对称,忽悠股民购买‘高开股’。”李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专家”大都有名无实。大连华讯公开称,公司有85位专业研究员,26位国家顶尖分析师,80%以上的员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实际上,龙岗警方了解到,公司仅4名员工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直接对接客户的员工,许多只有初高中学历。收网后,李刚问其中一位荐股老师的炒股水平如何。对方坦言“水平不行”,去年疫情期间,他帮公司老板炒股,赔了2700万元。
李刚从大连华讯员工处了解,这一步用公司的行话叫“降温”。买会员前,业务员在群里晒涨停的股票,发会员转账单和盈利截图,让股民热情高涨。一旦股民上钩交钱,业务员马上降温,只从东方财富网等平台找一些四平八稳的股票扔给客户。一位受骗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表示,购买会员后7天内不满意,可以申请退款,“但是这期间他们很小心,推荐的都是不温不火的股票,涨几毛钱,第二天就让我卖掉”。
承诺的收益难以兑现,股民们花了钱,才意识到这是骗局。有股民投诉客服,对方先是百般拖延,用一套“维稳”话术安抚——“现在行情不好,再等等,后面肯定会涨起来。”若是有人强硬要求退款,风控合规中心便登场——以部分或全部退还服务费的方式,让受害者签署和解协议,并要求其删除华讯App和全部聊天记录,避免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龙岗警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经初步统计,像丁薇薇这样受大连华讯欺骗的投资者,已经超过11万人,以30~50岁的中青年居多。目前警方仍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受害者,并征集案件线索。
“我们公司就是骗傻子客户的钱”
3月1日,大连华讯投资发布股票停牌公告称,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以涉嫌诈骗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目前该案件仍处于侦查取证阶段。
李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大连华讯的套路能否被认定为诈骗罪,司法界仍有争议。有法学教授曾提出,该公司行为可以算是虚假的营销手段,尚不能被认定为诈骗类刑事犯罪。但是龙岗警方侦查发现,周垂富从担任公司董事长开始,就没有从事正规的荐股,而是以此做掩护进行诈骗。
大连华讯成立于2000年,周垂富为法定代表人,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此次深圳警方查处的是位于福田区财富大厦的深圳分公司,龙岗警方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这里名义上是分公司,实则为总公司的主要办公场所,大连华讯在大连实际上没有总部。
该深圳分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也是从这时起,周垂富正式加入大连华讯。在此之前,周垂富是深圳大赢家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赢家”)法人代表。大赢家自2006年成立以来,成为深圳市政府认定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软件企业,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深圳市政府高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资助,也是获得咨询牌照的合法机构,在北京、南京等多地有135家代理加盟机构。
大赢家后改名为华股财经,由大连华讯投资运营。两家公司高管基本为一套人马运营,办公地点也在同一个写字楼。龙岗警方侦查发现,在大连华讯公司内部一个交流群里,一位员工称“你们几个先讨论一下怎么骗客户钱。”有员工向其他朋友坦言,“我们公司就是骗傻子客户的钱,就是没有文化没有常识的才会买这些产品和服务。”还有人在聊天中感慨,“我感觉我们的客户太可怜了。”
“我们认为,从大赢家到现在,周垂富团伙就没有做正常荐股经营的事情,就是拉人头骗股民的钱,从这点考虑,我们认为(大连华讯)现阶段的实践都应该是诈骗。”李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股神”“黑嘴”的新套路
《证券日报》曾调查,一些机构或者个人声称与部分游资、私募有来往。在他们的描述中,“游资透露消息给荐股平台——游资打榜——荐股平台以此证明自己专业能力”,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而产业链的最后一环,投资者入坑集体建仓后,游资获利出逃,留下一地“韭菜”。
此外,中国证监会曾指出,一些所谓“股票专家”还会以荐股为名,实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如诱骗投资者参与现货交易(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或境外期货交易,牟取非法利益。
如何监管“杀猪盘”
李刚注意到,多年来,非法荐股套路换汤不换药,但受害者的规模却正在变大。
“在监管上,可以禁止‘大V’组织投资者联合建仓、直接为会员做投资顾问等行为,但却没办法阻止投资者自身对‘大V’的信任以及对股市的不甚了解。”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顾问何海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这是目前荐股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去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加强了对非法荐股等操纵证券市场的处罚力度。法律责任上,罚款由原来的“没一罚五”调整为“没一罚十”,罚金上限由原来的3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对直接责任人的罚金限额由60万元增长为500万元。
证监会多次提示投资者警惕“庄家”“大V”联合诱骗和“杀猪盘”风险,并部署派出机构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多地也清理了一批违法平台和股市黑嘴。但是非法荐股的监管难度仍然很大,一位券商营业部负责人曾提到,近年来,监管层对非法荐股的打击力度逐渐增大,精确度也日益提高,但由于非法荐股具有流动性强、隐蔽性高、法律适用性存在分歧(涉及跨国犯罪)等特点,打击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希望有关部门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
(实习生朱颖莎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丁薇薇、李明远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