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投资白银的主要渠道有四种:一是投资银币(实物白银);二是纸白银;三是白银T+D;四是天通银。这四种方式虽然各自具有一定优势,但因交易制度的先天缺陷,缺乏白银期货的贵金属投资体系时常令投资者感到遗憾。
渠道一:银币、银条
购买实物银条有两种渠道,一是在金银店和银行出售的,另一类是在国际银价基础上,略加一定的加工费,适合大量购买用以实物投资。
优势:白银具备货币属性,投资性实物银条的溢价少,可以根据实时的市场报价套现。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市场报价公开透明。
渠道二:纸白银
纸白银和纸黄金的概念基本相同,目前国内纸白银投资品种是由中国工商银行(4.37,-0.01,-0.23%)提供的,开户入市方式与纸黄金开户投资类似:办理一张工行的网银,在工行的网银里有“网上贵金属”栏目,只需点击进入,在账户贵金属界面会有买入、卖出等价格显示。
渠道三:白银T+D
白银(T+D)也叫白银延期,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交易以现货品种配合递延品种的方式推出的交易品种。
投资风险:一般在期货或TD的法人账户,风险率超过100%时,可能只是要求补保证金。但银行的交易是强行平仓,一旦进场点位不太准,就很可能亏钱,连补保证金的机会都没有。
渠道四:天通银
天通银叫白银现货延期,是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白银交易以现货品种配合递延品种的方式推出的交易品种,跟白银TD基本类似,但是弥补很多白银TD的诸多不足。
投资者可前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各综合会员开户,资金采用跟证券一样的银行第三方托管,目前托管银行有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强美元再度成为唯一的交易主线,美元指数冲击105大关。
10月18日黄金现货一举突破2700美元大关,当周收于2720美元。
上证报消息,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海外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作为今年以来领涨的三大龙头,黄金、白银、铜期货价格全线回调。对于本轮“超级大宗周期”的成色,业内存在较大分歧。有观点认为,虽然供给紧缺预期卷土重来,但基于需求因素和库存条件综合判断,“超级周期”可能仍欠火候。展望下半年,商品市场定价可能继续围绕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风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