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贵金属损失逾700万,超500万竟为银行手续费?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近日,黄金市场波动加剧,受市场震荡影响,自去年开始多家银行收紧个人贵金属业务。

贵金属业务能够让人一夜暴富,同时其杠杆也可能让人损失巨大。吴女士(化名)发现自己在珠宝公司居间商的指导下,投资黄金半年来损失700多万元,但令她无法接受的是,其中625万元为手续费,超500万元都交给了平安银行。她怀疑,平安银行为了谋取利益而未能尽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流程多个环节“失控”

而这一切背后,竟是为了赚取手续费?

半年后,吴女士发现这项投资已经亏损700多万元,但为时已晚。更让她震惊的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给她的回复,其累计交易的实际亏损为85.37万元,而625万元则是缴纳的手续费,其中超500万元都交给了平安银行。

在一次与君雅上海的交谈中,该公司员工无意中透露的信息让吴女士怀疑,这500多万元实际是平安银行和君雅上海按比例分摊,而平安银行为了牟利不顾用户的利益,放任其居间商欺骗、多次交易,以多收取手续费。

“他们给我发送买卖点,提示我何时买卖,现在分析其让我短线来回操作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做单,以赚取高额的手续费,因为每买卖做单一手黄金T+D的手续费是600元左右。”吴女士表示。

根据交易明细,仅2020年8月份一个月,吴女士的手续费就高达400余万元。

吴女士表示,当时开通如此高风险的业务时,平安银行和其居间商君雅珠宝并未做出任何风险提示,甚至没有签署交易协议书,是在产生亏损后才补签“平安银行代理个人客户贵金属交易协议书”,签署日期为8月,也就是开户后的两个月。

对此,平安银行表示,这是为加强准入管控,对存量客户进行录音录像补录,补录的视频中对产品保证金交易性质、穿仓风险都做出了说明。

“首次开户是一定要到柜台上签约的。”记者询问是否可以通过线上阅读协议并勾选,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明确表示,首次签约不能通过电子渠道,“就跟银行理财一样,第一次做投资是要临柜才能签约的,应该是全部银行都要网点柜面签约。”

“平安银行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吴女士和一些投资者告诉记者,“在我们亏损之前,已经有不少被坑骗的消费者向平安银行投诉,并收到不同程度的受理,因此平安银行是知悉居间商的违规操作,却没有起到保护消费者的作用。”

针对吴女士的投诉,平安银行的回复为:将对君雅公司开展经营行为审查。

对居间商违规放任不管

珠宝公司和期货交易,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是如何牵扯在一起的?

记者搜索君雅珠宝公司,发现其分公司君雅上海在互联网上活跃地宣传黄金交易。比如在哔哩哔哩的专栏上,君雅上海写道:“黄金T+D业务是上海黄金交易所核心业务,也是君雅上海的核心业务。君雅通过与平安银行展开深度合作,立足经济中心上海的信息优势,提供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白银延期业务的投资者教育、市场开发和客户咨询等服务。”

多位投资者表示,都是因为居间商宣传背靠平安银行、上金所这样的平台,声称与其合作,且链接也确实是平安银行的,他们才相信并开户。从平安银行的官网上也确实可以查证深圳君雅为平安银行的居间商。

“不然谁也不傻,会看到一个珠宝公司的名字就去开户。”文女士告诉记者。

平安银行某客户经理对记者说:“他们相当于一个第三方公司,平安银行是提供一个平台,有一个托管账号,所有的资金运转是他们在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账户让他去运转资金。我们对托管账户的监管都是合法合规的,比如说这个资金明明是客户的投资资金,但他拿出去做个人消费用途,那我们是会管的,但是如果是实际的投资亏损,那我们也不会管的。”

该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其实他从去年开始便有听闻类似的投资失败案例,都是第三方机构打着不实的噱头诱导并指引投资者开户。但平安银行只相当于一个平台。“实际运营是那家公司,到时候发生风险,或者维权的话也只能找那家公司,因为我们只是一个平台。”

“平安银行与这样的代理居间商合作,是怎么开展对代理居间商的合法合规性审查的,可以允许代理居间商打着平安银行的招牌这样危害社会和他人吗?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吴女士对记者控诉。

多家银行收紧贵金属业务

记者查阅裁判文书网发现,近年来关于银行黄金T+D业务的纠纷不少。而在法院判决中,认为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法律关系中负有依照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及财务状况等推介合适投资产品的义务,向客户推荐合适的投资产品,且不得主动向投资者推荐不适宜的投资产品。

由于贵金属业务风险大,实际上自去年开始多家银行收紧贵金属交易业务。7月5日,邮储银行宣布,暂停办理代理贵金属现货实盘类业务开户。7月6日,北京银行表示,拟对代理个人客户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交易业务进行调整。

THE END
1.贵金属交易公司TOP5:轻松入门的最佳选择互联网在全球经济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贵金属投资因其独特的避险功能和长期投资价值,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贵金属交易市场中,找到一家既安全可靠又易于入门的交易平台,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以下将为您介绍五家轻松入门的贵金属交易公司,帮助您迈出贵金属投资的第一步。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24/11/513551.shtml
2.买金条去哪个银行标题:买金条去哪个银行?攻略揭秘! 导语:近年来,黄金作为一种投资和保值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购买金条,选择一家信誉好、服务优的银行至关重要。那么,买金条去哪个银行呢?据调查报道将为您揭秘! 首先,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信誉度自不必说。在购买金条时,选择信誉度高的银行,可以确保您的投资安全。以下是几https://www.bknew.cn/?p=55617
3.贵金属开户平台哪家评分高?2025权威评分一览!交易通常决定开户流程速度的两大条件在于官网指引与客服素质,前者如果页面较为清晰的话,那么大家很快就能找到开户页面,后者则是会帮助投资者解决开户过程中的各种难题,而大田环球正是因为能够在这两点上都做得相当出色,再加上其拥有多种账户类型给客户自由选择,因此它们可以长期处于各大贵金属开户评分最高平台的前列位置。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5E47RT0556AIVQ.html
4.哪个银行投资纸白银比较好?哪个银行投资纸白银比较好?现在有很多投资者进行白银投资,白银投资有很多种方式,像现货白银、期货白银、纸白银等等。 纸白银是一种个人凭证式白银,是大陆继纸黄金后的一个新的贵金属投资品种,投资者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白银,个人通过把握国际白银走势低吸高抛,赚取白银价格的波动差价。投资者的买卖交易记录只https://m.cngold.org/ag/jg5934383.html
5.理财产品销售从业人员考试试题债券的投资风险高于银行存款到低于股票 D. 投资债券时,要想获得高收益,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高风险 8. 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贵金属业务暂不包含以下的哪一项( ) 答案: D A. 代理贵金属 B. 实物贵金属 C. 账户贵金属 D. 精炼贵金属 10.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财产保险范围()。 答案:A A. 医疗保险 B. 利润损失https://m.360docs.net/doc/ea1332c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c8.html
6.银行贵金属方案.pptx银行贵金属方案银行贵金属业务简介银行贵金属投资方案银行贵金属风险管理银行贵金属业务案例分析contents目录CHAPTER01银行贵金属业务简介 贵金属投资的重要性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在市场动荡和经济不稳定时期,贵金属如黄金和白银通常能够保持其价值,为投资者提供避险保障。贵金属对抗通胀当物价上涨时,贵金属价格往往也会随之上涨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5200646.html
7.银行贵金属是什么意思?银行贵金属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了众多投资银行贵金属是指黄金、白银、铂金、钯金等稀有且具有高价值的金属产品,由银行提供交易和储存服务。 银行贵金属的魅力 银行贵金属之所以吸引众多投资者青睐,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 避险资产:贵金属自古以来被视为避险资产,在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时期,它们通常会表现出较好的保值能力。 http://www.rbluntan.cn/tuijian/703988.html
8.常见的理财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MAIGOO知识8、贵金属投资 贵金属投资分为实物投资和带杠杆的电子盘交易投资以及银行类的纸黄金纸白银。交易机构、种类、平台不同,相应的入金需求量也有所区别,可以在全球连续性市场交易,不被操控,公开透明,风险高收益高周期短。【贵金属投资入门知识】 9、不动产投资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8354.html
9.湖州晚报黄金投资的风险真的变大了吗?后市会更加震荡?不少投资者心里有点没底了。对此,尤春野表示,未来贵金属表现不会很弱,但也很难成为表现最好的资产,因为全球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仍是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工业品表现往往优于贵金属。可以适当配置作为风险对冲,不建议重仓搏收益。具体操作上可以购买银行纸黄金、纸http://szb.hz66.com/hzwb/h5/html5/2021-05/18/content_117617_13392592.htm
10.贵金属投资成市民新选择中国银行3大产品任你挑在传统投资市场回报受限,收益比例下降的同时,贵金属投资逐渐成为市民资金配置的新选择。从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获悉,该行推出的“白银宝”、“黄金宝”、“双向宝”贵金属投资产品,因具备方便灵活、投资门槛和交易费用低等优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炒金就选 “黄金宝” https://m.kunming.cn/news/c/2012-10-25/31067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