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物理、历史昨日开考,多位考生表示考题不难
“李华又上线了”“考完再也不用帮李华写信了”……6月8日,在英语考试中,广东考生又遇见“老朋友”李华,这次他为口语练习分组“提建议”。不少考生反映,今年英语考得比较满意。而在同一天开考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中,物理难度有所下降,历史题量较多题型有创新,好在难度也不大。
【历史】
题量较多有创新好在难度不大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考点的蓝同学也表示,今年题目有所创新,但难度不大。“考了两道小论文题,往年只有一道,而且今年没有特色题。”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道关于美国、墨西哥的变化题,要看图表来分析,另外就是涉及中国古代史的小论文稍微有点难度。
“有个题型我是第一次做,图上是两条河流,在河流上标有两条相反的箭头,问的是什么事件的传播。我没有把握,最后蒙了一个答案。”在玉岩中学考点,刘同学说,印象比较深的是一道有配图的题。
●考题解析
题目有创新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
广东实验中学教师陈岸春:
【物理】
整体难度下降考生考得“很轻松”
昨日的物理考试,不少考点都有考生提前交卷,多数考生反映试题挺简单,“考得很轻松”。
新快报记者在广雅中学考点发现,考完物理步出考场的考生,表情都比较轻松。有带队送考的老师也向记者表示,这次不少考生自信心“爆棚”,自称能有98分以上。
试题“稳、准、新”全面考查主干知识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段红民: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段红民表示,今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坚持求稳创新、依据课程标准、不命偏题怪题,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关键能力为重点,试题体现“稳、准、新”的特点,全面考查高中物理所必备的主干知识。
试题加强优化情境设置,加大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学习探究中选材,创新情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第9题“电子墨水”,以“无光源显示技术”为素材命题,需要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分辨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模型”。
此外,试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描述与解释,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来解决问题。如第6题“变压器对电动汽车充电”,强调了物理知识广泛应用生产生活实践,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英语】
李华遇到了新问题新邮件费心思
“看到李华感觉很熟悉,但他的要求很新颖,有点不同寻常……”今年的英语高考中,李华又上线了。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英语作文题要求考生以李华的身份写一封邮件给外教,在邮件中提出问题,表达对于小组口语练习的建议。
“这几年作文里李华遇到的问题更多更新了,整体变难了。”华附考点的王同学认为,英语考试的题材和以往的不太一样,作文里考生需要对问题有透彻的分析,更注重考查思维能力。陈同学对于“李华又上线”表示,“英语考试每一年都会给人惊喜”。
六中考点也有不少考生表示英语考得比较满意。邱同学称自己是在考试结束前1分钟写完试卷的。“我的作文立意是永远不要放弃,整体来说,和模拟考试差不多”。
“题型和难度跟平时模拟练习的差不多,阅读理解AB篇相对简单。”广州奥林匹克中学考点的张同学表示,英语难度不大,他印象比较深的也是小作文中的李华。同一考点的杨同学和王同学也表示题型体量比较正常,有点遗憾的是,之前复习的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次没有考到。
写作题更注重考查
学生创造性能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试题评析中指出,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通过选择特定主题的语篇,落实核心素养考查,培育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思维品质,倡导爱护自然、热衷环保的生态理念。
试题评析中提到,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坚持教考衔接,强调对基础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查学科关键能力。比如,在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各部分根据所选素材创设了不同的情境,通过增强试题开放性和灵活性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些精心设计的试题情境使写作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开放,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重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和概括信息,从自己的视角正确评判周围事物和不同观念,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统筹:新快报记者徐绍娜
■采写:新快报记者邓善雯朱清海高京庄嘉宝高镛舒李超朝王娟徐绍娜实习生蔡卓妍龚淑彬李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