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在为期六天的访问里,蒙古国总理的行程处处绕不开天津这座城市,不仅在天津参加了达沃斯论坛,还重点访问了天津的港口。敢情是奔着天津来了。
那么,中蒙双方到底在天津谈了些什么呢?
报道称,蒙古国总理要求中方在一年之内,让天津港的“蒙古国运输物流中心”投入运营。
并希望低价租用该港口10公顷土地用作物流中心,租期是五十年。
更匪夷所思的是,蒙古国总理又是要租地,又是催促中国加急建设,目的居然是想用中国的港口出口稀土给美国。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国能答应吗?
稀有金属管制,引发稀土供应担忧
就在蒙古国总理结束访华行程不久后。中国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发布了一项公告:
宣布将于8月份对包括镓、锗在内的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此举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恐慌。
在镓、锗出口管制政策即将生效之际,中国的稀土出口总量也正在逐年下降。
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发展的转型期,稀土的消耗量有所增加。
再加上稀土的开采本身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为了可持续发展,所以又适当降低了产量。
一来二去,稀土的出口量就减少了。
今年的前五个月份,中国稀土的出口总量同比往年下降了四个百分点。
因此,不少西方国家正在担忧,随着中美“芯片战”持续升级,一发不可收拾。
不久之后,稀土会不会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录之中?西方国家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稀土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七成以上,中国每年的稀土出口量更是占到了全球出口总量的九成。
尽管稀土元素在地球上普遍存在,但由于其分布不均匀且提炼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西方各国普遍不愿意去开采它们。
目前,西方国家高度依赖来自中国的稀土供应,特别是美国。
中国一旦限制稀土出口,对西方高新技术产业造成的冲击,绝对不会亚于即将生效的“镓锗管制令”,并且首当其冲的将会是美国。
其实,美国早在几年前就有在想对策了。最直接的办法是多元化供应渠道,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能够替代中国的供应商。
最近,美国的矿业部门又物色到了一个不错的“人选”,那就是蒙古国。
翻开全球稀土资源分布图,我们不难发现。全球稀土储量位列第一的是中国。
再往下就是蒙古国了,该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储量多达3100万吨,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二成以上。
为此,美国没少砸钱拉拢这个国家。美国的“蒙古布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
当时,苏联正处于戈尔巴乔夫掌权时期,此人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民主化改革,并放宽了对东欧各国以及蒙古国的军事控制。
在苏联松绑以及西方和平演变的双重作用下,苏联的“卫星国”们纷纷改旗换帜,蒙古国也逐渐倒向了西方的怀抱。
自1987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如今,这两个国家对彼此的称呼也很有意思。
美国在《印太战略报告》中管蒙古国叫做“加强的伙伴关系国”,地位仅次于日本、韩国、北约成员国这些“盟国”。
而蒙古国则亲切地称呼美国为继中俄之后的“第三邻国”,当然这个“邻国”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
美国跟蒙古国媾和,明显不是奔着羊肉或者羊奶来的。
蒙古这个国家虽然满目荒芜,一穷二白。可是他们的稀土资源却令美国欲罢不能。
虽然,美国的稀土储量也相当可观。不过可惜的是,美国本土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
限制开采。相比之下,蒙古国的环保就是个笑话,蒙古大草原矿坑遍布,值钱的东西都挖走了。
美国和蒙古国一拍即合。今年6月底,两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将加强两国的矿产资源贸易合作关系。
这份备忘录签署之后,美国的矿业公司将出钱出设备投资蒙古国,提高蒙古的矿产开采以及提炼技术,将其打造成美国的稀土供应商。
从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来看,美国这回是想在蒙古国另辟稀土供应链,以求彻底与中国脱钩断轨了。
其实,不仅是美国,甚至连韩国也跟蒙古签署过类似的文件。
同样是在今年,韩国电信巨头KT公司出访蒙古国,双方在乌兰巴托达成一项合作协议,以确保包括稀土元素在内的约80种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
反过来看,蒙古国这边不仅有意要将稀土卖给美国,还想卖给日韩。把近期参与对华封锁的国家都给照顾了个遍。
其实,早在奥云额尔登到来之前,天津就已经接待过一位蒙古客人了。
今年年初,乌兰巴托市市长访问天津,商讨的话题呢,也是租地、建港口、以便把稀土卖到韩国。
乌兰巴托市长
那么,天津港对蒙古国到底有多重要呢?
天津港——蒙古国“新复兴政策”的蓝图
首先得说明一下,虽然蒙古国把美国当成了“第三邻国”。但从地理上来看,蒙古国就只有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邻国而已。
本来,蒙古国是可以跟哈萨克斯坦接壤的。但是在斯大林时期,为了阻止两族人民勾结反苏,同为苏联加盟国的俄罗斯与哈国进行了一轮领土互换。
将哈蒙接壤的那块地方划给了俄罗斯。导致现在蒙古还要穿过38公里的俄罗斯领土,才能与哈国取得陆上联系。
更要命的是,蒙古还是个纯纯的内陆国家。被中俄南北夹击。这种糟糕的地理位置,使得蒙古国的对外交流几乎完全受制于两大邻国。
蒙古国工业基础薄弱,畜牧业也刚好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眼下唯一可以拿来出口的东西也就只有矿产资源了。
不巧的是,蒙古国的两大邻国都不缺矿。恰巧的是,真正缺矿的国家居然还是中俄的竞争对手。
近年来,蒙古国一直致力于摆脱对中国的单一依赖,中美“资源贸易战”让蒙古国看到了商机。
海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而蒙古国没有出海口,想要让稀土资源走出去,就只能向中国借道。借哪条道呢?蒙古国相中了天津港。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天津港是离蒙古国最近的综合性港口。为此,蒙古方面早在2009年的时候就与中国就天津港共同开发达成了一些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中国向蒙古国开放了一些口岸,这些口岸覆盖了蒙古国境内所有重要的矿产地。
蒙古国的矿石在这些口岸装上车厢,进入中国铁路网,运往天津港。再卸货装船,走水路卖到日本和韩国。
2014年,中国又向蒙古国开放了包括大连港在内的几个北方重要港口。
依靠中国的天津港,蒙古国每年得以向日韩出售60万吨的矿石。
中蒙边境口岸
但是,蒙古国对此并不满足。他们还在09年的时候提出要在天津港租借10公顷的土地,用于建设“津蒙东疆物流园”。
势必要打破内陆国的窘境,与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的五百多个港口实现海路联运。
但是,这个计划已经搁置了14年。一是蒙古国缺钱缺技术,二是中国不看好。
还急着要让新的物流中心在一年之内投入运营,蒙古国这么着急,恐怕是跟近期国际市场上的稀土价格上涨有关。
现在,稀土交易虽处于卖方市场,但是价格上涨的趋势又能持续多久呢?就在中国宣布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之后,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了。
耶伦访华
耶伦在出口管制问题上跟中国谈了啥,咱们暂且不知,不过,有媒体将此事解读为美方在向中国释放关系缓和的信号。
毕竟,镓锗管制的事情最近已经把西方国家搞得心神不宁了。西方极有可能在管制政策生效之前做出让步。
中美关系一旦缓和,那么国际原材料市场上的稀土价格也会回归平稳。
眼下,中美资源战会往什么方向发展还犹未可知,这正是蒙古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价格上涨的时候不把稀土卖出去,等价格回稳的时候可就没得赚了。
天津港是否会成为蒙古资源外运的通道
而真正让蒙古国如此着急的,还有受疫情影响的国民经济。
蒙古国议会在去年的时候提出了“新复兴战略”,这项战略旨在利用矿业复兴经济。
而矿业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交通运输方面的障碍。过去,受疫情影响,中蒙口岸的通行被限制了。
现在,随着疫情的衰退,天津港将重新被蒙古国抬到至关重要的地位。
这就是蒙古国高层为什么会如此看重天津港的原因,现在,蒙古全国上下的矿业公司都指望着中国出租天津港呢。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讲,蒙古国一直希望摆脱处处受制于中俄的窘境。
为此,蒙古国从苏联式微之后,就不断地向西方示好。拉拢西方势力,以制衡中俄。在这一背景下,天津港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蒙古国在国际舞台上高调宣布要用天津港向美国外运稀土,且不说中国能不能答应,起码是向西方势力表明了自己“一片忠心”,这是一种政治站队的表现。
不过,不管蒙古国怎么做,最后的主动权都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至于最后能不能答应蒙古的请求,还得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量。
从对西方的反制效果来看。稀土作为战略资源,一直是我国破除西方技术封锁的强有力武器之一,资源战的意义重大。
如果放任蒙古向美国外售稀土资源,恐怕会弱化我国对西方的反击力度。
这下,美国就能无所顾忌地加大对华封锁力度了。这将导致我国芯片行业难以扭转被动局面。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希望跟中国脱钩断轨,但是,美国高精尖领域的关键原材料却一直依赖中国。
而蒙古国出售稀土的强烈意愿,正中了美国的下怀,让他们找到了“去中国化”的突破口。
从地缘政治上来看,目前,俄乌战争相持不下,俄罗斯无暇他顾。
如果这时候放任蒙古国引入西方势力的话,必然会使俄罗斯处于一种更加不利的局面。并加剧中俄蒙边境的紧张局势。
况且,稀土资源和稀有金属资源一样,都是生产高端武器的必备原材料。
美国获得稀土之后,肯定会拿来生产武器,援助乌克兰,让俄乌战争进行下去没完没了,给世界和平增加阴霾。
美国采购蒙古国稀土,看似是一笔简单的贸易,实际上包藏了印太战略的祸心。
即通过拉拢中国周边国家来遏制中国崛起。在美国的布局中,蒙古国也是争取对象之一。
总的来说,蒙古国高层的提议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结语:
种种迹象表明,蒙古国正在倒向西方。国际局势正在西方国家的搅动下变得危机重重。
我国应为国际局势的恶化做好必要的准备。特别是在稀土供应链这一块,不能让蒙古扰乱了我国的战略布局。
参考资料:
1.《基于天津港口岸服务窗口的中蒙经济合作模式探究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