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制裁下俄罗斯产业链断裂风险应对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罗斯主要实施了出口管制、能源管制、金融管制以及物流管制四类极限制裁措施,这四类措施分别通过阻碍产业链产品供应、打击产业链关键领域、限制产业链关联结算以及切断产业链运转渠道的方式威胁俄罗斯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能源产业链脱钩、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断链、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卡脖子”成为美国及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重要目标。受制裁影响,俄罗斯能源产业链出口端短期内因囤货需求不降反增,进口端负向冲击显著。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呈现“脱欧向亚”和本土化趋势,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则面临循环受阻的现实困境。俄罗斯短期内通过采取平行进口、放宽生产法规、实施出口禁运、推行“天然气卢布令”和本币结算以及外资企业国有化等方式,中长期通过推动产品供销多元化和进口替代战略等举措,有效化解了产业链断裂风险。面对全球产业链体系重构、分化趋势,中国应进一步增强粮食和能源矿产等基础产业链维稳保供能力,始终把实体经济韧性作为产业链韧性的核心,推动产业链区域化合作与多元化布局,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关键词:俄乌冲突;产业链韧性;经济制裁;产业链断裂风险;粮食安全;能源安全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驱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21ZDA023)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体系调整、分化、重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链安全与稳定成为各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美国自2021年以来大力推行“弹性供应链”战略,通过关键领域产业链安全审查、举办全球供应链弹性峰会等方式意图建立“基于相同价值观”的产业链网络,以遏制新兴国家的发展、维护自身霸权地位。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纷纷将提高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性作为产业政策的关键着力点,通过设立共同市场应急工具、制定《关键矿产资源清单》、颁布《经济安全保障促进法案》等一系列举措,提升重点产业链的国内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降低产业链海外依赖风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产业链风险防控、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对于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全球产业链风险进一步凸显。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西方国家立即作出反应,对俄罗斯实施了历史上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极限制裁措施。全球制裁跟踪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世界各国对俄罗斯新增制裁措施16000余项,俄罗斯远超伊朗、叙利亚等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受制裁国。在西方极限制裁措施下,俄罗斯产业链受到严重扰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和能源出口国之一,俄罗斯主要依靠初级产品前向参与全球产业链,对机械设备、电子和光学产品等高科技产品和技术进口依赖度较高。面对西方国家的能源和技术封锁,俄罗斯能源产品、芯片和智能设备等产业链进出口严重受阻。2022年俄罗斯银行调查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在进口设备、零部件以及材料方面面临断链风险,其中75%的企业表示因外国交易公司拒绝供应而产生问题,43%的企业表示货物运输受到限制。尽管西方的极限制裁给俄罗斯产业链带来一系列挑战,但是俄罗斯经济表现超出预期,产业链显现出较强韧性。俄联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俄国内生产总值较去年仅下降1.2%,远低于世界银行同年4月预测的11.2%。

一、极限制裁对俄罗斯产业链影响分析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出口产品、国家及企业实施了十几轮制裁措施,通过限制能源、设备、技术等关键产品的进出口阻碍俄罗斯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使得俄罗斯面临严重的产业链断链、卡链风险。

(一)西方极限制裁措施对俄罗斯产业链影响分析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经济制裁手段大致可归结为出口管制、能源管制、金融管制以及物流管制四类,这四类手段分别通过阻碍产业链产品供应、打击产业链关键领域、限制产业链关联结算、切断产业链运转渠道的方式威胁俄罗斯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

1.出口管制——阻碍产业链产品供应

2.能源管制——打击产业链关键领域

3.金融管制——限制产业链关联结算

4.物流管制——切断产业链运转渠道

(二)俄罗斯产业链断裂风险重点行业剖析

西方实施的一揽子制裁措施对俄不同产业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整体来看,能源产业链脱钩、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断链、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卡脖子”是西方制裁俄罗斯的重要目标。因此,本文重点选取能源、运输设备与服务、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三大产业链,定量评估俄乌冲突对俄罗斯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暂停对外公布经济贸易数据,因此,本文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其他国家公布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反推得到2022年俄罗斯与不同伙伴国的进出口产品信息,且受限于各国统计数据的滞后性,无法全面获取所有贸易伙伴国的数据,故而在分析2022年俄产业链情况时主要考察了上下游进出口总额相较于2021年的变化幅度。

1.能源产业链

表1汇总了2021年俄罗斯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对欧盟、美国和中国的进出口依赖度以及2022年的进出口总额变化幅度。

表1极限制裁对俄罗斯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影响程度(单位:%)

注:“+”表示升高,“-”表示下降,下同。

2.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

表2汇总了2021年俄罗斯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对欧盟、美国和中国的进出口依赖度以及2022年的进出口总额变化幅度。

表2极限制裁对俄罗斯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影响程度(单位:%)

3.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

表3汇总了2021年俄罗斯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对欧盟、美国和中国的进出口依赖度以及2022年的进出口总额变化幅度。

表3极限制裁对俄罗斯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影响程度(单位:%)

综上,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能源产业链脱钩、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断链、高科技产品与服务“卡脖子”成为西方制裁俄罗斯的重要目标。俄罗斯整体居于产业链上游位置,产业链中游环节海外依赖度相对较高,易引发断裂风险。西方能源制裁对俄能源产业链进口端冲击较大、出口端影响尚未显现,短期内引起对俄能源产品需求不降反增。面对产业链断裂风险,俄运输设备与服务产业链呈现“脱欧向亚”和本土化趋势,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链则面临循环受阻的现实困境。欧盟与俄罗斯产业链具有显著互补性,欧盟忽视产业比较优势和发展效率,采取产业链硬脱钩的强硬措施,容易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美国与俄罗斯产业链关联度较低,通过煽动欧盟等国家对俄实施制裁,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与中国开展友好合作成为俄罗斯抵御产业链断裂风险的重要途径。

二、俄罗斯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应对举措分析

(一)采取非常规应对手段,抵御产业链断裂冲击

(二)制定一揽子反制措施,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

(三)推动产品供销多元化,防范化解产业链风险

(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构建产业链本土化布局

三、对中国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思考

以俄乌冲突为代表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加快了全球产业链调整和分化进程,产业链“脱钩”“断链”“卡脖子”可能成为未来大国博弈的常态。汲取俄罗斯经验教训,中国应多方施策,切实增强粮食和能源矿产等基础产业链维稳保供能力,始终把实体经济韧性作为产业链韧性的核心力量,推动产业链区域化合作与多元化布局,全面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一)增强粮食和能源矿产等基础产业链维稳保供能力

俄乌冲突深刻改变了全球粮食和能源矿产产业链格局,进一步凸显粮食和能源矿产等基础产业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因此,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增强粮食和能源矿产等基础产业链的维稳保供能力,这不仅是产业链韧性与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转的基本条件。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以饲料和化肥安全为施策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以增加境外能矿产品供应为施策重点保障能源安全。

在粮食领域,进一步凸显饲料和化肥供应安全性保障在粮食安全政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赋能饲料和化肥生产,通过大力推广饲料粮减量替代技术与加大对生态农业研究支持力度等方式,推动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粮食产业链,以降低对饲料和农药等外部投入的依赖度,并提升粮食产业链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继续加强对饲料和化肥行业的政策引导与市场监管,通过贷款优惠、税收补贴、成果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优质饲料和化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强对饲料和化肥行业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饲料和化肥产品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能源矿产领域,进一步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增加境外能矿产品的供应。抓住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变革的历史契机,继续深化中国与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国家或地区在石油、天然气等能矿产品领域的开放合作,加快构建广泛的能源供应网络,提升能源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深化国际能源合作的对接与协调机制,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节能减排等为牵引,吸引世界主要能源供应国参与能源合作项目,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中国和世界能源安全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提振全球经济体信心。

第二,完善粮食和能源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场化储备制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粮食和能源储备工作,提高战略资源储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重点在大中城市、灾害频发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短缺地区,加强港口、航运、管道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粮食和能源的储运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加强粮食和能源应急预案演练,及时发现和弥补应急管理体制漏洞,全面提升粮食、能源应急储备规模和结构的合理性、供应渠道的协同性以及应急管理的精准性。

(二)始终把实体经济韧性作为产业链韧性的核心力量

美国动用“美元武器”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企图引发“金融核弹”效果,甚至动摇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根基,然却收效甚微,其本质原因在于俄罗斯实体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削弱了金融服务对产业链的负面冲击。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韧性才是产业链韧性的核心力量。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为大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链升级提供更广泛的机会。

建议切实破除企业发展障碍和要素壁垒,搭建企业产品供需推介平台,加强企业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强化头部企业在产业链体系中的创新引领作用,提升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体系中的协作配套能力。基于不同类型企业在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特征,创新以风险担保类为代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功能,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体系中的抗风险能力。突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评价反馈机制在企业信用评级中的作用,为企业融资提供有利的环境支撑。

第二,将民族文化作为挖掘内需潜力、增强实体经济韧性的重要途径。

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民众的耐受力是俄罗斯产业链韧性的重要支撑。有鉴于此,鼓励实体经济部门创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适应和引领消费者需求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本土产品对海外产品的替代,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建立健全民族企业家培训体系,鼓励和引导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担当、品牌建设意识、市场开拓精神以及管理创新能力的企业家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在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创价值、共享收益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众耐受力。

第三,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出发点,探索新型人才引育模式。

建议政府联合高等院校、企业等共同制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数智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的专业教育细分程度,构建精通数智技术的科技创新人才、供应链运营的管理人才以及熟悉数智化应用的高技能人才等多层次人才队伍。创新弹性引才模式,通过搭建整合全球优质创新资源的开放式研发云平台,吸引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人才弹性集聚,为提升产业链韧性赋能。

(三)推动产业链区域化合作与多元化布局

第一,着力构建北部与西北部跨境产业链,形成以我为中心的辐射状跨境产业链网络。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布局产能,拓展和深化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在能源、矿产以及农业等领域的合作,推进安全、稳定、高效的北部与西北部跨境产业链建设。主导国际合作平台建设,通过举办国际经贸论坛或博览会等活动,推动建立更加紧密协同的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各国企业探索产业链合作新模式,吸引具有强外部性的产业产能落地国内,逐步形成以我为中心、上下游配套完整的辐射状跨境产业链网络。

第二,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产业链多元化布局。充分利用“一带一路”、RCEP、CPTTP、DEPA等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经贸协定,开拓基于成本原则和价值观原则的多元化全球供销市场,加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产业链备份。在法律、咨询、航运等领域加快构建全球服务支持体系,推进物流领域国际行业标准互认,加强运输渠道和仓储布局多元化建设,保障产业链运转安全畅通。牢牢抓住“去美元化”带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巩固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便利化程度。在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等领域丰富人民币国际化应用场景,与友好国家探索新型易货贸易模式、本币结算方式,保障产业链关联结算安全稳定。

第三,持续巩固特定优势领域国际领先地位,增强人为断供反制能力。鼓励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力装备等优势领域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并以此为突围路径,逐步奠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支持优势领域创新主体与国际标准组织、国际产业组织开展广泛合作,围绕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协同、标准与技术创新、标准与绿色低碳发展等主体方向,打造国际标准化高地,进一步强化特定优势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特定优势产业的依赖度,增强大国博弈背景下的产业链断供震慑力量和反制力量。

结语

注释从略,请参阅期刊纸质版原文。

陈汉雪|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陈汉雪,张其仔.极限制裁下俄罗斯产业链断裂风险、应对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4,(05):44-67+162-163.DOI:10.20018/j.cnki.reecas.2024.05.005.

THE END
1.俄罗斯农业部将最终确定谷物出口配额机制动态外媒11月27日消息:据俄罗斯农业部下属公共委员会的报告称,俄罗斯农业部将保留谷物出口配额的分配机制,并将保持出口与国内供应的平衡。 报告称,俄罗斯农业部不打算放弃谷物出口配额分配的‘历史’原则,同时寻求供需平衡。旨在保持国内市场必要的供应,同时保持出口速度。 http://www.chinagrain.cn/axfwnh/2024/11/28/2531752458.shtml
2.联系是欧亚经济联盟物流发展的关键同时,他强调,各方努力的重点不仅应是从中国经欧亚经济联盟过境的货物运输,还应注重加强内部物流联系和提升国内货物周转量,以有效推动联盟国家经济的发展。 根据他的观察,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随后又因特别军事行动的开展,俄罗斯及邻国被迫调整物流策略,物流路线发生变化并导致一定程度的不平衡。 https://sputniknews.cn/20241130/1062936682.html
3.“SHMET周报全球可能很快面临铜供应短缺,碳酸锂期价剧烈波动”俄罗斯铝业协会警告:价格下跌和制裁可能会损害该行业 外媒12月12日消息,全球铝价已跌至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美国和欧盟几乎禁止俄罗斯出口。此外,俄罗斯的铝产品可能面临欧盟的第12轮制裁。据该协会称,所有这些都可能对俄罗斯的铝工业产生不利影响。该协会警告称,俄罗斯的一些铝业企业正处于零盈利或负盈利的边缘https://www.shmet.com/news/newsDetail-2-881066.html
4.去年俄罗斯非资源非能源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主要买家包括中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14日消息,俄罗斯国有企业集团VEB.RF旗下的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尼基什娜在迪拜世博会上称,俄罗斯的非资源非能源出口在2021年刷新纪录,达到1930亿美元,同比增长37%。 据尼基什娜介绍,去年12月,俄罗斯非资源非能源的出口规模达到228亿美元。尼基什娜指出,俄罗斯的非资源非能源出口增长率也高于世界贸易https://m.sohu.com/a/522818383_313745
5.树莓种植项目简介我国红树莓出口市场均价8000~9000元/吨,黑莓出口均价6000元/吨左右,国内一些大型超市大多出售树莓冷冻果,价格一般在100元/kg。 我国树莓冷冻果2003年离岸价格为1800美元/吨,2008年上升到3300美元/吨,短短5年间价格增长达83%。2009年树莓冷冻果价格有所下降,为2400美元/吨,主要是由于2008年国际普遍遭遇金融危机的https://www.meipian.cn/1dg13tvz
6.港股概念追踪俄罗斯考虑限制铀出口国际铀矿资源大涨(附概念股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考虑限制铀、钛和镍的出口,以报复西方的制裁。 受该消息影响,隔夜美股铀矿板块大涨。 根据世界核协会的数据,俄罗斯是世界第四大铀生产国,同时拥有全球约44%的铀浓缩产能。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球可运核电机组供416台,净装机容量375GWe;在建机组59台,净装机容量62GW,上https://cn.investing.com/news/stock-market-news/article-2478731
7.2022年天然气行业深度报告全球天然气供需结构价格及我国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产量稳定,是主要出口国家之一。储量方面,俄罗斯天然气探明储量在 2017 年出现大幅提升,2020 年探明储量为37.4万亿立方米,在全球各国中位居第一。产量方面,俄罗斯年产量稳定,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21 年产量为 7071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10%。出口方面,俄罗斯是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其通过https://m.vzkoo.com/read/20220804bbd60bed90a3190f4f8e124d.html
8.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问题分析表明,木材资源的短缺、产业素质低、行业协会引导作用不够等问题的存在,成为影响浙江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主要因素。要实现浙江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跨国森林资源合作开发 虽然国际木材资源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森林资源丰裕型国家如俄罗斯、巴西等,在限制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ikpoi9e.html
9.国际专题报告国际石油市场变化趋势与中国石油进口贸易合同定价方面,截至2020年,中东和俄罗斯出口原油到欧洲都按布伦特原油作定价基准,而出口到亚洲仍以迪拜加阿曼原油和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作为主要定价基准,即到欧洲是采用销售地标的商品定价,到亚洲按产地标的商品定价[8],两种定价方式的差异决定了欧洲的进口价格更贴近其自身的供需情况,而亚洲的进口价格主要反映产地的供需。https://thinktank.phbs.pku.edu.cn/2022/zhuantibaogao_0413/66.html
10.研究ESG政策法规研究之俄罗斯篇1999年至2007年俄罗斯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强对地方垂直管理并提高对于民生的重视。期间,其经济年均增长6.4%,扣除通胀后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了超200%。俄罗斯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特别是燃料及原料类产品的大量出口以及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增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211/12/68528936_961674452.shtml
11.立方早知道河南红东方重启IPO/一券商遭暂停承销保荐业务半年/中期协公告称,为顺应从业人员管理新形势新要求,正在研究将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调整为非准入型的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测试;水平评价测试将成为行业机构提供考量人员专业能力的依据之一,而非从业人员从事期货业务的前提条件,其成绩将不再是执业的“入场券”。根据相关法规调整进度,协会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规定,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证明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1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