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价值和价格不成正比

行家认为,高古玉的收藏门槛较高,但与其他很多藏品相比,古高玉的价格都是低的高古玉价值和价格不成正比

商代玉戈

战国镂空龙凤璧

汉代四灵珮

战国老虎带钩

战国龙凤璜

蔡成

(香港资深古玉玩家)

吴国明

(广州古玉玩家)

戴炜

(北京古玉玩家)

赵利平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实习生刘念

在采访过多位高古玉的专家后,本期《名家话收藏》对话多位高古玉的资深玩家,他们是如何鉴别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专家和行家的角色分工的?

延伸阅读

高古玉的年代划分

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因为年代跨度很大,很多人习惯把古玉分为高古玉、中古玉、近古玉,但具体的年代是怎么划分的,现在的说法并不完全一致。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云希正之前接受羊城晚报《名家话收藏》栏目采访时表示:“我是倾向于把汉代以前的古玉划分为高古玉,包括新石器时代还有夏商周三代;汉代以后的属于中古玉;近古玉的时代划分现在也不完全一致,有的人把明代以后的玉器视为近古玉,有的人把清代、民国的玉器直接划归近现代玉器。”

行家怎么给高古玉断代?

主持人:在高古玉的圈子里,向来有专家和行家两派,大家对高古玉无论是鉴定方法还是认识都不太相同,你们行家一般是怎样鉴别高古玉的?

蔡成:我很认同台湾高古玉行尊吴棠海先生的说法,因为玉器是用人工方法将天然玉石转化为可用的物件,它具有特定的造型,表面可能为了某些象征意义或纯粹装饰而雕琢了纹样。因此可以这么说,古代玉器是由玉料、工法、造型、纹饰四项汇聚而成的,每个时代的“料、工、形、纹”都有差异,对一块高古玉进行断代,我们一般看的就是“料、工、形、纹”这四方面。

看料,就是用肉眼观察和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玉器的质地、颜色以及出土的有关现象进行测定,以分清玉器与似玉材质的区别,并考察玉质的变化与其入埋环境的关系。

看形,就是对不同时期玉器形制的类别、特点、成形工具与工序,以及造型与玉料内在关系等进行分析归纳。

看纹,就是对不同时期玉器的纹饰类别、特点、雕琢工具与工序进行归纳,并结合有关文献记载推定纹饰的题材与寓意。掌握各代玉器的纹饰风格,是鉴别真伪与判断时代的利器。

主持人:很多人都认为古玉,特别是高古玉“水很深”,你们又是怎么喜欢上高古玉的?

以前的玉匠都是全心全意在打造玉器,特别是在皇宫里做事的玉匠,没有后顾之忧,没有紧迫感,所以精雕细琢。你看很多高古玉都是不象形的,凸显的是作品的神韵,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如宋代以前玉器上的老虎,就完全不象形。

吴国明:大家都说高古玉“水很深”,其实我们行内人看,高古玉也没什么。一张纸那么薄,捅破了也没什么。如果有人教你,多上手,多学习,两三年就入门了;如果没人教你,可能几十年都入不了门。关键是要经常上手,掏钱去买。

比如说“谷纹”,北方叫“蝌蚪纹”的,盛行于战国中晚期,是从云谷相杂纹中独立出来的纹饰,因为形似稻谷发芽而得名。很多战国玉器上都有谷纹,现在有一些假战国的玉器,分辨真假就可以看谷纹。

比如浮雕谷纹,吴棠海先生的研究是,当时制作的时候有三道工序,首先是以砣具雕琢三对平行线定位,其次在六角形周边减地成圆形凸粒,最后将圆形凸粒雕琢为圆卷状的谷纹。当时的谷纹都是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每一个的纹饰都不一样,而现在后仿的谷纹,是用机械做出来的,每一个都很规整,很好分辨。

蔡成:这就像医生诊治病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一看就知道病人的情况。鉴赏玉器也是同样的道理,看多了、阅历多了,自然经验就多了,鉴别起来也得心应手。

古玉工艺在汉代登峰造极

主持人:中国古代玉器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发展到清代,经过数千年历史的积累,造型、纹饰等变化非常多。很多人都知道,古玉的工艺在汉代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不同朝代大概各有什么特点?

戴炜:中国的玉文化有两个高峰,一个是红山文化时期,另一个是良渚文化时期。

红山文化距今大约五六千年之久,主要分布于辽西、内蒙古东部及长城以北地区。这个时期的玉器动物造型多一些,在工艺上讲究玉器的神韵、美感。比如现在发现的动物玉雕中,有鸟、龟、鱼、蝉等题材,它们有头、身体、翅膀、尾巴及足爪,呈现的是真实动物的样貌。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左右,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良渚文化的玉器与红山文化的相比,明显规矩、大气。

这两个时期的玉器都属于“神玉”、“巫玉”,当时玉器在巫师手里是通神的工具,所以中国的玉文化折射的是原始的宗教活动。

除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之外,龙山时期的玉器、齐家文化玉器、商代玉器、西周玉器、春秋时期玉器、战国时期玉器、汉代玉器、唐宋元明清玉器都各有各的特点。我觉得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汉代一直都是玉器发展的高峰,并不存在高低起落,但到了六朝、魏晋时期是一个低谷,这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到了唐朝,金银器更加发达,对玉器的重视程度却降低。

吴国明:汉代是中国玉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工艺登峰造极。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玉器纹饰,沿袭的是规律纹样和平面立体化的动物纹饰。到了西汉中期,平面立体化与浮雕动物纹盛行。到了西汉晚期和东汉时期,动物纹饰朝向图案化发展,呈现繁复的工艺化风格,之后玉器的工艺我认为就是走下坡路了。

行家如何看专家?

主持人:在高古玉的圈子里,行家和专家经常都是以对立的双方出现,感觉大家好像都是互相看低的,你们自己来说说是怎样看待专家的?

蔡成:有一件事比较有趣,早年北京的某位专家和台湾的吴棠海先生,在北京的一个展览上,对一件“战国镂雕龙凤璧”起了争议,当时吴棠海先生认为这件龙凤璧的特点跟其他同期的文物有所不同,认为是新的。而北京的专家坚持东西是对的,整一批东西都是一起出土的,怎么可能有假?

吴国明:这件事我们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认专家?因为我们更加相信自己的眼光。我们是实践派,专家属于理论派。专家更擅长的是分析文物的历史文化,他们看的多是标准器。像金缕玉衣的笑话,在行家里倒是没有出现过。

我想很多专家都没有经历过我们买错东西的切肤之痛。我还记得1996年的时候我20万元买错一件红山的玉器,那种切肤之痛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块“鬼脸佩”,当时成哥(蔡成)一看跟我说:“这件东西好像不大妥喔。”其实行家一说这句话,等于就是将它“判了死刑”。我当时一听头皮发麻,这种买错东西的切肤之痛,我们行家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所以我们会拼命去学习,眼光才能长进。

主持人:在书画鉴定领域,苏庚春老师就有这么一句名言:“鉴伪易,鉴真难”。他说:“如果你把假画看真了,那就说明假的水平高;如果你把真画看假了,就说明你根本还没掌握这个画家笔墨的特点。”放在高古玉领域也一样,在一堆假玉里面找出一个真的很容易,但在一堆真东西里面要找出一个假的很难。

吴国明:现在玩高古玉的一些人,真假一拿捏不稳马上就跑去问专家,其实我觉得嘛,不能只听专家的意见,行家的意见也要多听一听,我们都是真金白银掏腰包买东西的,东西对不对我们更在乎。

主持人:但现在古玉的行家中也分两个圈子,一个圈子玩真的,一个圈子专门玩假的。

吴国明:没错,所以跟对老师很重要。

高古玉的价格被低估

主持人:我们国家的高古玉交易受到现行文物政策的限制。以前很多流到了香港、台湾等地,最近几年国内收藏市场越来越红火,香港、台湾等地很多高古玉又通过各种途径回流。经过了这么多年,当年的高古玉到了今天价值升了多少?

蔡成:价格有的比原先高,也有的比原来的低。比如说珠子、玉璧这些近年来大陆流行的东西,价格是涨得很厉害的。以前珠子都是不值钱的,是用来搭配着卖的,买大件的东西就送一些珠子,现在可贵了。

主持人:现在玩的跟以前玩的有什么不一样?

吴国明:很多高古玉现在都在回流,但现在大家玩的东西跟以前玩的不太一样。比如现在回流的高古玉都要求是籽料的,带有红沁的,可以佩挂,可以盘玩的。以前出国的东西是越高档的越好,但这些很高档的东西现在在国内卖不动,愿意出大价钱买的,都是那些想要开博物馆的人。

现在的珠子价格真涨疯了,西周的玛瑙珠子,比较好的五六年前一颗也就两百块钱左右,现在至少三四千元了,一串五六万元。

戴炜:但在中国的玉文化里,珠子一直都是依附于玉器的。比如战国时期制作一个剑首,镶嵌一颗玻璃珠在剑首中间,是用来增添美感的。

主持人:很多人都说“古玉卖不过新玉”,这主要跟现行文物政策的限制有关。你们如何看待高古玉的市场前景?

戴炜:高古玉的价格目前是被低估了,与其他很多收藏品相比,高古玉的价格都是最便宜的。我最近听到一个观点,单是齐白石一人的作品画价,就可以把世界范围内所有高古玉买下来。齐白石是一代宗师没错,但中国的玉文化那么博大精深,价格却只能跟齐白石一人的画价相当,这样的价格体系肯定是不正常的。

主持人:高古玉的价格低,除了因为交易被限制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吗?

戴炜:与书画相比,高古玉的收藏门槛还是相对较高的。但最重要的还是,高古玉没办法光明正大地流通,上不了拍场,没有高端拍品拉动,市场是活跃不起来的,现在高古玉的价值和价格是不成正比的。

特邀嘉宾

嘉宾主持

藏家看专家和行家

刘晓雄(古玉藏家):

收藏这一行有三家:专家、行家、藏家,我认为这三者是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现在社会上这三家的矛盾比较大,经常是同样一件东西行家、专家各有看法,藏家对行家也有一些意见,这是个很要命的问题。其实这三家本来应该是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各有所长,三个专家三种观点我都正面吸收的话,对自己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其实一件东西有人说真、有人说假这很正常,有时候十个专家可能会有十种说法,关键是收藏者自己有一个底线。比如说一块古玉,有人说是汉代的,有人说是春秋的,还有人说是战国的,这不是原则性问题,只是断代有争议,只要是老东西,没必要计较短短一两百年的争议,自己慢慢研究就是了。(许悦)

THE END
1.真正的高古玉值钱吗?从来没低价过!高古玉的颜色、种类很多,红色、黄色、白色、绿色、蓝色、过渡色等,不同的沁色带来不同的效果。 色彩让这些高古玉更加漂亮,也更让人痴迷,不过,要形成这样的高古玉很难,尤其是很多颜色的变化都需要经过很多年甚至上千年的渗透,才有可能形成。 除了这些价值连城的高古玉之外,现代收藏的高古玉也是价值不低,比如一对翡翠玉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33916.html
2.高古玉编钟的用途与价值(汉朝编钟的价值)高古玉编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华丽的纹饰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高古玉编钟也代表了汉朝文化的辉煌和传统的延续。对高古玉编钟的收藏和传承,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结论: 高古玉编钟作为汉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用途和价值。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http://www.adelmall.com/news/641134.html
3.高古玉都是什么玉:材质种类与意义解析### 4. 收藏价值 高古玉因其历史悠久、材质珍贵、工艺精湛,成为古代玉器收藏的热门品种。近年来高古玉的价格不断攀升,吸引了众多藏家关注。 ## 四、结语 高古玉作为我国古代玉器的一种具有丰富的材质、种类和意义。它不仅是古代文化的载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本文的解析,期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熟悉高古玉,https://www.anquan.com.cn/qiye/fcjie/1198277.html
4.墨玉上有金线的真实性和价值:探寻墨玉上的金线现象及其收藏意义墨玉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其独到的纹理和色泽备受珍视。有一种特殊的墨玉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墨玉上出现的金线。此类金线现象是由于墨玉中微量的金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本文将探讨墨玉上金线现象的真实性及其收藏意义,帮助读者熟悉这一特别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文化内涵,同时引导读者怎样去鉴https://www.07358.com/jiemo/fcjiage/1468652.html
5.中古玉含义特征及价值解析:了解中古玉的真正意义3. 收藏价值:中古玉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由于其存世量稀少且制作工艺独有,使得中古玉成为收藏家们争相追逐的对象。 四、中古玉不足贵之辨 虽然中古玉具有很高的价值,但也有人认为它不足贵。这类观点主要源于对中古玉的误解和偏见。事实上中古玉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质地和工艺,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https://www.qqddc.com/wap2019/f/fcyuanshi/1186911.html
6.高古玉的多重益处:美学历史科学与心理降的综合解析二、高古玉的美学价值 1. 独有造型与精美纹饰 高古玉的造型特别,既有简洁大方的线条,又有复杂精美的图案。这些造型和纹饰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是古代审美观念的体现。例如,商代的玉璧、西周的玉琮等,其造型和纹饰都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2. 深邃内涵与象征意义 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fcyushi/1155081.html
7.高古玉收藏价值有望超过字画瓷器藏品沉淀投资指引高古玉收藏价值有望超过字画瓷器 市场人士对古玉的市场潜力,持完全相反的两种意见:一方认为“买旧不如买新”,即古玉的收藏价值不如新玉;另一方则认为,再过20年,国内高古玉可能会进入收藏的最佳状态,排在字画和瓷器之前。 最近几年,古董市场中的书画、瓷杂等艺术品价格火爆上涨,而承载中华六千年文明的精美古玉,却http://www.ccb.com/Info/43971149
8.玉器的收藏与鉴赏(精选三篇)首先,古人不收藏玉料,但是现代人收藏。这个玉料是指最好的和田白玉带皮的籽料。很多人在囤料,因为它是一个稀有的矿产,每年都在涨价,不拿来雕东西,价格也在往上涨。但是我不鼓励这个行为,因为单纯的玉料本身是没有文化内涵的。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玉要雕刻成器才有文化价值,光收藏玉料没有任何的文化意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p3e1n0.html
9.玉贵人的含义文化内涵:高古玉是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与古代的文化传统联系密切。高古玉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古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保值增值:高古玉作为非常稀缺和珍贵的收藏品具有较高的保值增值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高古玉的价值会不断上升。许多高古玉从购买之初至今https://taizhou.19lou.com/baiqi/fcyushizt/12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