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邮票金究竟包含了哪些价值?邮票金与其他邮票金银制品又有哪些区别?邮票金是否值得收藏呢?中国集邮总公司对这些问题首次做出了官方回应。
热捧背后争议不断
邮票还是黄金?
在蔡毅看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层面的精神追求。邮票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黄金则是在中国千年文化的沉淀中被认为是高贵象征的金属。将两者通过新工艺结合更加凸显的是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日常生活融汇在方寸之间,赋予了邮票金高于邮票与黄金本身的文化价值。这是一个民族历史及文化发展的见证,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满足民间交往需求的文化产品。
投资与收藏需理性对待
那么,邮票金到底有没有收藏的必要呢?
蔡毅表示,邮票金的收藏应该建立在自我喜爱的基础之上,因为收藏本身应是一件可以使人获得精神满足的事情,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内心的满足。当然,如果收藏品有市场价值是可以通过市场行为变成经济活动的,但是收藏的本质应是对于收藏品本身的喜爱,现在很多人拿收藏的概念来投资,这是现在很多人进行收藏投资的误区,收藏与投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收集有价值的物品,是人类共有的特征,所谓的价值,既可以是因为喜爱而赋予物品的精神价值,也可以是藏品本身的贵重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人们出于不同的原因收集不同的藏品。小到一粒石子,大到一辆汽车,“收集”从来就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但是,“积攒”和“有选择地收藏”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制造更多的收藏品,后者创造了最好的收藏品。
其实,投资与收藏是人们在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社会行为。邮品投资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投资者放弃或弱化对邮品的个人喜好,转而注重研究交易数据,分析市场表现,预测未来的升值潜力,选择针对性强,具有保值、增值效果且市场认可度高的邮品,将邮品看做是地产、证券等同类的投资工具。而邮品收藏实际上是一种消费行为,当然收藏品本身也可以含有收藏和投资两种属性,其中的收藏性是指邮品本身具有文化传承和陶冶情操的功用。邮品的收藏,强调的是收藏者的主观情感、个人喜好、审美价值以及在收藏邮品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从而弱化其投资性、市场的流通性、增值率等因素。这是邮品的收藏消费行为,既然是消费艺术品,那么内在具有的经济价值是不是就不是重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