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前一直很担心烦躁的信用风险出乎意料是1stquartile,而一向特别喜欢擅长的巴塞尔协议却不幸落入3rdquartile。
在两个月的备考中,收货颇丰;特别感谢金程老师的细致入微的透彻讲解与朋友圈同业及咨询的小伙伴相互勉励。
从上图框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FRM二级的学科分配更加整合、重点突出、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例如:信用风险中对手方风险(Counterpartyrisk)CVA的定义;CDS、CLN及TRS中产品结构设计及风险缓释用途;市场风险中,BacktestingVAR测试背后的动机;巴塞尔协议每一次的修订演变的原因。
题目靠谱程度逐渐提升,核心科目决定成败。
之前备考,总担心协会出题不按套路,毕竟采用的邀题制度也没谁了,但考场上却发现,80%以上的题目的考察点极为清楚,而且出现,同一知识点反复考察的现象。
例如:衍生品对手方风险暴露EAD中CVA的定义及计算;从公司债推算信用风险参数PD;流动性风险中,LVaR的定义及计算。
备考顺序
基于上述逻辑框架,个人比较推荐的备考顺序是:
学科备考策略
巴塞尔协议
在巴塞尔协议中,教材体系是由一系列监管文件组成,看似条理性差,实则内在逻辑极强,且与现实中,银监会发布的监管政策联系最为紧密。备考策略如下:
抓住主线
主线内容强调从协议的产生原因、到现代监管三大支柱的提出完善、最后落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吸取教训,一系列补救改进措施的提出。
其中,每一次修订,都伴随着市场参与者与监管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动态博弈与妥协、而参与者多半好了伤疤忘了疼,间接推动监管方女娲补天,利好整个市场,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
因此,可以采用静态列举条条框框的方法,把BaselI到III的监管规则逐条列举,按照三大风险归类记忆。
掌握变化
每一次协议的修订,必存在诱因,了解修订背后的原因,动态列举变化要点,才能加深巩固记忆,不会遗忘。
例如:资本监管而非资产的监管始终是Basel中的金科玉律,即:不管银行业务程度的复杂性与多样化,或者如何去吸收负债,做大资产,监管方认为,只要留足足够的资本金作为防火墙,银行就不会面临破产。
但是演进到BaselIII,监管方发现,资本充足率(CAR)的监管方式貌似缺少了什么,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的破产似乎不是出在资本的问题,而是由于极端压力情况下有毒资产(CDO&CDO-square)无法成功变现及衍生品对手方挤兑所导致。
因此,在BaselIIICAR的基础上,又加入原始的总杠杆率控制(Leverageratio)及衡量流动性长短期限的指标。
巩固记忆
监管条文,归根到底,还需要加深记忆。例如:BaselIII中,在原始资本金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三条补充资本:逆周期因素、极端压力条件及全球重要性银行;对于特定的比例,要加以巩固记忆。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最大的特点是扑面而来的Overwhelming和备考中持续无间断Exhausted。因为,所涉及的知识点面广、细节多且都是重点。
从上图,整个逻辑脉络按风险确认、计量、管理映射关系明确。由于BaselII要求绝大多数银行需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所以在备考中:
风险计量
LGD体现为债项风险,考察点只有BaselAccord中监管给出优先级的45%及劣后75%偿还的大致估计。
组合管理中单风险模型重在考察对于模型的理解,可以结合BaselII一起巩固。
管理工具中,三种产品(CDS、CLN及TRS)交易结构及参与主题的盈利模式是重点,需做到拿张A4纸就可以默写分析的程度。
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在于调节风险权重,使表内重资本金的业务直接出表。BaselAccord中,信用风险需计提99.9%1yrVAR;市场风险是99%10daysVAR。
交易的占用资本金不同,决定了银行有动力在资产端,从Bankingbook调整到TradingBook的重新划分资产类别。不同Tranche之间的信用风险分析本章的重中之重。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相比于覆盖面广的信用风险(公司、个金、同业对手方),主要体现在自营业务的兴起。但现阶段,国内银行投资端品种较为集中(主要为债券投资)且对冲工具单一(利率互换)面临的风险因子主要体现在债券的久期、凸度;及部分外汇、贵金属敞口。
但如果基于混业经营的大背景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风险因子会逐渐多样复杂,这也决定衡量方法从标准法到内部模型法的演变。
考试特点:
考试内容以定性理解为主,由于现实中的风险管理需要用到模拟路径的方式,确定正常及压力条件下资产的价格,从而判断最大损失及VAR,但考试集中在对原理的理解。
例如:不同的利率路径拟合模型及假设条件、什么时候呈现波动率的Smile、Smirk&Frown。
对于进阶版VAR的考察,集中在不同方法的假设的对比、优劣势及适用范围的考察。
BaselAccord中,统一将账户类别划分为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银监会称账簿)。对应的会计类别:交易账户的FVTP/L、银行账户的HTM及部分中间项(AFS)。
由于FRM未涉及财务,但现实中,衡量风险-收益配比、利润贡献核算对于金融市场业务尤为核心,因此市场风险管理的理论概念可以作为切入点深入实际分析。
操作风险
FRM二级中的操作风险是广义概念,其主体内容包括如下四大类
课程占比和BaselAccord加总合计25%,属于纯记忆、讲究理解的科目,计算部分出题集中,直接套用公式即可。
OperationRisk
狭义的操作风险主要从BaselAccord推荐的三种方法展开,由上及下,复杂程度依次增强、越讲究精细化计量、对数据的广度与深度要求高。
但任何模型都讲究Cost-BenefitAnalysis,即:银行花钱请咨询机构建模、挖掘数据、衡量操作风险,最根本的诉求不在于展示模型的炫酷,而在于节约资本金(Capital)。细节点记忆的准确是本节成败的关键,例如:八大业务条线、七大类风险等关键指标。
Modelrisk
模型风险中的案例在一级中都有所涉及,这部分兼具趣味性及故事性,也充分说明了“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道理。
建议大家可以按照:事件的背景、人物、采用的交易策略、市场的状态、及事后影响吸取教训五部分逐个归纳,最终的落脚点应该落实到天有不测风云(MarketRisk-LTCM)还是内控制度不完善(NicholasLeeson)应依据案例而定。
Liquidityrisk
理解的层面需从源头入手,“买不到想买的”或者“价值跌了卖不出”都是具体的表现形式。
单纯的流动性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市场参与者的一直预期,导致单边市,诱发市场风险,从而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危机,最终参与者坚守统一的预期,央妈一定会救市(thelenderofLast-resort)释放流动性;倘若信仰破灭,后续结果大家可以参见同业鸦片这部小说。
除此之外,FRM更偏向于银行体系,银行的投资类账户大多配置为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权益类,固收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流动性不足,即:利率债好于信用债;短久期的流动性好于长久期;刚发行的(on-the-run)好于老券(off-the-run)。
由于银行间OTC+Dealer双边报价模式,价格更不易被挖掘,才有了交易中心强推的X-交易系统(场外交易场内化)。可见,要从根本定义上理解流动性风险,同时要善于结合实际。
Measurementindicator
最后两个指标,类似于衡量企业的EVA。我们不禁会想,既然有了自由现金流(FCFF&FCFE),为什么还会推出EVA的概念。同理,对于银行业,为什么要在ROCE上进行调整。可见,掌握两个指标在于理解调整项的目的,对于每一项的细节,则不必深究。
投资风险(15%)
投资风险是我认为在整个FRM二级体系中最难的科目,原因在于:
游离于BaselAccord之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虽也难,在涵盖于整个体系内,也就是说,BaselAccord可以给出一个Guidance,掌握的方向、目的在哪,清楚明确。而投资风险是以组合、资产配置为基础,所以在框架结构上比较散。
金融事件(10%)
2019年提前备考,FRM报二级送一级,提前备战考试无忧
通过试题测试进行个人能力评估,根据答题正确率评估薄弱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