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办理贵金属交易新开户的银行继续增加。截至目前,包括6家国有大行在内,已有17家银行宣布暂停贵金属新开户。
其实,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已经让很多个人投资者吃尽了苦头。近期有财经大V爆料,有投资者在贵金属业务上投入1000万元,在24天(18个交易日)后离场时仅剩344万元。记者注意到,由于个别展业机构为获得手续费或返佣,风险提示不到位,甚至诱导客户参与频繁交易,从而引发的群体投诉和法律诉讼不断。
上述城商行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监管部门也是用心良苦、压力山大,毕竟原油宝事件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决不能再出现第二次。”
多家银行叫停贵金属交易开户
银行的贵金属交易业务,主要包括账户贵金属及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账户贵金属又称“纸黄金”“纸白银”,另一类则是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现货和贵金属现货延期(即“贵金属T+D”)等品种的交易。
近期,国际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增大,个人客户交易类贵金属业务风险上升。近20家银行陆续叫停贵金属交易开户业务。
记者在多家银行发布的公告中看到,暂停新开户的原因是近期国际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增大、个人客户交易类贵金属业务风险上升。此外,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已开户客户的正常交易不受影响。
其实,在多家银行紧急暂停新开户之前,部分银行就已做过贵金属业务方面的风险提示。11月初,邮储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部分股份制银行发布预警,提醒投资者贵金属、外汇市场风险可能加剧。
今年的贵金属行情经历了几次大幅波动,上半年行情好的时候,新增客户开户和交易量都比较大。但随着行情波动加大,一些个人投资者出现亏损。因此,银行加强了相应的风险提示。上述城商行负责人认为,目前来看,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中间业务的风控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从这个角度来说,暂停新开户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暂停贵金属新开户或许是监管部门酝酿多时之举。一方面,原油宝事件暴露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瑕疵;另一方面,此次监管指导也暗合新商业银行法中维持分业经营要求、引导银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
风险提示不足引发群体诉讼
除了价格波动导致个人投资者出现亏损外,个别展业机构为获得手续费或返佣,风险提示不到位,甚至诱导客户参与频繁交易,从而引发的群体投诉和法律诉讼不断。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黄金交易所由人民银行组建,其交易规则也处于央行监管之下。只要满足相应的监管要求,那就是合法的交易品种。但一些业务开发机构为了尽可能的获客,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宣传手段,对客户的风险提示不到位,甚至诱导客户,参与频繁交易,从而尽可能的获得手续费或返佣。
公开信息显示,“金大师”全称上海金大师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企业信息显示,该公司已于今年8月4日更名为上海路千科技有限公司。而“金大师”涉及的贵金属交易方面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时有发生。
法院最终判定,“金大师”等被告方在此过程中未尽投资者承受能力评估义务、风险揭示义务和适当推介义务等相应义务,行为存在过错,因此,投资人本金亏损部分由原告、被告各负担50%。
法院指出,随着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断提升,投资者在信息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地位,而金融机构则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故在金融服务法律关系中,应对专业金融机构课以相应义务,即向投资者提供投资或理财顾问服务时,其对投资者须承担受托义务,尽量避免投资者因专业性的欠缺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而对金融机构课以此种义务,亦可防止其追求自身利益,将不适格的投资者不当地引入资本市场,罔顾投资者权益而从中牟利。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频繁发生的投诉和诉讼或是触发监管窗口指导的直接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