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是什么(2022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遗产继承中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遗产的继承顺序问题了,哪些人可以当继承人继承人有没有先后顺序继承人分到的遗产按什么比例

一、在法定继承、遗嘱、遗赠抚养协议并存的情况下,哪个先发生效力

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先于遗嘱,遗嘱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体现了被继承人对个人财产的自由处分,法律保护合法的权利行使。而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对被继承人尽到了扶养义务,是有偿的,出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该扶养人应优先取得遗产。(详见民法典第1123条)

1、继承权男女平等。(民法典第1126条)

2、民法典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详见民法典第1127条)

特别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详见民法典第1129条)

3、民法典继承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民法典继承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民法典继承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详见民法典第1127条)

特别说明,养子女与养父母、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在合法收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旦收养关系成立,生子女、生父母、生兄弟姐妹关系消失不复存在。

有扶养关系的包括继子女、继父母、继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父或母再婚的基础上并且一同生活过。这种扶养关系可以和生子女、生父母、生兄弟姐妹关系并存。

三、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或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其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由谁继承

民法典明确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详见民法典1128条)

四、法定继承如何划分继承遗产比例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的,继承遗产比例可以不均等。

2、应当予以照顾的或者多分情况: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的情况,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1-3详见民法典1130条)

4、可以根据适当的遗产情况,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被继承人以外的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详见民法典1131条)

2022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一)法定继承人继承顺序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谓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由于这种继承中是只是在没有遗嘱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故又称无遗嘱继承,也因为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只限于被继承人的亲属,所以也称为家庭继承。

我国继承的基本特征,具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法定继承以一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即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份额的根据是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收养关系。如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配偶各法定继承人,其根据是存在血缘关系;规定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其根据是存在血缘关系:第二,法定继承中对法定继承人范围、法定继承顺序、继承份额以及遗产分配原则等任何组织和公民均无权予以改变。

(二)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个祖父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在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民法典确定上述继承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婚姻关系;

(2)、继承人与被子继承人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3)、近亲属间共同生活密切程度和继承人生与被继承人生前之间的扶持关系的情况,

在两个法定继承人顺序之间,第一顺序人有优先权,即被继承人死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财产。在没有第一顺序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财产或者是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在处于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中,各继承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属于何种亲属(是血亲还是养亲或者是扶持关系的继承),均享有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平等权利,不得相互排斥。各继承人同时继承,除法律另有规定或继承人有约定外,应均等的获得遗产。排列在前的继承人,不得多分遗产。

大律云小程序免费咨询专业律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THE END
1.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李方勇律师法律短视频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 2022-04-1732,054 视频内容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留下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在继承开始时,通常依照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继承。法定继承参考下面的顺序: 第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每位第一顺序继承人都有权参与继承。其中,配偶、父母、子女属于第一顺位https://www.110ask.com/video/13804442633767522957.html
2.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是什么摘要:说到继承人的顺序,那么肯定是按照法定继承方式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此时我们除了要知道遗产继承人的顺序外,还要知道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是怎样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一、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是怎样的法定继承根据一定的继承顺序进行遗产分配,《民法http://www.njlawyer.cn/doc/18341.htm
3.如何确定遗产继承人的顺序分配原则遗产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概述 遗产继承人的顺序分配原则主要是依据法律规定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确定。一般而言,遗产的继承顺序分为法定继承和指定继承两种方式。在法定继承中,其继承人的顺序是按照亲属关系的远近来确定的,而在指定继承中,则是由遗产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确定继承人。 http://m.haoyunlawyer.com/hyxw/1369.html
4.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的具体规定是什么?根据法定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不会继承遗产。 第二顺序继承人 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遗产分配原则 遗产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1. 份额均等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当均等地分配遗产。但在实际https://www.jiwu.com/baike/47834.html
5.继承人顺序的法律规定及意义解释继承人顺序在法律中的基本原则和功能 根据我国《继承法》,我们可以确定继承人的顺序,即先确定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则确定第二顺位继承人,以此类推。这种规定旨在保障遗产的合理分配,并确保家庭财产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和传承。 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寻找合适的继承人时,我们应当尊重死者意愿。死者通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27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