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关于遗产继承的最新规定(2023年最新遗产继承法)

继承法是我国的法律制度之一,它以《继承法》为基础,对遗产的范围、继承关系和如何办理继承等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当一方或双方死亡后,其继承人都会有继承权。那关于遗产继承法最新规定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遗产范围

《继承法》规定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和生活用品、债权债务等。但并不是所有的遗产都可以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未留下任何遗嘱,那么只能按照法定继承。

二、继承关系与办理继承

根据《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权登记手续。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办理遗产分割手续,也就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合法继承存在,无论是否已经发生了继承关系都可以依法办理继承权登记手续。

三、继承人范围的变化

《继承法》中,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法》规定了法定继承权,是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法定身份,他们享有继承权以及在遗产继承中承担一定义务。但是,因为一些因素使得法定继承人范围在扩大。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将配偶排除在外。

四、遗产分配原则

按照法定继承分配遗产,是指继承人依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遗产的原则。我国法定继承人可以依法多分遗产。遗产分配,应当兼顾被继承人的生活需要和被继承人对遗产的贡献。没有照顾被继承人的现实需要,或者对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应当多分财产。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子女,不尽扶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继子女,不分或者少分遗产。对于那些对国家、集体或他人做出贡献或在生活中给予帮助、照顾了又没有给予回报或损害其合法权益的继子女,应当少分或者不分遗产。

—互联网+门店?一站式解决—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 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https://www.gqb.gov.cn/node2/node3/node5/node9/node101/userobject7ai1284.html
2.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导读:遗产继承分为如下四种: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抚养协议即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法定继承法律根据https://www.64365.com/zs/981408.aspx
3.法定继承的法律依据(精选5篇)继承法律关系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法律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继承法律关系也发生着改变,特别是涉外因素的加入,使得涉外继承纠纷近年来激增,处理这类涉外继承纠纷也十分复杂。 我国一直很重视涉外继承问题的处理。《继承法》,《民法通则》都对涉外继承做出了规定;然而随着涉外继承纠纷案件的不断增多https://www.1mishu.com/haowen/198589.html
4.父母房屋遗产继承新规定2023根据2023年的新规定,父母房屋遗产继承的条件和程序有了明确的规定。继承人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才能享有继承权,同时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申请继承登记需要进行房屋评估、继承公证、房屋测绘和继承登记等一系列手续。遗产管理人有责任清理遗产、报告遗产情况、防止遗产损毁和处理债权债务等。遗产归属方面,无人继承https://www.jiwu.com/baike/55498.html
5.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律师普法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如下: 一、遗产范围: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合法财产。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都可以被继承,包括: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1、配偶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https://m.110ask.com/tuwen/1138077155092696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