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1)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作用:

a对个人: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一方面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个人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b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受教育的观念。

3、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

1)含义: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p61)

(1)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2)公益性,即不受学费、杂费。它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

(3)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起统一性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

5、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利:

1)非诉讼:a学校b社会各界c新闻媒体

2)诉讼:请求司法保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1)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2)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3)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1)树立远大志向

2)珍惜在校机会

3)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4)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

8、★为什么子女上学不是个人的私事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去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可见,孩子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7、财产分类(按归属划分)

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8、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

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在我国,施工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

8、什么叫财产所有权(p70)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在我国,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9、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①它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②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10、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重要性(原因意义)

1)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2)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

11、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p71--73)

(1)民事法律(追究民事责任),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往往通过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2)刑事法律(追究刑事责任),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2、★公民维护自己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

(1)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这是实施法律规定的其他各种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方式的前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所有权)

(2)强令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3)当财产损坏或灭失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4)出现行政违法现象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

13、什么叫遗产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14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6)。

1)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2)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3)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3、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p76--77)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14、继承人包括那些人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p77)

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15、★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怎样划分的(p77,p77)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人继承。

16、什么叫继承权(p77)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17、★叫法定继承(p77-78)

1)含义: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2)遗产份额的分配原则

a一般情况--均等

b特殊情况--协商同意的可不均等

l生活困难,缺乏劳动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照顾

l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人,分配遗产时多分

l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不忿或少分

18、★遗嘱继承(p78)

1)含义: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

2)优点: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3)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4)有效遗嘱必须具备的条件立遗嘱人

a)必须具有遗嘱能力

b)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c)遗嘱内容必须合法

d)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

e)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一个人或数人。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则是无效遗嘱)

19、★遗赠(p79)

含义: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称为遗赠。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属于受遗赠人依据遗赠人(立遗嘱人)的遗赠取得财产。受遗赠人获得遗赠的遗产,受我国法律保护。

20、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应该怎么办

(2)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1、智力成果(p81)

1)含义: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

2)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22、智力成果权

1)含义: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

2)作用:对创新成果最有效的鼓励

23、我国法律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1)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

2)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

3)对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还应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24、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

25、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

1)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26、消费的含义: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

27、为什么说顾客就是上帝

1)对市场上的商品及其经营者投票

2)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

28、消费者和经营者是什么关系(p86,p87)

(1)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及其经营者投票,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

(2)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现代社会构造复杂,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处于被动地位。相对于有高度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势单力孤,发生“店大欺客”现象。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

29、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充当最后购买和消费的角色

30、★保护消费者权益有什么重要意义(p89)

1)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2)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3)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4)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31、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2、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p91)(9项)

1)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权(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2)知情权(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3)自主选择权(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

4)公平交易权(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依法求偿权、

6)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9项权利。

33、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履行哪些义务(p92)

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态度谦和、说话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

34、作为消费者应该这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避免上当受骗(p93--94)

炼就一双“慧眼”,

1)要求我们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炼就一双“慧眼需自身的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30、当消费者的权利受到侵犯以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维权(p96)

1)需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的自我保护意识

2)具体途径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

e)向人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2018年人教版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年指标生的实际录取情况,给各位家长做个参考。

近期,长沙市教育局官方针对中考改革情况,2022年中考还将有哪些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权威解

朝花夕拾散文精讲视频限时免费领

免费领长沙初中物理重要考点汇总

长沙新东方中考解析团队为您汇总解析2020长沙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答案及备考规

THE END
1.民法典继承法解读权利义务与财产分配新规则继承人资格的扩展与限制 在民法典中,对于继承人的资格有了更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首先,原来的亲属关系继承人范围得到了拓宽,同时也对非亲属关系的人进行了界定。此外,为了防止遗产被滥用或遗忘,不再允许无名氏等情况下的继承。 继受财产的排除情形 在新的法律体系下,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财产排除进行了明确规定。例https://www.gntpr.com/xue-shu-huo-dong/79015.html
2.继承权财产分配的规定是什么行业资讯继承权财产分配的规定是遗产一般应该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均的分配,当然,当事人生前如果立有合法的遗嘱的话,先根据所立遗嘱当中的财产分配来执行。而第一顺序继承人主要就是指当事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同时。民法总则当中新增了保留胎儿的遗产继承权。 一、继承权财产分配的规定是什么? http://anlihk.com/detail/id/102/cid/44
3.民法典继承法亲属遗产继承的新规则与实践探究随着《民法典》的实施,亲属间的遗产继承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民法典》对亲属遗产继承的规定更加详细和完善,为处理复杂多变的家庭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民法典》中,对于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以及祖父母、孙子女等,在无 testamentum(遗嘱)情况下,其相应份额按照“一致适用”原则进行分配,即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4678.html
4.关于遗产继承最新政策,你必须了解的关键内容!南通铝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财富的增长,国家对遗产继承的管理日益重视,最新政策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遗产能够公正、合理地分配给继承人,政策内容主要包括:遗产认定、继承顺序、遗产税等方面。 遗产认定 明确遗产范围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最新政策,遗产包括现金、房产、车辆、珠宝首饰等动产和不动产,还包括知识产权、债权https://www.ntbqly.com/post/45617.html
5.新民法典继承遗产规定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https://china.findlaw.cn/ask/lawyer_66052151.html
6.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财产继承制度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财产继承制度是( )A.法定继承B.遗嘱继承C.代位继承D.遗赠扶养协议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5a3934f5a18b40d096b9ef3b952b3841.html?fm=bdcb12b3c6bed69c969dbeb071419f73c2
7.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摘要: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合法有效继承。相对于遗嘱继承,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那么,其法律特征是什么?它和遗嘱继承的关系是什么?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是什么?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
8.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继承是( &#160单项选择题 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继承是( )。 A. 法定继承 B. 代位继承 C. 遗嘱继承 D. 父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ee304dc9d8f84446b0a71da49433c56f
9.继承保护(精雅篇)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 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继承人都可以依法继承。只要有合法的继承人, 遗产均不收归国家或者集体。 第二, 国家在法律中对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加以规定。不论是遗嘱继承人还是法定继承人, 其继承权不得非法剥夺;只有在发生法定事由时, 继承人才丧失继承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3ge58i.html
10.法定继承人顺序及比例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相对于遗嘱继承而言的,语源自罗马法的successio ab intesta,亦即非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遗产https://www.lawtime.cn/zs_32350/
11.大一思修复习资料完整版A、法定继承:(无遗嘱继承),指继承人的范围、继承的顺序和继承的份额及遗产分配的原则等,均由法律直接予以规定的继承制度。(区别于遗嘱继承) 1、特征: (1)不直接体现被继承人的意志,由法律规定,不是由被继承人自己决定。 (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和补充。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1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