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公文写作决定

1、制约性。决定是下行文,一般由领导机关制发,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决定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领导性、指挥性和强制性上。比较起来,决定的制约性没有命令那么强硬,但比其他公文要强。因为决定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上级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的指挥意志、处置意图和倾向,要求下级机关无条件执行。另外,决定有时是法规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

2、稳定性。决定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上。某个问题一旦经党政领导机关做出决定,就要求相当长时期内贯彻执行。例如,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政策依据。

三、决定种类

1、指挥性决定。也叫部署性决定,多为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做出部署的决定。这类决定政策性强,要求坚决贯彻执行。

2、法规性决定。指为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国家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求而制定的类似法规的重要决定。

3、知照性决定。主要指把决定的事项简要地传达给有关地区、单位和人员,多数没有执行要求,少数兼有事项安排。

4、表彰与处理性决定。指对人或事进行表彰或处理的决定。

5、更变或撤销性决定。指对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或有关事项做变更或撤销处理的决定。

四、写作方法

(一)写法

决定的写法注重对原由和事项写作的详略处理。决定主要有三种写法:

1、略写原由,详写事项。这是决定的一般写法。

2、详写原由,简写事项。这种写法要求把情况写清楚,尽可能详细,因为它是决定事项的依据、前提。

3、不写原由,只写事项。有些原由是法定的或众所周知的,可略。原由省略与否,以是否影响决定事项的权威和效用为依据。

(二)写作结构

决定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2)事由+文种,如“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有的标题下面标明“××××年×月×日×××会议”字样,并用括号括住。

2.正文。正文内容包括:做出决定的根据和原由;决定的事项、处理的问题或部署的重大行动;执行决定的要求和提出号召。

指挥性决定正文的写作,一般来说,都要讲明道理,布置任务,指出原则,拟出规定,交代办法,提出要求。其决定事项往往采取分条列项式写法,把复杂的事情、众多的问题写得条理分明,眉目清楚,使下级机关易于把握,便于执行。

法规性决定的正文,开头一般写行文目的,其后以条款式逐条写出类似法规的决定内容。

知照性决定的正文,多数一段到底,不分条目,没有明显的两段式特征。

表彰与处理性决定的正文,实际上可分成两种:表彰决定的正文,主要写被表彰者的身份、事迹,对被表彰者的评价,表彰的决定事项,希望与号召等;处理决定针对人和事,先要把错误的事实说明,并分析其性质、根源、责任及后果,而后要交代被处理人对所犯错误有无认识和悔改表现,再写处理决定,最后还要指出教训、提出希望,起到警戒作用。

更变或撤销性决定的正文,一般只要写明更变或撤销有关事项的原因、依据和决定事项即可。

3、落款。如果标题已有发文机关名称,落款处则一般不再写发文机关名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教师节的决定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985年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公布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写作的注意事项

第一,文种使用要正确。决定的内容要和“决定”文种相符,避免把“决定”与“命令”等公文文种相混淆,写作之前要用心体会,正确区分。

第二,原因要简短明确。决定是制约性非常强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无条件执行。因此,行文时,对于做出决定的原因应写得简短明确,不可长篇大论,以示决定的强制性。

第三,事项要具体可行。决定既然要求下级机关无条件执行,那么决定的事项就应该写得具体明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利于下级机关遵照执行。

五、参考范例:

范本一:指挥性决定

国务院关于在对外活动中不赠礼、不受礼的决定

(一九八○年十一月七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为改革我国在对外活动中有关赠礼、受礼的规定,特作如下决定:

二、在对外交往中,严禁公开示意或暗示对方赠与礼品,或以托对方代购物品为名变相敲诈勒索。违者从严处分。

三、在对外交往中,由于难以谢绝而接受的礼品,一律交公,不得自行处理。

四、国际上交换科研资料、技术资料、图书期刊,相互提供贸易样品,在特定的国际友好活动(体育比赛、艺术演出、经济文化展览、人民团体友好往来、友好城市交往等)中,交换非消费性质的纪念品,有关国家赠与我援外人员的奖品,个人亲友之间的馈赠,不属于本决定范围。

范本二:法规性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为了惩治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犯罪,对刑法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者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二、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第一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者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单位有本决定规定的的犯罪行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决定的规定处罚。

四、查获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和属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主要用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材料、工具、设备或者其他财物,一律予以没收。

五、犯本决定规定之罪,造成被侵权人损失的,除依照本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外,并应当根据情况依法判处赔偿损失。

THE END
1.法定继承人的确定和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工作动态法定继承,是指直接根据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原则,由法定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 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参加继承的顺序和继承人应该继承的遗产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等内容都由法律直接规定,因而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的特点。 http://www.nxcity.gov.cn/zw229/bmxxgkml/zfgzbm85048504/sfj7092/gzdt74837483/202411/t20241126_11668373.html
2.民法典继承法的新变化与实践指南民法典继承法的新变化与实践指南 全面废除血统继承原则:在过去,中国的继承制度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来进行分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进步,这种传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民法典将彻底废除这种血统继承原则,从而实现了对所有遗产的一致性处理。https://www.gntpr.com/ke-pu-huo-dong/39376.html
3.继承的种类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https://www.66law.cn/laws/3118284.aspx
4.民法典继承法亲属遗产继承的新规则与实践探究民法典继承法-亲属遗产继承的新规则与实践探究 亲属遗产继承的新规则与实践探究 随着《民法典》的实施,亲属间的遗产继承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民法典》对亲属遗产继承的规定更加详细和完善,为处理复杂多变的家庭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民法典》中,对于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以及祖父母、孙子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4678.html
5.什么叫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指依法规定的继承方式,其中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可继承遗产。根据《民法典》,第一顺序的法定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08570.html
6.继承权财产分配的规定是什么行业资讯(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 3、继承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不分或少分遗产: http://anlihk.com/detail/id/102/cid/44
7.法律变革下的财产继承走向,最新继承顺序解析关于我们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直系血亲的继承顺序优先于旁系血亲和配偶,在直系血亲中,子女的继承权优先于父母,父母的继承权优先于祖父母,配偶的继承权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变化反映了法律对于家庭关系和财产权益的重新平衡,更加注重保护直系亲属的权益。 https://www.sansongguo.cn/post/3586.html
8.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解释释义,这一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解释、释义,这一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法定解释D.学理解释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e6bb499f484443eeb8e8b57b2bf5651b.html?fm=bdbds6fb7f6271733e10967cfde0926d9239a
9.最新继承法司法解释全面解读,法律细节一网打尽学校简介最新继承法司法解释全文解读,该解释对继承法进行了详细阐释和补充。其中涉及遗产范围、继承人资格、遗嘱效力等方面的问题均有所涉及。此次解释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解决继承纠纷中的实际问题,维护遗产的合法权益。该解释对于继承法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减少继承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摘要字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http://www.meansam.com/post/23480.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英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7%BB%A7%E6%89%BF%E6%B3%9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释义内容介绍:如何使用本书主要缩略语:《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法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https://www.dushu.com/book/11195170/
12.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最新(2022年最新遗产继承法释义)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其中,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条文参见 《民法典》第1070、1071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2条;《***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https://www.77cxw.com/fl/80817.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适用指南一部法典只有纵观整体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与要义,释义对于一部法律来说尤为重要。法条的文字相对精炼系统,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一本释义是他们熟悉一部法律的“敲门砖”。本书对民法典进行逐条释义,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观点权威有利于社会大众对民法https://lib2.buct.edu.cn/bookInfo_01h1222122.html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释义: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释义: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释义 本条是关于保护储蓄存款人的规定。https://www.zhikaodi.com/showinfo-234-158726-0.html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八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八十一条 第八十一条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https://m.51test.net/show/1039804.html
16.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1.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 2.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3.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https://www.iachina.cn/col/col6893/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释(第一章)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释义】 本条是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规定。 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本法第1条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https://www.hnrmzy.com/content/2020/02/12/1045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