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经常会出现因为争夺家产而头破血流的手足,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但现实生活就是这样,遗产,似乎已经成为子女感情的炼金石,很少有人能经受住考验。一部分父母为了防止手足相残的情况出现,会通过制定遗嘱的方式,要求自己财产由谁继承。不过现在,2022年继承法迎“调整”,有“4类”财产或无法继承了,望知悉。
这种办法实施之后,确实对社会上手足相残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改变作用,国家也为遗嘱设立有专门的遗嘱库。根据统计显示,我国遗嘱库的登记量已经超过了20万份,简单一点来说,超过20万个家庭在使用遗嘱库,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方法确实可以避免出现大量的家庭纷争。
首先,如果财产是属于父母的独立财产,即便是独生子女,也没有资格享受。最近的继承法中明确规定了,子女不能继承所有的财产,尤其是明显属于父母独自所拥有的,比如说著作权,知识产权等等。这些财产权利在其父母去世之后,子女不能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继承,并且,私自继承在法律上是不承认的。
其次,如果这些资产并不是单独属于父母所有,而是与他人共同拥有,子女也无法继承。但这仅仅只是不能继承全部财产,比如说,父母与他人合伙共开一个企业,子女在继承时只有权利继承父母相应的一部分,不能将企业全部接手。
因为共有财产的享受者并不仅仅是自己的父母,同样还有其他合伙人,在保证继承权的同时,要先保障其他合伙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可以根据特殊情况另当他论,但基本上都脱离不了无法全部继承这个总基调,合伙人的子女亦如此,均只能继承属于自家老人的一部分。
最后,如果是给予父母的赔偿金或者抚恤金,有一部分群体也无法全部继承。如果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者因公殉职的群体,在去世之后,会为他们提供赔偿金或者抚恤金,这些资金只能由其近亲属领取,子女无法全部继承。
通俗一点来讲,这两个款项子女不能独享,只有与当事人有着非常紧密的亲属关系的人才能使用,一般来说,子女是可以被划分在有紧密关系的亲属群体内,但是,不免会存在某些特殊情况。
如果老人要求要立遗嘱,也一定要根据法律最新规定来,原先有很多子女为了能获得遗产,不惜制造一份不真实的遗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当事人在立遗嘱时,不仅仅要录像,并且还要在比较公正的环境中明确表示遗产继承人。
在设立遗嘱时,如果有必要,还要求由公证人的存在。公证人应当秉承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严格执行遗嘱,很多人会选择律师帮助草拟遗嘱,既能保证公正性,又能保障遗嘱能有效地进行。律师做公证人确实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
结语
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比较详细,也从老人的心理出发,对所有的问题进行了总体考量。当法律法规变得越来越完善时,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比较有争议的事情,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来解决。
今日话题:继承法又有新变动!今年起,这4类财产不能继承,独生子女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