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继承父母房产的规定有变?2022年起按“新规”办,子女要留意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11.01浙江

房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房子不仅是用来居住的,房子还关乎着年轻人的爱情、婚姻、孩子教育以及社会福利待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必须要购买房子,买房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甚至是很多年轻人人生的一次转折点。而另一方面,房价却在一路上涨,在2000年时我们国家的平均房价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到了2020年年底,我们国家的平均房价已经高达9860元/平方米,接近万元大关。并且这还只是平均房价,现如今很多小县城的房价都已经高达七八千元一平方米,很多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房价都高达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一平方米。

由于房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并且房价那么高,这导致很多家庭大部分财富都用来买房子了。就比如现如今的刚需购房者,就算调控了一个家庭的积蓄也就只能凑够首付,买房之后还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家庭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房产之中。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我们国家的家庭住房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高达77.7%,这个数据远高于美国的34.6%。另外,随着房价越涨越高和人们热衷买房的原因,房子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一个家庭最主要的财富,几乎没有之一。但是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目前很多人都已经买不起房子了。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100城和50城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分别为9.2和13.3。

当然,现如今很多家庭也都已经都有了房子,根据央行调查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96.86%的城镇家庭都已经有了房子,户均1.5套,并且超过40%的城镇家庭都有2套以上的房子。另外,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以后的年轻人根本就不需要买房子,等着继承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房子就可以。但是在继承房产这个问题上,社会中就有很多不好的案例,比如有些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争夺房子的继承权,甚至闹到了法院上。就因为房子的原因,兄弟姐妹们反目成仇,断绝了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继承法已经慢慢不适合现在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同时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父母都觉得房子就该给儿子,女儿嫁出去了就不该分家产。但是老人去世之后,根据法律规定女儿也有继承权,因此关于房产的争夺就开始了。

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继承问题,在原来的《继承法》基础上,国家又针对社会中新出现的继承问题作出了最新的规定。在2021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中就有针对继承问题出台了最新规定。可以说,随着《民法典》的正式实施,关于继承问题颠覆了很多传统思想,同时房子到底该给谁,父母有绝对性的话语权。因此,针对现如今最新的继承新规,对于子女们来说最好了解清楚。

第一:继承范围扩大,增加代位继承,子女有可能继承不了自己父母的房子

在过去,继承人一般都是老人的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但是,在最新的《民法典》中增加了代位继承,也就增加了继承范围。什么是代位继承呢?就比如老人的兄弟姐妹本身有继承权,但是他们都先老人去世了。在过去,老人兄弟姐妹们的子女,也就是老人的侄子侄女和外甥女是没有继承权的,而增加了代位继承之后,他们就可以代替自己的父母,拥有了继承老人财产的资格。

其实对于子女们也没必要抱怨这个规定,因为老人的侄子、侄女和外甥女、外甥女都是第二顺位继承人。只有子女们不孝顺了,老人才有可能将房产和其他财产继承给他们。如果子女们自己孝顺,又何必有这种担心呢?

第二: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级,增加了打印录音录像和口头遗嘱

在过去,在老人立的遗嘱中,不管遗嘱立的早晚,只要遗嘱被公证了,这份遗嘱就有优先级。但是这种情况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老人提前立了遗嘱并且公证了之后,可能继承人觉得已经得到了继承权,就不孝顺了。而在这之后,可能老人又重新立了遗嘱,但是由于没有公证,最后还是以公证过的遗嘱为主。所以可以看出,公证遗嘱有优先级,可能这份公证的遗嘱并不是老人最后愿意看到的。

所以,根据《民法典》最新规定,以后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级,以老人以后一份遗嘱为主。并且很多老人去世之前可能已经无法写字,所以现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增加了打印、录像个口头遗嘱。对于打印和口头遗嘱,需要两名以上的公证人在场证明。特别是打印遗嘱,需要被继承人(老人)和公证员在每一页遗嘱最后签字按手印。

可以看出,在废除公证遗嘱的优先级,并且增加了打印、录像和口头遗嘱之后,以后子女们就需要好好孝顺老人了。对于老人来说,以后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立遗嘱了。

第三:财产继承,男女平等

在《民法典》中关于继承问题中,明确指出男女平等,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对于父母的财产有平等的继承权。这是目前在继承问题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其实主要还是重男轻女的造成的。如果父母去世之前,没有立遗嘱,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就有平等的继承权。当然,如果父母立了遗嘱,还是要按遗嘱来执行。

现如今,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经慢慢普及了,为了家庭的和睦,父母也不能再按照过去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待女儿了。

另外,在《民法典》中还增加了宽恕制度,给了犯错的子女一次重新改过的机会,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父母还是希望自己子女孝顺的。总的来看,对于现如今最终的继承规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子女更加孝顺父母,让家庭更加和睦。

THE END
1.民法典房产继承新规定是什么导读:《继承法》已经废止,遗产和继承相关规定需要按照《民法典》中的规定执行。《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新规定是: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才依法享有继承权,被继承人立的遗嘱也是,在被继承人过世之后,记住的法律效力才开始生效,在被继承人没有死亡之前继承人只拥有期待权。 https://www.64365.com/zs/1443763.aspx
2.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最新规定唐玉蓉律师法律短视频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最新规定 2022-06-224,340 视频内容 民法典继承编规定,子女继承父母房屋的最新规定,是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这两种途径的。以法定继承方式的,子女、配偶、父母是均作为第一继承人的,若三者同时存在,则需其他二者表示放弃继承,子女才能完全继承房产。以遗嘱方式继承的,则选用一适当的遗嘱方式如公证https://www.110ask.com/video/6850878012043489900.html
3.遗产继承法最新规定2022,解读与影响分析,2022年遗产继承法最新遗产继承法最新规定概述 根据最新修订的遗产继承法,2022年的主要变化包括:扩大遗产范围、明确继承顺序、优化遗产税制度以及增加遗嘱形式等方面,这些变化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保障遗产继承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1、扩大遗产范围 最新规定明确,遗产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房产、存款、珠宝等实物资产,还包括知识产权、股权、http://gxxjc168.com/post/2453.html
4.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税费如何计算购房新规定2023最新消息继承发生在家人离世之后,其名下的所有财产都将被继承。自2021年1月1日开始,过去的《继承法》已经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民法典》的继承篇。 ? 财产继承中,最受关注的应该是房产的继承问题。财产继承“新规”来了,2023年开始,孩子将“不再”继承父母的房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https://www.fljg.com/baike/564527.html
5.房产继承法2023年的新规定有哪些?2023年的房产继承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规定,主要包括继承权的确定、继承份额的分配、继承登记手续的办理,以及遗嘱效力的认定。 继承权的确定 新规定明确了合法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合法的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近亲属,以及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继承人。非法继承人的范围也在新规定中被明确,比如因为杀害被继承人或其https://www.jiwu.com/baike/56701.html
6.2020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20213、此外,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一切非法所得的财产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 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2021 关于房产继承的问题,新通过的《民法典》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并于2021年正式实行。那么2021年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是什么呢? https://m.qizuang.com/baike/24218.html
7.最新房产继承法是怎样规定的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http://sjz.17house.com/fangchanzs/973292a51cfd57659b98a9d78a180870.html
8.农村宅基地20个关键问题,须明白!虽然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根据自然资源部的最新答复,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房屋作为其遗产由继承人继承,按照房地一体原则,继承人继承取得房屋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而且,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https://www.yinjiang.gov.cn/jgsz/xzjdbsc/lxz_5698367/zfxxgk/fdzdgknr_5698460/xzjs_5876572/202210/t20221012_7671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