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关于遗嘱的新变化,你一定要了解!政法文化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在全国审理的遗产继承案件中,遗嘱被确认无效的占60%,贵州12348律师来给大家梳理一下《民法典》中关于遗嘱的新变化并且告诉您如何才能作出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

民法典到底有哪些新变化,一起来看看吧

民法典新变化

变化一:遗产范围涵盖更广

我国现行《继承法》第三条采取列举的立法模式,对何种财产为遗产逐项进行了规定。遗产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等。此次《民法典》继承编则删除了这一规定,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中使用概括的方式规定,据此,遗产的范围将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新型财产类型均予以涵盖。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变化二:取消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

现行《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该条文确定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但实践中存在一个人原来立了公证遗嘱,在他去世之前,突然要修改遗嘱,但公证遗嘱又来不及做,遗嘱人无法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处分遗产的情况。

《民法典》继承编把公证遗嘱效力优先规则彻底删除,有利于真实还原遗嘱人的意愿,达到公平和谐的社会效果。

变化三:新增“打印遗嘱”和“录音录像遗嘱”两种形式

变化四:扩大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根据现行《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也只有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享有代位继承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在被继承人无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扩大了代为继承的范围,对于照顾鳏寡孤独老人的侄甥,法律也赋予了他们法定的继承权利,在延伸孝德范围的同时,被继承人的财产也可以在家族亲人之间得到传承,从而能够更大程度地保障权利人的私有财产权。

变化五:完善丧失继承权的事由

现行《继承法》第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此次《民法典》继承编针对该项规定,新增了“隐匿”行为,即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此外,新增一条规定,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也将丧失继承权。

《民法典》继承编还新增了宽宥制度,明确除了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两种极其严重的行为外,对于继承人作出的其他一些丧失继承权的行为,确有悔改表现的,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变化六:遗产处理更加专业化

同时,明确自然人可以设立遗嘱信托,在涉及一些数额比较巨大的财产继承纠纷中有效避免了争产现象。

变化七:明确了取消接受附义务部分遗产请求权的主体

现行《继承法》第二十一条: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条,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义务部分遗产的权利。

将“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修改为“利害关系人”、“有关组织”扩大了请求权主体范围。

合法有效的遗嘱形式

一、所有遗嘱类型都必须具备的条件

1.遗嘱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

3.遗嘱内容不违法;

4.处分的是遗嘱人合法财产;

二、所有见证人都必须具备的条件

1.见证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见证人无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情形,即文盲、盲人、不知晓遗嘱语言等情形;

3.见证人不是继承人、受遗赠人;

4.见证人与继承遗产无利害关系。

三、自书遗嘱

1.亲自书写遗嘱全文并签名;

2.注明年、月、日。

四、代书遗嘱

1.由见证人中的一个作为代书人代遗嘱人手写遗嘱全文;

2.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

3.见证人(包含代书人)和遗嘱人签名;

4.注明年、月、日。

五、打印遗嘱

1.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

2.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

3.注明年、月、日。

六、录音录像遗嘱

2.遗嘱内容展示在录音录像中,根据以往判例,最好由遗嘱人口述或由见证人口述后遗嘱人明确认可;

3.遗嘱人、见证人在录音录像中露出完整清晰的正脸并报出名字;

七、口头遗嘱

1.遗嘱人危急情况;

3.遗嘱人口述;

4.遗嘱人的危急情况一直到其去世都没有解除。如果危机情况解除则口头遗嘱无效。

八、公证遗嘱

1.遗嘱人亲自到场;

2.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具备相应资质;

3.两名公证员共同办理;

4.公证员应当制作谈话笔录,遇到遗嘱人是年老体弱、危重伤病人、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盲人等情形的,还应制作录像或录音。

12348律师建议

1.实践中,出现过遗嘱人用“我走后”或者“我不在后”等词语,但是法律上这两个说法并不必然代表“死亡”而导致遗嘱无效;

2.也曾有使用“我死后,位于某地房产归我大儿子居住”而导致遗嘱的字面意思变成了将居住权留给自己大儿子的情况;

3.自行处置夫妻共有房产的,遗嘱部分无效,必须处分的是自己的合法财产;

4.作为专业法律文书,订立遗嘱时建议听取专业人员意见,可以随时拨打贵州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THE END
1.遗嘱见证人的有效条件选择遗嘱见证人时,应重点考虑其见证能力以及与遗产的无关性。合适的见证人能够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01214.html
2.遗嘱有效见证人要符合什么条件导读:遗嘱有效见证人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遗嘱见证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遗嘱见证人应当是能够理解遗嘱的内容、懂得遗嘱所有文字的人;遗嘱见证人应当是与遗产没有利害关系的人等三种情况。 一、遗嘱有效见证人要符合什么条件 作为遗嘱见证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https://www.64365.com/zs/941824.aspx
3.遗嘱合法有效有哪些条件律师普法遗嘱有效的条件包括遗嘱的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只要实质条件与形式条件均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就是合法遗嘱。 一、遗嘱的实质条件 1) 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能力。 即订立遗嘱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或者年满16周岁,可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 遗嘱必须是遗https://www.110ask.com/tuwen/15352352868629680952.html
4.怎样的遗嘱才算合法有效?四个条件缺一不可!遗嘱,作为立遗嘱人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和财产的分配,其法律效力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遗嘱才是合法有效的呢?以下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立遗嘱时,意识必须清醒 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首先必须要有清晰的思维和意识。这是因为,如果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已经出现了意识模糊或者思维不清晰的情况,那么这份遗嘱很可能https://www.360doc.cn/article/8787077_1131214138.html
5.遗嘱的有效条件口头遗嘱的有效条件 口头遗嘱十分常见也最容易发生纠纷。为了减少口头遗嘱的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八条第五款规定了“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口头遗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方https://www.fabao365.com/baike/395.html
6.教育整顿动态普法宣传进社区,以案释法谈“遗嘱”代书遗嘱见证人并非同时在场遗嘱有效吗? 案例 一天,郑老汉请来了熟识的李老师为其代写一份遗嘱,写好后李老师和郑老汉分别在遗嘱上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过了一段时间,郑老汉听说代书遗嘱需要两个人见证才有效,于是在邻居侯村长来串门时拿出该份遗嘱让侯村长也作为见证人签上了名字及日期。后郑老汉的继承人因继https://www.bj148.org/wq/qwzfw/tz/202106/t20210617_1608817.html
7.见证人先于立遗嘱人死亡影响遗嘱效力吗这里的“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继承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等。本案中,作为遗嘱代书人和见证人老徐、老孙只要符合遗嘱见证人的条件,那么该遗嘱就符合代书遗嘱的形式要件。至于老徐和老孙先于老王死亡,这并不影响遗嘱效力。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1/26/032923742.shtml
8.民法典来了打印出来的遗嘱有效吗?南方plus打印遗嘱成立的条件 打印遗嘱除应符合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等实质要件外,还应符合打印遗嘱应具备的形式要件要求: 一.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1.见证人必须是自然人。遗嘱见证是见证人通过自己的亲身感知来证明遗嘱真实性与有效性,因此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遗嘱的见证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不能作为遗嘱见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19/c4318301.html?specialTopicId=431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