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起,继承新规出台存款迎来4个新变化
对于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而言,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之外,存款金额的多少往往也是能够决定其晚年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关键经济因素。
众所周知,老年人普遍有着"爱储蓄、爱存钱"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退休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基层群体,更懂得如何合理规划生活开支、加大储蓄、存款力度。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21家上市银行个人定期存款的总规模达到了56.96万亿,较2022年末相比,增加了10.31万亿,增幅为22.11%。
在存款利率下调的现实背景下,个人定期存款的整体规模非但没有下降,反倒有所提高。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居民的预防意识和小额储蓄意愿明显增强,消费意愿下降。
"存款继承"新规
既然提到储蓄、存款,就不得不提广大居民长期以来所关心的"存款继承"话题。据了解,在人们的传统认知当中,大家普遍认为父母的存款可由子女依法、依规全额继承。
依照法律规定,若父母或者亲人不幸离世,则其子女、配偶或者其他合法继承人可依法继承他们的生前财产,包括合法收入、房产以及储蓄存款等等。
这不,为了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便利群众办理存款继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1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下称《通知》),并将于2024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①5万元以下免公证
据悉,在《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实施之前,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为1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不含未结利息),即若继承人提取已故存款人1万元以上的存款额,则需要办理公证。
而根据新规,在《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实施之后,也就是自2024年6月1日起,将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统一提高至5万元,即若继承人依法继承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的金额在5万元以下,则无需再提交公证证书。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存款人在银行金融机构有3万元的小额存款,那么依照之前的政策,继承人在该存款人离世之后提取该笔小额存款,需向银行金融机构提交公证证书,才能合法提取这笔款项;而新规实施之后,该存款人的合法继承人(比如子女)就可以无需再办理公证将3万元的小额存款全部取出。
毫无疑问,这大大简化了继承人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的办理流程,同时也省去了公正的费用。而且,除了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提高之外,从2024年6月1日起,还就如下3个层面进行了优化与调整。
②扩大简化提取范围
在此之前,简化提取的范围包括存款以及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发行的非存款类金融产品;而新规实施之后,能够简化提取的并不仅仅只有银行存款、非存款类金融产品,还包括黄金积存产品以及国债、理财产品。
《通知》要求,将黄金积存产品以及国债、代销理财产品一并纳入可简化提取的范围,与银行存款合并计入5万元的提取限额内。也就是说,若存款人在某银行拥有1万元的存款、1万元的国债、3万元的代销理财产品,只要总额度不超过5万元,那么其继承人便可以在该存款人离世后简化提取,无需办理公证。
③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查询存款人死亡后以及死亡前6个月内的账户交易明细
通过银行账户交易明细不仅可以查询到存款人的储蓄状况,同时还涉及到个人隐私。长期以来,银行金融机构对待客户的隐私可以说非常重视,多数情况下,继承人试图查询已故存款人生前账户交易明细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而新的规定提出了一种既能保护已故存款人隐私,同时又能满足继承人在特定情况下查询需求的有效方案。据悉,在《通知》当中,国家明确了查询交易账户明细有关要求,比如银行可以应第一顺序继承人要求,提供已故存款人死亡后以及死亡前6个月内的账户交易明细。
④丧葬费、抚恤金可全额简化提取
据了解,在现实生活当中的确存在遗属待遇即丧葬补助金、抚恤金汇入已故存款人银行账户的情形,而从性质上来说,无论是丧葬费,还是抚恤金,均与已故存款人生前的小额存款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过,对于丧葬费、抚恤金的简化提取,此前却并没有明确规定。
而《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却对此做出了明确要求,在申请人通过适当方式已经证明已故存款人账户当中的部分资金属于丧葬费、抚恤金的前提下,本着方便群众这一基本要求,丧葬费、抚恤金可全额简化提取,且不计入5万元账户限额之内。
显然,这样的调整无疑将更加有利于继承人方便、快捷的提取汇入到已故存款人银行账户当中的丧葬费和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