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版主答疑更新202311

2、单位购房,缴纳的维修基金,是否计入固定资产的房产原值

3、大股东无偿提供土地

4、固定资产减值

5、租金总额不固定情况下,免租期内收入分摊问题

6、陈版您好,请教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7、设备质保款应该按照赔偿款入账营业外收入还是应该冲资产原值?

8、求助陈版主:关于固定资产会计估计残值率的变更,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如何处理?

9、钢结构企业的监理食宿费应入制造费用还是招待费?

10、关于无形资产摊销的问题

11、请问陈版主,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如何用期权定价模型确定其公允价值

12、赔偿款

13、【请教陈版】持有待售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产生冲突的会计处理

14、同一控制判断

15、第三方支付平台收款手续费归集问题

16、请教陈老师建造合同合同融资成分但是单独签订利息合同的处理

17、关于购买永久使用权的无形资产的处理

18、被合并方其他综合收益结转损益时点合并报表处理及影响

19、预收租金包含其他服务

20、关于停工损失计入营业成本的考虑

21、远期锁汇的收入确认

22、长期应收款减值计提递延所得税如何处理

23、请教陈版,发电公司支付的大额移民安置费如何核算

24、清缴陈版,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的判断

25、求助陈版主: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租赁导致的递延所得税的后续计量问题。

26、求助陈版主,关于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引用问题。

27、请教各位关于与施工单位仲裁诉讼的问题

28、求助陈版:出售业务换取股权

29、求助:集团内部无偿划转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30、房地产存货转投资性房地产

31、国际准则学习思路

32、研发人员的兼职

33、转租赁的判断

34、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后续计量

35、求助陈版主,售后回租的疑问

36、兼职业务员的账务处理

37、请教陈版关于非同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问题

38、股份支付

39、求助陈版主,关于出让子公司股权后经税务稽查发现子公司存在漏缴税款

40、会计估计变更的问题

41、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

42、购买软件和对应团队应当如何会计处理,确认无形资产是否合理?

43、请教陈版主,有关总分公司之间内部交易的账务处理

44、求助陈版主拆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

45、存货跌价准备的逻辑

46、求教陈版主,支付给受托方可能被返还的价款怎么会计处理

47、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分录

48、请教陈版,竣工决算后预留费用差异是否调整固定资产原值

49、工程项目收入确认问题

50、长投处理

51、全额计提坏账后收回部分款项

52、请教陈老师商誉减值测试资产组的划分

53、请教陈版,关于有限公司减资的会计处理问题!

54、专家费用,是否可以计入发行费?

55、请教陈老师,上市中介费资本化期间变动是否影响其费用化?

56、关于定制化研发问题

57、新租赁准则调整递延所得税

于一于一2023-11-2111:18:19

eanaiwalker2023-11-2519:41:10

业务流程框架、内控制度体系这类支出能否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因此应费用化处理。

chenyiwei2023-11-2704:55:21

这种针对内部管理模式、流程的咨询,实务中一般费用化处理。主要考虑是其形成的成果仅为内部使用,难以证明其具有明确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潜力。

于一于一2023-11-2710:30:32

谢谢!

于一于一2023-11-2710:30:43

sdzl007zheng2023-11-3014:01:49

请教陈版主,破产重整业务,如何处理账务。

HLK2023-11-2814:19:54

单位购房,缴纳的维修基金(政府代管),是否计入房产原值还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或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会稽山下2023-11-2909:17:53

维修基金是购买取得房产必要的支出,应该计入房产原值。

chenyiwei2023-11-2915:25:11

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本企业买下一整栋楼,所缴纳的维修基金也是专用于这栋楼,经本企业(唯一业主)申请即可使用,事实上仍由本企业控制这部分资金的,则可以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如其他非流动资产)列报。

陆慕颜2023-11-3011:30:26

我觉得可以计入房产的原值

审计小菜鸡2023-11-2210:23:43

求助陈版,大股东将一片土地免费租给A公司使用,租期五年,A公司将土地无偿提供给B养殖企业从事养殖,并负责土地的主干道建设及通水通电,A公司无偿使用养殖动物的特殊部位。上述交易涉及哪些会计处理?

chenyiwei2023-11-2704:27:19

站在A企业角度:

1、免费从大股东获得该地块使用权,需按市场租金折现值确认使用权资产和资本公积;

2、负责土地的主干道建设及通水通电,需确认长期待摊费用;

3、转租给养殖企业B,所获得的租金为养殖动物的特殊部位的公允价值。需考虑该租金总额的变动,有多少是因提供该特殊部位的数量、质量变动所引起,有多少是因为该部位的市场价格变动所引起,以及波动程度如何,据此考虑转租赁事项的会计处理。

审计小菜鸡2023-11-2916:37:07

谢谢陈版

审计小菜鸡2023-11-2916:44:23

陈版如果这土地的市场租金没有周边的类似租赁可以参考需要如何处理

lynnnnnren2023-11-2414:27:33

求教陈版主及各位老师,咨询一个问题:固定资产按合同金额暂估入账,在项目竣工决算前发生减值并全部计提了减值准备。项目决算后根据全部发票金额调减资产原值,还能冲回原来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吗?

不能冲回的话该资产的净值会出现负数;但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麻烦老师指点,非常感谢!

chenyiwei2023-11-2916:37:12

这种情况有特殊性,即此前计提减值所依据的固定资产原值是暂估的,并且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出现负数。因此,在最初的暂估入账金额和后续的减值准备计提都不存在重大前期差错的前提下,对基于暂估金额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应相应进行调整,但不应被视为减值准备的转回(这本身是不允许的)而是一项对减值准备的“其他调整”。附注中需披露其原因,以及不作为重大前期差错的理由。

taoguoheng2023-11-2416:08:57

陈版您好,在合同约定租金总额不确定的情况下,免租期内如何分摊确认租金收入?是否可基于谨慎性原则,免租期内不确认收入,对应的房产摊销成本计入管理费用。

如A公司将大楼底商租给便利店,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10年,免租期1年,租金按照便利店销售金额的抽成来计算,如按照年营业额的5%计算抽成租金。请赐教。

chenyiwei2023-11-2916:30:29

如果合同约定的全部是可变租金(基于租赁资产运营绩效,如承租人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则不存在需在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分摊的固定租金,此时在免租期内不确认租金收入,但对应的租赁资产折旧仍计入营业成本。

Duuuuuuu2023-11-2416:13:27

A企业并购B企业,适用特殊性税务重组,并购中部分设备在B企业已享受500万元以下设备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转让时B企业已调整相应资产折旧。现A企业对这部分资产进行报废处理,报废损失可以直接税前扣除,还是需要纳税调增呢?

chenyiwei2023-11-2916:29:02

既然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则表明这些资产在进入A企业后,其计税基础是沿用其原先在B企业的计税基础的。

因为这些资产在B企业已经一次性提足折旧,故其计税基础仅留残值,税法上计算的处置损益自然与会计上的处置损益不同,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kingz201511302023-11-2422:49:31

请教:设备的这笔质保款是否应该按照赔偿款入营业外收入呢?还是应该冲资产原值呢?

chenyiwei2023-11-2914:28:01

如果不退回设备的,则不支付的质保款冲减固定资产成本;如果设备退回的,则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Vigil2023-11-2916:28:50

up一下!我们也有类似的情况

maxianhong2023-11-2416:35:26

本帖最后由maxianhong于2023-11-2709:22编辑

chenyiwei2023-11-2916:27:22

spongebob_ha2023-11-2418:28:15

钢结构企业的业主单位会委托三方监理单位到钢结构工厂检查钢结构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监理人员发生的食宿费由钢结构企业承担,请问这部分费用属于招待费还是制造费用呢?因为这部分不属于或有成本,属于每个钢结构项目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必要且合理的支出,是可以直接归集到钢结构项目中的。劳烦版主解答下疑惑,不胜感激!

陆慕颜2023-11-2722:19:16

这个其实我觉得可以放制造费用或者业务招待费都得,放业务招待费是从税法的角度考虑的,如果你放制造费用,到时汇算清缴税审也会帮你调到业务招待费的

chenyiwei2023-11-2916:25:52

wps20232023-11-2020:14:36

A公司2013年7月开始动工,2015年12月因为市政规划等原因停工,2017年11月重新动工,2018年11月因资金周转问题停工。。

想问下,A公司在停工期间对于其持有的土地使用权是否要暂停资本化?即是否可以参考借款费用的暂停资本化考虑?

eanaiwalker2023-11-2519:42:49

是的,停工期间应当暂停资本化,将土地摊销进入当期损益。

chenyiwei2023-11-2916:20:01

赞同2楼意见,另外补充一点: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准则实施问答(

),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这种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不是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chenhahabu2023-11-2609:09:32

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审发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其所使用的公允价值方法为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授予价格,这样做可能不恰当地虚减股份支付费用,应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请问陈版主针对期权定价模型这个方法需要中介结构参与进行确定吗,这个中介结构具体是指哪些呢?如评估师?谢谢陈版主@chenyiwei

chenyiwei2023-11-2915:49:51

涉及期权定价模型问题,建议咨询金融工具估值方面的专业机构。CPA也需要注意执行利用专家工作程序。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指南对可采用的计量模型无限制性规定,只是规定必须包含至少六项基本输入变量。

zixun20222023-11-2613:52:22

陈老师您好:

关于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保险赔款向您请教。

但是注册会计师教材把保险赔款作为固定资产清理的一部分进行了说明。我查了下国际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部分。国际会计准则把保险赔款单独进行了会计处理。请问陈老师如何把握保险赔款的账务处理呢。

chenyiwei2023-11-2915:48:27

预计可获得的保险赔款也是固定资产处置价款的一部分,在计算处置损益时应一并纳入考虑。

根据新收入准则应用指南:“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确定处置时点以及计量处置损益时,按照本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即,在新收入准则生效后,涉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金融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时点确定和处置损益计量,应以新收入准则规定为准。

在新收入准则的观点下,保险赔款可以作为处置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可变对价原则进行合理、谨慎的估计,纳入处置损益计算。

w16436323532023-11-2615:03:01

【求助!】请教陈版,22年1月1日A公司从外单位采购的专利技术用于生产,公允价7500万,折旧期10年,净残值为0,2024年1月1日第三方公司承诺在3年内可以以其最初取得时的公允价值的60%购买该专利技术,公司准备三年内卖给第三方,正常来说2024年应该变更该专利技术的估计使用寿命,其估计使用寿命变更为三年,应该摊销的无形资产=7500-750*2-7500*0.6=1500,24年的年摊销会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500

贷:累计摊销500

但是考虑到公司在2024年1月1日就已经知道该专利技术会在2026年1月1日变更为持有待售资产,站在2024年的时点,公司是否应该将摊销期变为两年?如果摊销期依旧是三年,在2026年1月1日后该无形资产转变为持有待售资产不计提摊销了,那剩下的500万应该怎么处理?做资产减值损失吗?

chenyiwei2023-11-2915:39:46

持有待售资产的定义是“主要通过出售(包括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同)而非持续使用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收回其账面价值”,其确认条件之一是“根据类似交易中出售此类资产或处置组的惯例,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

就主帖案例来看,“2024年1月1日第三方公司承诺在3年内可以以其最初取得时的公允价值的60%购买该专利技术,公司准备三年内卖给第三方”,但直到出售之前,公司仍将持续使用该项无形资产于生产经营过程中,说明直到手头相应订单处理完毕,事实上不具备“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的条件。即,在将该项无形资产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期间,该无形资产不属于“持有待售资产”,也就不应停止摊销。

flowdy1232023-11-2120:38:49

请教陈版及各位同仁,上市公司收购B、A、D的100%股权,同控追溯期初时,实控人女儿持股是作为少数股东吗?实控人女儿在上市公司任董事,无持股,事务执行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实控人女儿及刘某为有限合伙人,合伙协议中约定:第九条企业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1、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由合伙人各方在实际分配时另行约定2、但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第十条合伙企业事务执行1、全体合伙人共同委托一个合伙人为企业的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其他合伙人不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2、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对外代表企业。

3、不参加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有权监督执行事务合伙人,检查其执行合伙事务的情况。4、根据合伙人要求,执行事务合伙人应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以及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5、执行事务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产生的收益归合伙企业,所产生费用和亏损由合伙企业承担。

6、被委托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不按照合伙协议或者全体合伙人的决定执行事务的,其他合伙人可以决定撤消该委托。

第十一条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有关事项做出决议,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额行使表决权,其中普通合伙人拥有一票否决权,有关事项需经全体合伙人所代表的份额过半数通过且经普通合伙人同意才能形成决议。包含下列事项:

(1)改变合伙企业名称;

(2)改变合伙企业经营范围、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3)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4)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

chenyiwei2023-11-2704:37:44

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建议了解:为何实控人的女儿未被认定为实控人或者一致行动人?

如果实控人的女儿不被认定为实控人或者一致行动人的判断是合理的,则视同其女儿是独立的外部第三方,收购其女儿所持的股权自然也就视同收购少数股权。

flowdy1232023-11-2717:28:50

女儿在上市公司无股份,仅是董事,在上市公司未被认定为共同实控人和一致行动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定义包含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后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二是该最终控制并非暂时性的(通常指一年以上)。如果女儿是上市公司实控人(父亲)的共同实控人或者一致行动,是否认为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后受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此时女儿的持股不算少数股权?对于相同的多方理解不是很清晰。十分感谢您的回复!

flowdy1232023-11-2915:34:14

实控人女儿在上市公司未持股仅担任董事,故上市公司实控人仅父亲一人,女儿未被认定为实控人或一致行动人。另外,期初同控追溯时,是否有限合伙的其他合伙人权益要还原成其他流动负债,还是本期收购完成后100%持股有限合伙,期初同控追溯可以仍然列示少数股东权益而不做其他流动负债?

wx_5ecfdca890d32023-11-2616:41:24

求助陈版主:

在线上B2C合作模式下,公司借助其平台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并定期通过结算单等形式对账、结账。公司通常与上述平台约定一定资金结算周期,并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自有交易收款平台(shopifypaymengt)或Paypal、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结算。

第三方支付平台一般会收取两道手续费,收款手续费和提现手续费,收款手续费一般按照交易量百分比收取,请问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符合货币资金定义的情况下,可否将收款手续费归集至销售费用,将提现手续费归集至财务费用?还是全部都应归集至财务费用(目前查到的上市公司的附注基本全部在财务费用),但是分析公司的边际贡献时应该另外考虑收款手续费?

盼回复

chenyiwei2023-11-2915:31:41

手续费的目的是完成货款结算过程,即使是按照交易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收款手续费,也不属于新收入准则下所指的“合同取得成本”,因此不建议列入销售费用,建议一并列入财务费用。在财务分析中,如果这两项手续费影响程度较大的,则应分拆出来单独分析。

8770467132023-11-2621:45:39

陈老师好,请教建造合同中重大融资成分的处理:

A作为施工方,承揽B的电厂建设项目,约定建设期支付60%的合同,自试车3个月后支付40%的款项,分24期等额支付;40%的部分是延期支付部分,按照年化利率7%计算利息。请教陈老师,是否应当将利息部分一起折现作为预计总收入的调整。我的想法是由于实务中业主可能提前偿付或者延期还款,利息金额不确定。建议预计总收入不考虑这部分利息,且对40%的部分不折现,如果这部分也折现的话,则后续会出现两份利息,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一份,后续收取的利息一份。

后续实际收取的利息建议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进行处理,在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的权利时确认为“利息收入”。

个人认为合同中约定利率、利息了,其实就是把融资成分拆出来了,把利息“固定”了,再去人为折算一个,出现双重利息是不对的,即新金融工具准则(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公允价值计量)、新收入准则不能同时适用

chenyiwei2023-11-2915:29:08

由于合同中单独约定了延期支付部分的利息(利率与市场利率接近),故其折现值基本等于合同约定的金额,建议建设期内不考虑融资成分。你的意见基本合理,即“建议预计总收入不考虑这部分利息,且对40%的部分不折现”。

JetXu972023-11-2709:42:14

各位好:

公司购买了华康的字体,永久使用,用于公司自研打印类APP上供客户选择,准备确认为无形资产,按准则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可以不计提摊销,每年减值测试即可。

请问实务中一般如何处理更好?

5349853532023-11-2710:39:36

感觉是符合无形资产的条件的,可以按税务规定的最低年限来摊。

会稽山下2023-11-2909:26:18

chenyiwei2023-11-2915:27:20

仍建议合理确定使用年限(一般建议参照外购软件使用权,如5年)并摊销。主要考虑:

1、该字体的使用依赖于IT技术,而IT技术是公认进步很迅速的领域,其所依赖的技术最终会被淘汰。

2、虽然是永久使用,但字体使用权这一资产为本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仍是有限的。

laienya2023-11-2522:13:08

请教陈版主:

背景:

甲国企集团接受国资划拨一家A公司,划拨时点A公司账面净资产1000万(其中:实收资本500,资本公积300,其他综合收益300,未分配利润-100万)。

甲个别财务报表入账时按被划拨公司净资产入的长投和资公积1000万。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将子公司实收资本500,资本公积300,其他综合收益300,未分配利润-100万与长投1000万抵消。

2023年,A公司持有的投房出售,将其他综合收益300万结转出售当期损益。

问题:

1、上述A公司股权划拨至甲公司,合并日处理是否正确?是否应参考同控处理,在合并日时点合并报表应还原A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和未分配利润。如合并日还原,A公司在2023年处置投房时点,在A个别财务报表层面其他综合转至损益,在合并报表层面无需进行处理?

2、国资无偿划入时点账面未还原其他综合收益和未分配利润情形下,2023年,投房出售当年合并报表层面长投对应抵消的原其他综合收益300万的金额,在A个别财务报表层面已结转至未分配利润,此时合并报表层面是应该抵资本公积300万么,在合并层面是否认可子公司层面投房出售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损益形成的利润?

3、延伸问题:

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被合并方在合并日账面存在其他综合收益,后期其他综合收益结转损益时点,合并报表层面是否需要冲回子公司在处置时点结转的损益,视同其他综合收益已在合并日实现?

万分感谢!

laienya2023-11-2906:54:44

求助陈版及各位老师

chenyiwei2023-11-2915:20:29

1、同一国资委隶属范围内的国企之间的划转,一般按同一控制下合并处理。在合并日时点合并报表应还原A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和未分配利润。合并日还原,A公司在2023年处置投房时点,在A个别财务报表层面其他综合转至损益,在合并报表层面无需进行处理(即保留A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处理结果)。

2、如果无偿划入时点,合并报表层面未恢复被划入方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则后续合并报表层面在投资出售时也同样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损益,即使这样做会导致合并报表层面的其他综合收益出现负数。

laienya2023-11-3022:29

勤奋小付2023-11-2522:16:44

求教陈版主,CPA会计有道真题讲的是企业往外出租建筑物同时提供保洁服务,企业预收租金106万,该租金里还包含着10.6万保洁服务费,两个金额都是含税的,这是收入准则里的一道题,答案是把10.6万单独提出来扣除增值税后作为合同负债,剩下的作为预收账款,就是秃然不太明白他这么做得原因

chenyiwei2023-11-2915:03:3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8年修订)》第九条:合同中同时包含租赁和非租赁部分的,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和非租赁部分进行分拆,除非企业适用本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租赁部分应当分别按照本准则进行会计处理,非租赁部分应当按照其他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该例题中,服务属于收入准则规范范围,即非租赁成份,故按照上文准则第九条应予以分拆。对于预收服务费,由收入准则规范,列报为合同负债;预收租金不属于收入准则规范范围,不应使用合同负债科目,继续作为预收账款核算。

eanaiwalker2023-11-2215:52:43

本帖最后由eanaiwalker于2023-11-2222:42编辑

营业成本

,IFRS也是同样处理。在此之前,比较常见的处理似乎是计入管理费用。

请问,

1.从管理费用到营业成本的变动,除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处理方式趋同外,还有什么考虑吗?

chenyiwei2023-11-2622:22:21

1、个人理解是基于成本费用的功能归属的考虑(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最终均计入营业成本),以及弱化收入成本的配比原则。关于与IFRS的趋同问题,个人未发现IFRS对此问题有明确的规定。

2、也可以这样理解。

3、本例中,将废料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并无明确规定。

eanaiwalker2023-11-2710:58:56

好的,谢谢陈版。

zengfengxia2023-11-2914:50:43

这种监管动态什么地方能下载到?

法海2023-11-2513:48:47

陈版,

您好,公司有外销业务,如果在确认外币收入的同时,做一笔远期外汇业务锁定汇率,这个时候收入如何计量,假设不存在预收款,目前有两个思路,分别如下:

1)按确认收入时点的即期汇率确认,确认的外币应收汇率变动作为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签订的远期外汇协议作为一项单独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并在后续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考虑汇率锁定,收入按照锁汇的汇率确认,期末不在对外币应收确认汇兑损益,也不考虑远期外汇协议的确认和计量。

还请陈版看看1)、2)两种方式哪种是正确的,具体依据是什么。

chenyiwei2023-11-2914:42:44

一般建议采用方法1。

方法2是不恰当的,不应简单地将一项外币应收款和一项基于外汇汇率的衍生工具“合成”为一项固定金额的本币应收款,即使这两者之间建立明确的套期关系并采用套期会计方法处理,其结果也不是这样的。

努力搬砖2023-11-2510:46:36

在例行审计过程中,企业存在分期收款对应的长期应收款,并对长期应收款计提相应的减值,对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否需要对长期应收款计提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若是计提的话,则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依据是减值前的金额还是减值后的金额呢?查了一些案例,有一家未对长期应收款计提减值,并未长期应收款账面金额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计提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henyiwei2023-11-2914:40:53

首先,如果税法规定对于分期收款销售收入、成本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期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则针对长期应收款的初始计量金额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为零),针对库存商品成本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为零,计税基础不为零),后续在合同约定的各个收款日逐步转回上述差异。

其次,如果对上述长期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则计提坏账准备导致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减少,实际上是对应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减少,所以应当转回部分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而不是确认新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我购乐1122023-11-2510:37:46

陈老师,发电公司正在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审计,请教您,其中支付了大额的水库移民安置费应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chenyiwei2023-11-2914:37:38

会计处理上可以先计入在建工程——待摊支出,后续按照一定比例(如各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原值比例)分摊给各项不可移动的固定资产。

Dylan安2023-11-2419:56:57

A公司与客户甲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合同金额100万元,合同约定该产品的生产必须交给B公司,现在有两种情况:1、该产品原本投产时,是由A公司设计,再交给B公司生产,后客户持续订购该产品,持续订购时无需再进一步设计,可以直接交给B公司生产;2、该产品下单时,系客户已经自行设计,A公司接单后转而向B公司下单。

以上两种情况下,1(持续订购)和2分别采用总额法or净额法确认收入?

chenyiwei2023-11-2914:34:51

对于情形1,应考虑将“设计”和“制造”作为两项履约义务,前者作为主要责任人采用总额法核算,后者则需进一步分析,但多数可能性是采用净额法。

对于情形2(完全转包),建议采用净额法。

打击犯罪1232023-11-2502:45:19

问题1:假设某企业租赁某办公楼,租赁期5年,合同约定租金每年5万元,于合同签订日预付租金10万元,第三年年末至第五年年末各支付5万元,假设增量借款利率5%,未来转回期间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初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5*(P/A,5%,3)*(P/F,5%,2)*25%;那么第一年年末的时候,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缩小,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转回,那此时使用权资产的计税基础等于多少呢?还是等于预付的租金10万元吗?还是说预付租金也随着租赁期摊销,计税基础等于10/2呢?

问题2:假设某企业租赁某办公楼,租赁期5年,合同约定每年年末支付5万元租金,增量借款利率5%,所得税税率25%。企业初始计量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时,确认了等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到第一年年末,该企业并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此时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租赁负债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5%-本期支付租金0,也就是说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增加,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同步增加,假设企业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额的应纳税所得额,那么此时需要确认租赁负债后续计量增加的可抵扣暂时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吗?

望陈版主指教,感谢

chenyiwei2023-11-2912:43:52

打击犯罪1232023-11-2503:02:44

chenyiwei2023-11-2912:37:24

最主要的是对约定执行的程序要有清楚的界定。程序的执行标准和结果应当尽可能客观、可验证,避免过于复杂的专业判断和结论表述,

kdw7772023-11-2309:34:57

请教各位,公司有一项工程施工诉讼于2023年取得判决结果,内容为施工方在厂房建筑期间发现一处基坑,该基坑现在定性为深基坑,且仲裁庭认为属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外的增加工程,要求我司就该工程的费用进行赔偿,经鉴定机构审核涉案基坑工程依据完成资料计算的造价为160w,按不完整资料整理统计部分的费用为110w,合计应赔偿270w,外加利息27w,仲裁费、反仲裁费10w,请教各位270w,27w,10w分别计入什么科目较为合适。个人认为270w属于固定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需的必要、合理的支出因此计入固定资产,利息仲裁费37w计入营业外支出。请各位指教

chenyiwei2023-11-2701:45:11

也可以这样处理。对于27万元利息,也可以是计入“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kdw7772023-11-2909:40:57

谢谢陈版深夜回复

西糖992023-11-2218:05:56

陈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您下,情况如下:

A公司有一个独立核算的事业部B,现在拟将B出售给C公司换取C公司20%的股权。

请问:

1.该交易是否应为拆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出售业务,一部分为针对C公司的债转股;还是应视同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为事业部B,换入资产为C公司股权?这两种情况是否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处理?

2.以上两种不同的情况是否会导致需要出具不同的评估报告:

(1)视为“出售业务+债转股”是否应该出具:事业部B公允价值的评估报告、C公司负债公允价值的评估报告;

(2)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应该出具:事业部B公允价值的评估报告、C公司企业价值的评估报告;

3.由于此项交易不涉及资金,双方均用未来预期模型进行估值,因此想设置业绩对赌,例如对赌未来的利润能否达成,针对该对赌,会计处理是否为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负债计量?

chenyiwei2023-11-2703:36:20

因为出售业务换取联营企业股权,因此属于丧失对业务的控制权,应参照合并报表准则中关于处置子公司的规定处理。这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效果应达到合并报表准则第五十条要求的效果(包括在个别报表层面)。即取得C公司20%股权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后续采用权益法核算;取得C公司股权入账价值与B事业部净资产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

业绩对赌属于或有对价安排,双方均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处理。

西糖992023-11-2816:44:23

好的,我明白了,谢谢陈老师的回复

39152315mm2023-11-2217:19:52

本帖最后由39152315mm于2023-11-2217:21编辑

感谢各位老师的答疑!

问题如下:

集团母公司将持有的金融资产A公司(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无偿划转给下属全资子公司,转让日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89801万元,其中投资成本57167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2634万元;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8158万元。公司内部决议及转让协议约定以被投资单位A公司上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份额65590万元对子公司增资。

问题:该项无偿划转是否按权益性交易处理?

以下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母公司单体:

按协议价

65590

借:长期股权投资

借:资本公积

24211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89801

借:其他综合收益

32634

贷:资本公积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8158

贷:其他综合收益

子公司单体:

万元确认金融资产投资成本,贷方计入资本公积,并调整至公允价值,确认相应递延所得税。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6052

2421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集团合并:

chenyiwei2023-11-2622:34:38

1、母公司个别报表不应涉及资本公积的变动。因为是对全资子公司增资,故应在增资前一日对用于增资的该项金融资产再做一次公允价值计量,再在增资日按照最新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平移为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增加额。同时将累积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2、子公司单体层面:以接受投入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该项金融资产的成本。子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对改金融资产的分类应基于子公司自身的持有意图,可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在母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应恢复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39152315mm2023-11-2816:03:18

明白了,谢谢陈版主。不管协议决议怎么约定,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都是按公允价值。

xibanxiaoya2016-11-2916:15:35

请教陈版:现有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商业部分主要包括地下超市、幼儿园及商铺,现在市场销售情况较差,企业决定先进行出租带动周边商业气氛,然后再卖,主要是希望可以带租销售,现企业已签订超市、幼儿园的租赁合同,合同期限系20年。但企业解释后续很可能就带租销售了。这种情况应该转投资性房地产吗?如果不转,每年的租金都没有对应的成本合适吗?如果转,依据是什么?

liz822016-11-2916:33:38

个人觉得这些房产已经不能作为存货核算了,应该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将来出售时按照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来处理。

chenyiwei2016-11-2919:49:43

xibanxiaoya2016-12-914:31:25

如果摊销,应该按什么原则进行摊销呢?是按产权年期还是企业固定资产--房屋的年限,还是其他什么依据?

chenyiwei2016-12-916:46

一般按设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摊销。

xibanxiaoya2016-12-914:31:37

xibanxiaoya2016-12-914:31:39

emilyfyy2023-11-2815:56:32

请教陈版,按照固定资产折旧,这个是依据的哪条准则条款?谢谢

eanaiwalker2023-11-2219:38:51

从网上找了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网站,不过对如何学习国际准则没有思路。请教各位有什么学习建议吗?

shaka_19822023-11-2314:36:43

学习的目的?国际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可以对照吧?

chenyiwei2023-11-2703:32:21

eanaiwalker2023-11-2710:58:12

好的,谢谢陈版!目前正在接触USGAAP下的美股审计报告,差别确实很明显。

eanaiwalker2023-11-2715:04:16

一来现有业务会接触境外准则,二来借此多理解理解准则吧。

huangjiayong2023-11-2116:55:18

请教陈版:

陈版您好,我们在实务中遇到一个研发人员兼职以及其他部门人员兼职研发的情况,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员工A在部分分类是研发部门的,但是由于平常生产方面会有一些问题需要研发人员去解决,解决问题所产生的费用是计入研发费用还是生产成本呢?

eanaiwalker2023-11-2509:23:44

1.非研发工作对应的薪酬不能计入研发费用。既然是解决生产问题,那应计入生产成本。

2.是有差异的,可参考昨天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9号: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对于既从事研发活动又从事非研发活动的人员,

。如将其认定为研发人员,发行人

。发行人存在非全时研发人员的,应能够

情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将属于从事研发活动的薪酬准确、合理分摊计入研发支出。

chenyiwei2023-11-2704:44:29

1、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并非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故不属于研发活动。解决问题的支出计入生产成本处理。

2、专为研发项目加工部分材料,可按照所占用的工时比例为基础将其人工成本分摊计入该项目的研发支出。

huangjiayong2023-11-2714:33:26

您好,我也看了最新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9号: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由于该政策是在2023年最新发布的,企业对于2021年和2022年的核算是按照工时分配的。我们目前还存在另外一个纠结:由于2021年和2022年尚未有该指引,企业按照工时分配是否合理?

huangjiayong2023-11-2714:36:05

于一于一2023-11-2311:25:49

请教陈版主,公司目前停止了一个养殖场的业务,将其房屋、机械设备进行租出(新租赁),但该养殖场的土地是租赁的,且新租赁的租赁期为土地租赁剩余的租赁期(5年),新租赁的租赁合同并未签订将土地也划分为租赁标的,目前把这个租赁合同看成对建筑物的租赁,将固定资产部分转为成本核算的投资性房地产,请问这样处理合适吗?

熊诗平2023-11-2411:32:03

根据租赁协议,公司将其建筑物和机械设备出租给新的租户,而土地仍然保留在原租赁协议中。因此,公司仍然拥有建筑物的所有权,并可以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取经济利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将固定资产部分转为成本核算的投资性房地产我认为是合适的。

chenyiwei2023-11-2701:22:04

1、由于该租赁房屋(养殖场)建立在租入的土地上,因此事实上存在对该土地的转租赁,不能仅仅考虑对房屋建筑物和设备的转租赁。由于转租赁期间等于原租赁的剩余年限,故基于原租赁下土地的使用权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房屋),转租赁应作为融资租赁而不是经营租赁。在转租赁开始日,应终止确认原租赁下的使用权资产和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应用指南和讲解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前提是“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其中,“已出租的建筑物”必须是企业拥有产权,能够出售的建筑物。因此,建立在租入土地上,不能办理产权证的房屋,即使已经对外出租,也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于一于一2023-11-2710:34:35

谢谢,因为涉及到房屋建筑是在租赁土地上建立的,所以才犹豫是否存在转租赁

于一于一2023-11-2710:37:39

陈版主,再请教一下,机械设备、房子是公司自己的,那这部分租赁资产的价值我们如何确定呢

junwenyang2023-11-2109:12:03

请教:单位一项在建工程于2022年10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11月开始对外经营租赁,至2023年2月变成融资租赁166个月,单位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仅收到发票的部分。审计根据合同价格对在建工程价值进行调整并结转固定资产合计1555万元,自2022年11月-2023年3月计提折旧。根据2023年3月账面价值(无法取得公允价值)与月租金计算内含利率测算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各月结转其他业务收入-租赁收入。但2023年7月份被审计单位收到该项目1家建设单位的结算调价函,价格调整增加10.4万元(不含税)。对于固定资产价格调整是否重新测算未实现融资收益,如果测算的话在23年7月份固定资产的价值怎么计算?如不调整租赁模型可否直接费用化?

chenyiwei2023-11-2704:59:19

至2023年2月变成融资租赁166个月,2023年7月份被审计单位收到该项目1家建设单位的结算调价函,价格调整增加10.4万元。

该部分调整的结算价格应调整原先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的资产处置损益。如果不改变租金金额和支付条款,则与未实现融资收益无关。

liuweisheng2023-11-2114:24:56

新准则实施前售后回租,全额确认处置损益,未仅就是去控制权的部分确认损益,无递延余额。新准则实施后,目仍在回租期。新准则实施后无需追溯调整,出售的交易已经结束并在前期处理完毕,只需考虑回租的剩余租赁期确认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跟出售不相干。这样理解是否正确,谢谢版主解惑。

chenyiwei2023-11-2704:54:02

158541753392023-11-2114:40:15

请教陈版,我公司是传统生产制造行业(B2B),以业务员跑业务为主要销售模式,我公司的业务员分为全职业务员和兼职业务员,全职业务员签订劳动合同,兼职业务员签订劳务合同(兼职业务员包括自然人或法人单位),请教问题如下:

1、将兼职人员的工资计入销售费用-劳务费和销售费用-职工薪酬,哪种处理会更合理一点?

2、若计入销售费用-劳务费,贷方科目使用应付职工薪酬(劳务费)or其他应付款or应付账款?

3、若兼职业务员在合并范围内的兄弟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是在核算时作为工资处理,还是单体核算时作为劳务费,合并报表时再进行调整?

chenyiwei2023-11-2704:52:06

该种情况,需区分兼职业务员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职工”的定义,即在会计上是否视同本企业的“职工”,据此确定是计入职工薪酬还是劳务费。例如,兼职业务员在工作内容、工作分配与日常管理、考核和奖惩机制方面与全职业务员相比有何实质性区别。

会计处理在借贷方应保持逻辑一致性。若计入销售费用-劳务费,则贷方科目使用“其他应付款——劳务费”。

木木一2023-11-2114:58:58

请教陈版,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当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候,评估增值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冲减商誉;

当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但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哪个科目?

后续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chenyiwei2023-11-2704:47:15

当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但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也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减少就负商誉确认的营业外收入。

该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后续转回时,同样是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星晴wjy2023-11-2116:15:57

公司在IPO申报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公司对于锁定期的约定为:员工持股平台锁定期为36个月,自员工持股平台对公司完成增资、获得相应公司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之日起计算。同时,若公司被批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则持股平台应按照IPO有关要求,不得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转让其所持公司股权(份),并承诺自上市之日起不少于36个月的锁定期。锁定期满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转让股份不得高于所持股份的25%。如果锁定期内,公司未上市的,持股员工离职,该持股对象须将其持有的份额转让给公司董事会确认符合条件的人员,转让对价在其初始认购金额的基础上,按其持股期间公司的每股账面净资产价格增减值计算,该转让价格非公允价值。

假如公司在锁定期内上市前,有一批员工触发强制流转条件,同时,另一批员工符合董事会确认的可新加入持股平台的条件。退出持股平台的员工将其退出份额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退出时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公允价格。同时,持股平台将该份额授予给新加入的员工,授予价格低于公允价值,请问新进入持股平台的员工受让的股权份额是否构成股份支付。

chenyiwei2023-11-2704:45:42

新进入持股平台的员工受让的股权份额构成股份支付,其金额为标的股份于新受让日的公允价值高于再次转让价格的差额。

159106820792023-11-2117:49:04

公司A为母公司,公司B原为公司A的100%全资子公司,20X0年公司A将公司B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无关第三方,作价方式为先确定公司B的主要资产和专利的价值后,按照账面记载的往来款的情况对转让价格进行调整。在公司B被转让之前,公司B将名下的土地及建筑物以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转让给了公司A,但转让后没有进行税务申报,导致遗留税务问题。20X3年,公司B被税务稽查,导致产生大额税赋及滞纳金,公司A根据股权转让协议中的约定,需负担这部分税务及滞纳金,在此情况下,公司A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chenyiwei2023-11-2704:42:22

wps20232023-11-2120:37:13

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年度现金股利分配率由4%变更5%,各位,这个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吗

chenyiwei2023-11-2704:33:42

股利分配比例的确定完全是由股东大会自主决定的,不受外部因素干预。因此对于本企业(会计主体)而言并非需要估计的不确定性事项。即,不属于会计估计范畴。

徐同学2023-11-2120:02:04

背景:公司应收供应商10万元,账面应收10万元;供应商用一辆车抵账,二手车市场价值为7万。经过一个月车公司将车以7万元出售。

问题:陈老师,请问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是以车的市场价值来确定,还是就是应收的10万元,或者其他?

chenyiwei2023-11-2704:32:24

一般按照抵债车辆的公允价值7万元确定。

参考:

小怪兽v12023-11-2210:11:34

请教各位大佬实物中遇到技术服务企业,购买对方标的软件(合同金额2500)并约定条款包含技术人员入职(合同金额1000),技术后续开发成果(合同金额2300)。这种情况下是否可笼统视为购买无形资产以及配套人员?还是将合同拆分为购买软件以及招聘人员或技术开发费用?

chenyiwei2023-11-2704:29:43

这些技术人员是否专门从事该软件的开发和后续技术服务?同时这些后续的技术开发和服务是软件持续产生经济利益流入的必要前提?即,技术人员及其后续开发成果与所购买的软件之间的关联性?

如果存在高度关联性的,则应按照购买业务(业务合并)处理,而不是分别购买资产和招聘人员。

xiaotu66992023-11-2210:54:34

chenyiwei2023-11-2704:23:22

总公司是代理人,故在总部的单独报表中只需按代收代付处理。编制总分公司汇总报表时,分公司已确认的收入、成本自然体现为汇总报表中的对外收入和成本。

陈哥小迷弟2023-11-2210:27:05

A公司属于噪声行业,设立新厂需要与周边居民有安全距离,如若距离不符合规定,则承担附近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目前A公司拟在B地块设立新厂,需要对延边地块C的居民进行安置。请问陈版主,企业将要支付的拆迁补偿款,是否可以理解为“使B地块土地达到预定使用用途发生的支出”,从而于土地使用权中核算。

chenyiwei2023-11-2704:21:21

该拆迁安置支出与取得B地块无直接关系,也不会获得C地块的使用权(因此与地块本身的联系较弱),但属于在B地块上开展特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前提。建议单列为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年限为该特定业务的预计经营年限。

wx_5acf1ca807872023-11-2220:12:32

@chenyiwei陈版主,

假设案例(不考虑税金):

库存商品成本80,预计销售费用8,预计售价70,那么需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室70-(80+8)=-18;

资产负债表日后,真的将存货以70金额卖出,此时结转存货的成本是80,同时结转掉存货跌价准备-18,实际影响的主营业务成本是62.

那么这项交易的毛利是70-62=8,销售费用是8,然后净利润是8-8=0.

所以说,

存货跌价准备的逻辑是,在理想状态下使得净利润=0,而不是毛利=0,我的理解有问题吗?

eanaiwalker2023-11-2415:54:00

个人理解,跌价的目的是让上年末的存货体现真实的价值,这块亏损及时反映在上年的利润表里。理想状态下,该事项确实不会再影响次年的利润。

chenyiwei2023-11-2703:27:54

夏雷滚滚2023-11-2220:23:58

业务背景:委托方A,委托受托方B开发一项技术,双方签订协议,A支付B300万元。其中,假设如果A两年内累计向B采购10000件,B向A返还150万元;A向B累计采购20000件,B向A返还300万元。在达到返还300万元,或者返还金额数未达到300万,但是已满两年。生产的模具归B所有,否则前两年的模具所有权归A所有。签订开发协议后,开始的技术,前两年归A所有,两年之后归双方所有。请问陈版主,委托方A,应该对这200万元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谢谢!

chenyiwei2023-11-2703:26:34

首先明确讨论前提:该技术是专门为A定制开发的,研发成果由A控制,A是B的唯一客户。

在此前提下,站在受托方B的立场,应遵循新收入准则下的可变对价原则处理,即在估算合同总价时,假设2年内产品采购可以达到2万件,因而暂时不将该300万元模具开发费计入合同价格。

同理,委托方A也应基于谨慎原则,但其谨慎的方向应当是与B相反,即A应假设采购量达不到1万件,先将支付的300万元确认为预付账款(报表列报为其他非流动资产),研发完成后转入固定资产成本,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一般采用产量法)计提折旧并摊入从B采购的产品成本中。后续达到约定采购量时,按照合同约定确认应收B的返还款,并冲减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如已冲减到零的,则超出部分冲减本期营业成本),相应调整未来期间的折旧、摊销额。

模具的法定所有权归属问题不是主要考虑因素。该模具始终是A的固定资产。

liuzixiao2023-11-2300:33:51

本期处置非全资子公司,0对价出售

长投280万元

子公司的实收资本300万元,未分配利润-310万元,净资产-10万元,净利润-300万元,股比70%

母公司单体层面

借:投资收益280

贷:长投280

合并层面

借:少数股东损益-300*0.3=90

借:投资收益(以前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差额)

请问陈版主,我的合并层面的分录是否正确

chenyiwei2023-11-2702:11:54

五美2023-11-2310:12:17

陈版主,您好,公司有个风电场,以前年度已经做完竣工决算了,并出具了竣工决算审计报告,项目实际投资额约3亿元已确定。近期在支付合同尾款时发现,之前某个建设合同发票开具有误,需要重新开票,使得可以多抵扣进项税约30万元,约占实际投资额0.1%。公司内部财务的意见是因为竣工决算是公司审定过的,也已经对外部机构报送备案,实际投资额已确定,且占实际投资额比例较小,属于合理的会计变更,考虑计入当期损益,请问:

1、计入当期损益的话,是否计入生产成本科目相对合适;2、是否必须要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如果调整折旧应从何时开始按新资产原值计提折旧;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1号《基本建设财务规则》第三十八条“项目一般不得预留尾工工程,确需预留尾工工程的,尾工工程投资不得超过批准的项目概(预)算总投资的5%”,是否竣工决算后金额变动一般不超过实际投资总额5%,就可视作合理的会计变更,金额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谢谢陈版主。

chenyiwei2023-11-2701:37:05

1、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是“之前某个建设合同发票开具有误,需要重新开票”,因此属于前期差错。当然从其涉及金额和影响程度来看,可能是不重大的差错,可以在发现档期去更正。

2、冲减固定资产原值是最合理的更正方式。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只有在该金额对本期损益的影响,以及后续各年度折旧额的差异影响均显著不重大的前提下才是可能可以接受的。

3、是否作为“合理的会计变更”主要还是针对错报重要性的考虑。可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及其应用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8号——重要性及评价错报》等。

lanxiaolan2023-11-2310:15:03

@chenyiwei

请教陈版主:公司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满足时段法中“

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故

按时段法确认收入,且公司一贯以产出法确认收入。

。”

公司可否在向监理单位提交当月已完成工程量报表和有关资料,并得到监理方审查后确认相应收入。

chenyiwei2023-11-2701:27:39

一般理解是可以的。

根据合同条款,每月月末之前应对当月已完成的工作量获得监理单位确认。如果根据行业惯例和以往历史经验,已完成的工作量在获得监理单位确认后,业主的审批只是一项例行程序,基本不会出现监理单位确认后业主不批准的情况,则可以依据监理单位的确认作为已完成工作量的主要证据,据此确认收入。

如考虑仍有一定的业主不批准的可能性,则可以考虑遵循可变对价原则,在监理单位确认的工作量基础上予以一定的折减,确保遵循“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限制条件。

shanessa2023-11-2217:26:56

A公司为一家空壳公司有一些资质

A、C公司工商上不存在关联关系

1、B公司如何确认对A的长投

2、100万的费用怎么做账处理

谢谢陈版主解答

chenyiwei2023-11-2700:33:29

1、既然“A、C公司工商上不存在关联关系”,那么为何B要向C支付100万元的“股权转让费用”,如何证明该笔款项的支付与A公司股权的转让存在关联,构成一揽子交易?该交易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2、A公司持有的该项资质,市场上对于持有该资质的公司股权的转让溢价的金额是否与本次B向C付款的金额可比?

clear02262023-11-2215:18:35

A公司按照预期信用减值损失一般模型计量坏账准备,在以前年度已经判断B公司的应收款项100万处于第三阶段,并100%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但是2023年收回30万,冲回信用减值损失30万,那剩余的应收款项70万是否可以重新计量,不按照100%计提坏账准备?

chenyiwei2023-11-2622:08:10

首先建议考虑本年度内收回30万元的原因,考虑前期全额计提准备是否属于前期差错。

如果不属于前期差错的,即该30万元的回收是因为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在本期内发生了实质性改善所导致的,则对于剩余的70万元,应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重新评估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但不能简单地按比例恢复。例如,不排除B公司总共只具有30万元的还款能力,因而在偿还了30万元之后,剩余70万元的可收回金额仍然是零。因此,需要评估的是B公司在偿还30万元后的剩余还款能力。

zsmj2023-11-2215:00:11

陈老师您好,A公司2021年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B公司控制权产生商誉1亿元,B公司下有两个运营管理团队a、b,他们都可以独立产生现金流,我们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对商誉进行了分摊,分别分给a5000万,分给b5000万。收购数年后A公司为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对B公司进行了整合(即对a、b进行了整合),整合后我们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将整合后的B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测试,随着业务的发展整合后的B又新开发出c业务产品线。

问题:请教陈老师A公司该如何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是否需要将C作为一个单独的资产组进行考虑分摊商誉?请陈老师解惑

chenyiwei2023-11-2621:58:16

建议考虑:新开发的产品线C与原有的业务或者产品线的关联度(协同效应)多大?产品线C的开发和运作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了原有的a、b团队的资源?

从项目组所述情况看,C应当是一个独立的资产组。但对于C资产组是否分配商誉,就取决于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复。如果有较明显的协同效应,或者其开发和运作对原有资源的依赖较大,则应将当初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按照一定比例(例如两项业务所对应资产组的公允价值之比、两项业务的利润规模之比等)分配部分给C资产组,纳入资产组账面价值的计算。

一颗芹菜2023-11-2214:32:23

本帖最后由一颗芹菜于2023-11-2214:42编辑

陈老师,实务减资过程中遇到点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具体情况如下:计划收购的目标公司所有者权益科目为:实收资本5000万,未分配利润-4000万。净资产1000万,因为累计亏损过大,收购回来即使扭亏为盈也无法分红,所以有同事提出减资方案:让老股东减资,实收资本和未分配利润对冲4000万,只剩实收资本1000万,未分配利润为0。

我个人理解实收资本和未分配利润对冲肯定是不太对的,同时看了过往陈老师给其他帖子的回复,但是没有有理有据的依据去反驳。

我个人理解,就算是形式减资,会计处理也应该是借:实收资本4000贷:资本公司4000

求问:

①能否找到比较有说服力的依据可以反驳实收资本和未分配利润对冲?

②正常有限公司0减资款减资的话,我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一颗芹菜2023-11-2214:33:24

不小心还没写完就发送了。。。

chenyiwei2023-11-2621:42:08

你的理解基本合理。在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应用指南中,曾有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按注销股票面值总额减少股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含交易费用)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应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低于面值总额的部分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红红静静1232023-11-2214:27:37

请教各位老师:

A公司为拟申报公司(申报基准日拟为:20231231),报告期内新增工程原值约4亿元,大部分已完工。

现拟申报会计师准备让A公司聘请专家,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

请问A公司聘请专家费用,是否可以计入发行费?

若A公司直接聘请专家费用,不能计入发行费。那么由申报会计师聘请,A公司再将费用给到会计师,是否可以计入发行费?

chenyiwei2023-11-2621:37:26

不论是否由会计师聘请专家,这部分审核工程造价的专家费用都不应资本化。参考这个帖子中的讨论:

另外,如果由会计师聘请专家,则可以由会计师直接向专家付费,企业账面上不再有单列的专家咨询费(已并入会计师费用)。但即便如此,此类发行阶段的中介机构费用都是建议在发生时直接费用化处理。

mazhiyuan2023-11-2214:02:39

请问陈老师:A公司IPO首次申报期间为2017-2020年三年数据申报,对其上市中介费用100万进行了资本化处理,列入其他流动资产。2023年底尚未完成注册,出具2023年审计报告的期间为2021年至2023年,请问对于首次申报对应的上市中介费用是否因其财务数据已过期而需转为费用化处理?资本市场上是否有明确规定或案例可参考,多谢。

chenyiwei2023-11-2620:51:49

对应于财务数据已过期的年度(即最后未被作为正式的注册用财务数据的年度)的中介机构费用,应予以费用化处理,不能从IPO成功后的发行溢价中扣减。

另外,鉴于目前IPO的高撤否率,企业的IPO进程实际上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个人建议在IPO的不确定性消除之前发生的所有中介机构费用都全部费用化处理,不要作为资产挂账。如是,则也就没有此处的问题了。

wh22023-6-1510:25:59

请教陈版主,企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研发服务,如果相应的开发费折算在未来的产品成本里面,开发过程中的研发支出应该计入研发费用还是成本里面?

chenyiwei2023-6-1518:13:04

如为前者,则研发支出按照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核算,包括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以及合理确定资本化的起点和终点等。

131901428792023-6-1709:18:42

个人理解定制化研发服务一般都是收取对价的,该种情况下研发支出应该按照成本进行核算

godlikedonkey2023-6-1719:52:57

但从实务案例来看,存在订单驱动成分的开发项目,直接计入营业成本的多见(尤其是未出现大额负毛利时)

dtf09032023-11-2511:51:14

请问公司存在大量客户定制化模具研发项目,对外销售收入远低于实际开发成本,出现大额负毛利时,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处理好些呢

chenyiwei2023-11-2916:21

这个负毛利后续能否通过产品销售毛利得到弥补?如果是,则需考虑调整合同总价在不同履约义务之间的分配,例如假设模具销售为零毛利,部分模具款项将在后续通过产品销售收入得以收回。

hwy03182023-8-110:52:34

本帖最后由hwy0318于2023-8-110:53编辑

请教陈版主,关于解释公告16号第一条,以下举例的会计处理和计算是否准确?

假设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100万,在每年开始前支付,租赁期间自2022.1.1至2026.12.31。折现率5%

初始计量-2022.1.1

借:使用权资产454.60

借: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45.40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400.00

贷:预付账款10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88.6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88.65

递延所得税负债=(使用权资产454.60-预付账款100)*0.25=88.65

递延所得税资产=租赁负债(400-45.4)*0.25=88.65

后续计量-2022.12.31

使用权资产按5年计提折旧,454.60/5=90.92

借:管理费用90.92

贷:累计折旧90.92

计提2022年度租赁负债利息,354.6*5%=17.73

借:财务费用17.73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17.73

支付2023年度租金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2022.1.1递延所得税负债=(454.6-100)*0.25=88.65

2022.12.31递延所得税负债=(354.6-354.6/5)*0.25=70.92

2022年末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88.65-70.92=17.73

此处,我的理解是期初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虽然是454.60,但其中有100是预付租金,由于租金已实际预付,因此使用权资产里面有100,这100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是一样的,不存的暂时性差异。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转回的时候,是拿(454.6-100)/5为计算基础,而不是直接拿每年末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来计算。

2022.1.1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45.4)*0.25=88.65

2022.12.31递延所得科资产余额=(354.6-(100-354.6*5%))*0.25=68.08

2022年度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88.65-68.08=20.57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7.73

借:所得税费用2.84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0.57

结论:

1、若初始计量时,存在预付租金或初始直接费用,会导致使用权资产初始金额中存在一部分金额是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一致的,这部分由于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不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那么后续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转回的时候,就不能直接用账面中使用权资产当年度计提的折旧,而是应该以使用权资产初始金额扣除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部分金额之后的余额,以这个余额除以租赁年限计算年折旧得出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基数,以上面这个案例为例,就是初始454.60扣除已预付的100,按(454.6-100)/5来作为每年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基数。

2、如何对报表勾稽关系进行复核,此时递延所得税资产附注中,未经抵消的递延得税资产里面会有租赁负债的基数,这个基数与报表中租赁负债+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余额合计数是一致的;但未经抵消的递延所得负债中披露的使用权资产基数,这个金额与报表中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就会有差异。

chenyiwei2023-8-210:08:51

根据“年租金100万,在每年开始前支付”的约定,即每年末预付下一年的租金,在此情况下,除最后一年末以外,租赁期开始日以及租赁期内各年末预付租金的计税基础都是100,因此与使用权资产有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金额=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预付租金的计税基础100。据此计算每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相应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影响金额。

除此之外,主帖的“结论”部分的讨论基本合理。

衣志坤2023-8-216:04:55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思路应为:初始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后,以后各年度应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以后各年末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扣除内含的税务认可的预付租金(仅为当年预付下年的租金,不包括以前年度预付的租金)后的余额为基础,乘以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出年末应结余的递所得税负债,再用这个计算出的年末应结余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去账面原有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差额即为当年度应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该处理方法与楼主的处理方法对每年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有差异的,差异为楼主将初始确认时的预付租金按5年均摊,本人认为均摊不合适,也不符合准则规定的暂时性差异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的原则

公子一尘2023-11-1610:50:09

老师,您好,每年预付等额的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每期期初预付两年的租金的化,“仅为当年预付下年的租金,不包括以前年度预付的租金”,这里中间的一年是不是就应该包含第一年期初的预付租金的一半了。

公子一尘2023-11-2215:20:42

陈版主,预付租金应该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应该是租赁负债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预付租金的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呢。不太理解为何预付租金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计入资产负债表日使用权资产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chenyiwei2023-11-2704:17

该两种理解最终对净利润、净资产的影响相同。使用权资产和预付租金同为资产,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暂时性差异问题可能更便于理解。

THE END
1.涉税不动产交易税率表1.对符合《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规定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二)个人转让非住宅相关税费计算表 https://guangdong.chinatax.gov.cn/gdsw/gzsw_xzfw/2024-11/28/content_1e3c36ec45bb470bae634fcd2398b359.shtml
2.房地产中介公司开发票税税率是多少呢房地产中介公司开发票税税率是多少呢1、应缴纳的增值税 中介属于咨询服务类,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 应交增值税=含税收入÷(1+3%)×3% 一般纳税人6%,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含税收入÷(1+6%)×6%-进项税额. 2、所得税. 中介费属于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https://www.niuacc.com/zxcdkj/281617.html
3.房产中介费(税收分类编码)实务财税问答房产中介费(税收分类编码) 84785011 | 提问时间:2021 12/22 17:31家权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税务师 免费直播 就是属于经纪代理服务开票税收编码根据你单位的具体业务可在这里边找: 2021 12/22 17:33有帮助 0 0 0结果不满意?专业老师答疑,提问更省心立即提问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 老师,请问到岸成本中的运费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5433933
4.2023房子中介费标准是多少,法律上如何认定法律知识专题一、2023房子中介费标准是多少,法律上如何认定? 专业分析房屋中介费收取标准如下1、中介费一般现金按1%,贷款按2%计收中介费;2、贷款服务费按成交额1%收取;3、担保费个别中介公司额外收取0.5%的交易保障服务费,俗称“担保费”;4、代办房地产登记服务收费,最高不超过500元 https://m.471.cn/zt/2283913.html
5.三年后亲子日常化后动画在哪里看「ほらねcやっぱり砂糖もクリー一个月后,中介说有买家上门看房,出价390万。朴奕有点犹豫,他算过账,刨去1%的中介费,还有新房5%的交易税,到手价格不到370万。他拒绝了。几个月后他才知道,如果有如果,他肯定会选这个出价最高的买家。因为这半年时间,压价的理由千奇百怪,比如“2楼的房子正对着居民活动区,秋天一过人就多就吵,到时候买房的会http://www.hfhome.cn/vod/mivLheqVGyMkdF.htm
6.杭州增值税税率(杭州二手房交易税费计算方法是什么)4、中介费: 如果进行房产交易时有中介公司介入,中介费的征收标准为房产成交价格的2%左右,费用可以由房产交易双方按照约定方式来支付。 5、印花税: 交易印花税需要缴纳房产评估价格或者网签房产价格的万分之五(住宅楼可以免征),权证印花税则为每本5元。 http://www.027yaju.cn/shuishou/405982.html
7.我自己家的房子在出租,没有中介费的,可以来自深圳大喜宝安我自己家的房子在出租,没有中介费的,可以看房产证. 可开票啥都OK。 1.我家有八栋楼,都在地铁口,都是自己在出租,没有中介费 2.鸭一fu一,民水民电,水4.8电0.7,空调随便开,民水民电用着舒心 3.可短,到期直https://weibo.com/7765367502/OdXACgT8a
8.房屋租赁中介费怎么开票房屋租赁中介费可以开具发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介人提供服务后,有权获得报酬,因此中介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5393880.html
9.中介费可以要发票吗?如何选择靠谱的中介公司?一、中介费可以要发票 中介费是可以要发票的,正经的中介门店一般都会开具发票。考虑到房产交易的中介费金额较大,要求中介开具发票是非常必要的。开票是商家的义务,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方式。 二、卖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房屋估价 在报价之前,建议卖方先去一些大中介公司了解市场行情,多咨询专业人士或通过https://www.jiwu.com/baike/78121.html
10.贝壳房屋不履责不服务收取高额中介费对业主威胁2. 贝壳中介对消费者进行强行收费的行为(未交易完成就必须收取消费者中介费,后续发生问题不予解决,不履行中介的服务项目)请市场监督局进行严查, 3. 贝壳房屋中介的霸道条款收费,不知市场监督局是否有核定他们的中介费定价标准,同时对没有任何后续服务,最终还对客户造成严重损失应如何赔偿?https://wz.mala.cn/wz/wzinfo?wid=181157&p=35&sid=8005339
11.房东开票了还需要去交房产税吗房产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卖房中介费谁承担是买家还是卖家 #房产纠纷 1230次阅读 签购房合同后单方违约怎么处理好 #房产纠纷 1091次阅读 卖房子收定金了反悔怎么办 #房产纠纷 1040次阅读 房产抵押只有购房合同可以吗 #房产纠纷 923次阅读 房产抵押只有购房合同可以吗 #房产纠纷 923次阅读 二手房https://www.64365.com/special/fdkplhxyqjfc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