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起,银行将开始下调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符合条件的首套房贷款,不需要个人主动申请,银行将于9月25日统一进行利率批量调整。
就在一个月前,“认房不认贷”政策出台。此后,包括北上广深等在内的城市纷纷落地执行。各项楼市新政叠加出台后,上海房市的情况如何?
我找上海的房产中介聊了聊。
1
陆俊是一名房产中介,静安寺、曹家渡、长寿路和中山公园等区域都有他熟悉的房子、业主、买家和租客。9月1日晚,上海官宣“认房不认贷”政策将于次日落地后,他沉寂的朋友圈一下子热闹起来,同行们对市场回暖的期待溢出屏幕。
房产中介似乎迎来了好日子。陆俊所在小中介公司,二手房挂的牌量比上个月多出十来套,带看量更是蹭蹭上涨,工作日平均都有三四组客户约看房,周末晚上也不得闲。
刘先生是典型的改善型客户,2021年6月第一次找陆俊咨询曹家渡周边的二手房。“他们夫妻俩都是外地来上海工作的,结婚后在曹家渡的老小区里买了一套一室户。”
收到信息后,陆俊给他推了两套价格接近900万元的次新房,位置比曹家渡“偏”些,在长寿路附近。
新政也给了买家信心。第二天中午,刘先生就约陆俊看房,“他打算先找到合适的房子,然后把老房子挂牌卖了。”
打算“卖一买一”的客户,是新政落地以来,陆俊服务的主要对象。既有刘先生这样骑驴找马的,也有先挂牌老房子再找新房子的。在房产中介的居间操作下,他们的身份在业主和买家间转换。
但陆俊帮他合计了下,今年以来,老破小的价格一直上不去,按现在的行情将老房子卖出去后,刘先生夫妇还要背上近500万的贷款,对计划要小孩的夫妻俩来说压力不小。
为了帮买家争取机会,陆俊当场就联系业主询问有没有降价空间,但业主不仅不愿降价,还想着再涨一些。
对于买卖双方来说,房产中介很多时候还充当“教育者”的角色。经过一轮和业主的“实战”,陆俊帮刘先生调正了预期,总价800万左右的房子更适合他的需求,位置比长寿路再远一点也可以接受。
他还做了另一个重大的决定:趁着这波政策,先把自己手里的房子挂牌出售,说不定就遇到合适的买家了。
现在,陆俊一边帮刘先生寻找合适的二手房房源,一边帮他向刚需客户推销老房子。又多了一单生意。
2
在外地有房有贷款的,从原先的“假二套”变成了“真首套”的客户,是新政刺激的另一个购房群体。
陆俊的客户中,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在上海租房,男方老家有一套父母置办的房子。一夜之间,他们在上海购房的首付比例由七成降到三成,扎根这座城市的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
根据陆俊的观察,这对小夫妻客户把更多精力放在“打新”上。“我带他们看了几套二手房,要么价格超出预算,要么对房子的装修不满意,老是问我对几个近郊新盘的意见,心思很明显的。”
这跟朋友范白水夫妇的情况很像。白水出生成长于西南某省会城市,2012年到上海读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工资只有六千多,现在一个月到手有一万出头,是朋友中的节俭标兵。三年前,他遇到了另一半,今年5月领证结婚。
尽管白水在老家有一套房子,但结婚之前,夫妻俩就很坚定在上海买房的想法。上海的工作机会多,退休工资也高,各方面都比老家先进,他们想留下来。
在买房这件事上,留学回国的妻子勤勤比白水更积极。今年初,已经落户上海的勤勤就开始选区域拉着白水去看房。当时,碍于首付7成的压力,他们600万预算的选择很有限,前后陆续看了徐泾北、吴泾、塘桥等区域的新房。
在预算范围内的房子,要么商业配置和小区环境差强人意,要么就是生活还算便利但离地铁站太远,总之都不太符合夫妻俩的需求。
为了在预算内买到最优的房子,勤勤开始研究上海的城市规划,一到周末约中介看房,平时还会单独分析每个板块的未来前景。“我老婆现在的专业知识储备堪比卖房中介了,她有时还吐槽哪个中介的专业度都不如她。”
9月1日新政发布后,白水夫妻手里的钱可以够到更贵的房子了。“之前看房的好多中介都来找我,但我们现在想买更好的房子。”新政刚公布的周末,勤勤和白水就马不停蹄去看房,这次他们的目标是总价700万左右,区域更好一点的房子。
“打新”是白水夫妻的首选,5月以来参加过六七个新楼盘的摇号,可惜都没中。这个月他们开始看二手房了,不是价格不合适,就是装修不合心意,总之各方面都不如新房好。
至于能不能顺利买到房子,白水认为,需要运气,但他相信,这次政策是极好的机遇。对于刚需自住的他们来说,房子能否增值是次要的,买到合意的房子,“先上车最关键。”
3
虽然购房门槛降低了,但真正愿意下手的还是少数。
9月19日晚上,陆俊告诉我一个好消息,终于有买家付了意向金、签了意向合同——这是9月1日新政发布以来,他的客户中唯一签订意向合同的,更多的业主和买家都在观望。
正在进行交易的是一套学区房,面积将将50平米,成交价比年初时涨了20万元。前几年,在强力的房价调控政策下,上海一些区域的房价稳中有降,但学区房的房价像是在攀登更高的山峰。陆俊公司的贴隔壁就是学区房,靠着买卖和租赁学区房,即便在市场遇冷的时候,他们公司也维持着稳定的收益。
陆俊知道,买学区房的人“不差钱”,更多是为孩子考虑,也是大人在追求某种安全感。
也在那两年,陆俊最花精力的,就是跟业主“搞心态”。为了争取更多利益,业主临时跳单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甚至宁愿赔偿也要毁约的人也不在少数。陆俊理解业主的动机,也深知中介通过哄抬价格来争抢房源的手段。
遇到这种情况,他会先跟买家商量是否愿意提价,然后站在买家的立场劝说业主。“我跟业主说客户的诚意很足,给的价格是行情价,别的中介多报的10万20万在落到白纸黑字前都是虚的,折腾来折腾去,耗时费力,最后到手也没差多少。”用他话讲叫“没有技巧全是真诚”,不少时候都挺管用的。
谈到这次政策对市场的刺激,陆俊说,“市场行情总体属于平稳吧,不会再像过去那么狂热。”
就在9月20日,广州率先放宽了限购政策,北上深是否会跟进,众说纷纭。“如果上海也放松限购,房价肯定会大涨一波。”但陆俊跟同行们交流,认为上海跟进的可能性不大,“上海的房子不愁卖,不用出‘大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