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中,记者认识了几名房产中介业内人士及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为此,记者请他们分析整理了房产中介服务中常见的猫腻。
1.中介费标准不一
中介收费名目多,这是很多买卖过房子的人的深刻印象。当然,其中有一些费用是中介代收的,但有些费用却是他们巧立名目而来的,一些代收的费用他们甚至也“雁过拔毛”。还记得中介建议并催促你缴纳的快贷费和加急赎契费等费用吗?房屋交易中心市场监管科工作人员提醒,中介费率都是有可谈空间的,建议购房者根据自己所买的房屋价格来权衡,坚决地告诉中介,说不清楚的费用不交钱。
2.虚报房屋价格
对于房源价格参差不齐的问题,业内人士王经理建议购房者理性判断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然后和房主见面双方谈判。涉及交易的问题或疑点,当面交流,让中介没有浑水摸鱼的空间。对于网络上房源帖子的价格,以及二手房中介经纪人给出的报价,作为一个参考值即可。一些中介会虚报价格,再假装他们努力让房东降价,让你以为得了便宜。
3.全权委托书存猫腻
这一头跟业主说:“卖房手续烦人,您签全权委托书,我们全部代办,而且会优先推介房源。”另一头,告诉买家:“业主出差在外地,已经全权委托我们独家代理。”泉州不动产登记中心遇到过不少这样引发的纠纷,工作人员提醒,买房毕竟不是买菜,双方都应格外慎重。
4.设局“逼”签约
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看房时,第一套房都不算太好,勉强凑合,中介再推第二套,感觉条件不错。满以为尘埃落定,下午中介就来电,第二套刚卖出,第一套也有人约看,手慢无。泉州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提醒,针对中介带客户看房经常会耍的这类小伎俩,购房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中介催得越急,可能猫腻越大,你后悔的可能性也越大。
5.购房款风险
6.鼓动材料造假
举措篇
全面推行网上签约中介不容易“偷吃”
“二手房交易也称存量房交易,现在买卖双方通过网上就能够办理,其实已经很便捷。”泉州不动产登记中心综合科陈主任表示,从2017年11月10日开始,我市正式开通不动产登记“外网申报-内网预审-现场即办”网上办事平台。这意味着,泉州中心市区二手房、新建商品房、预购商品房抵押权、抵押权首次登记等不动产业务都可通过网上申报办理。
根据规定,各房地产中介机构应到泉州市房屋交易中心备案后使用二手房交易平台从事存量房买卖中介业务。房地产中介机构为交易双方办理二手房网签不得再行额外收取任何费用。
规范市区400家中介今年全面开展专项整治
根据今年最新统计数据,中心市区登记在册的房产中介有400家。今年3月20日,泉州市住建局下发《泉州市中心市区房地产中介机构2018年规范整治工作方案》,今年全面开展房产中介整治工作,主要检查内容包括3个方面:是否存在侵犯客户权益行为,是否存在违规业务承接行为,是否存在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其中特别要求,房地产中介机构须与当事人签订《房屋状况说明书》《二手房交易事项告知书》。
“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是此次整治工作的重点。”房屋交易中心市场监管科蔡科长表示,中介机构不得发布未经产权人书面委托的房源信息,对承接出售、出租经纪业务的房屋,应当核对房屋产权信息和委托人身份证明等材料,编制《房屋状况说明书》。
“房屋状况说明书中,明确体现了房屋性质、土地使用权性质,以及房屋权属状态有无抵押、查封等核心要素,还包括有无户口、有无物业管理、契税发票填发日期或权证办理日期等重要事项,这些都是关系到房屋能否正常交易的一些基本因素,可以让购房者更加了解房屋情况。”蔡科长介绍,这就要求中介机构在承接业务或经纪过程中必须履行核实义务,同时,委托人也需要配合中介机构签订房屋状况说明书。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