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芳:四千元入市靠一只股票在上海买房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一早记者来到徐勤芳家,这里坐落在上海市区虹口足球场对面,闹钟取静。上午股市开盘时,徐勤芳几乎雷打不动坐下来研究盘面。如今家中的客厅一角,已成为他专门炒股的区域,四五块电脑大屏幕一字排开,还真有点职业操盘手的架势。徐勤芳说,这套两室两厅的房子,是他在2001年仅靠一只股票赚的。
上海股民徐勤芳:
四川长虹当时业绩好,而且当时的时候全国人民都要买电视机。当时大概是七块多转配股的时候,一万多股搞了以后,当时投了大概八万多,等到以后出来的时候,我有两张卡,两张卡出来大概六十万左右。
徐勤芳1969年读初中时,下放到安徽农村,1985年回到上海,在一家医院从事财务工作。1997年,炒股已有7年的徐勤芳,看到上海的杨百万辞职炒股,于是他也干脆提前办理退休专职炒股,把手上几万块钱全部买入四川长虹。
转配股可以上市了,第一个就是东方明珠,东方明珠先上市5月份,我们是排到8月份,我小脑筋又来了,我想想我有几万股四川长虹,我要去看看,8月19号到底怎么办,留还是卖出
2000年8月,四川长虹的转配股将要上市,2000年6月徐勤芳决定参加四川长虹的股东大会,进行实地调研。这是他工作后第一次出远门,特意叫上上海的姐夫陪他一起去,股东大会上一派祥和的气氛。回上海前,徐勤芳决定亲自到工厂看看,这时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我到四川的厂里一看不得了,就是马路两边都放着显像管,我脑子有点糊涂了,看到两个工人,把烟一抽问他们,我说你们怎么那么多显像管都放在上面?电视机都涨价了。另外一家公司显像管也在生产,它不是价格抬不上去了嘛,抬不去资金更(积压)起来了,而且电视机还卖不出去我一看不对
上海股民徐勤芳:我当时买它的时候还不是家家有电视机,等到四川长虹转配股上市以后,家家有电视机,而且有两台、三台了,饱和了,市场饱和了//电视机一用就是十年八年的,它又不是像饮料天吃掉,酱油天天生产出来,不一样,这个里面又有区别。
在四川长虹转配股的当天,徐勤芳把手中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以每股13.9元的价格全部卖出,而四川长虹随后的股价一路下跌,最低跌至3元多。
上海股民徐勤芳:四川长虹,投资者说节目里面也有一个人,他们当时也是买的长虹,跟我们当时的情况一样的。他们都是大学生,我们毕竟小学文化,看看这个逻辑对不对,逻辑是对的,十送七,一万股就变成一万七了,价格就降下来了,除权了。
四川长虹让徐勤芳赚了近10倍,紧接着他把从股市赚到的钱用来买房,2001年他以每平米4100元的价格,买下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这套房子。
徐勤芳:重仓参加三一重工股改获利丰厚
我们都知道,到上市公司实地调研,一般都是机构投资者爱做的事情。作为散户的徐勤芳从亲自到四川长虹工厂中得到启发,如果不是亲自到工厂去看看,就不会知道工厂囤积大量显像管,从而发现“供过于求”的问题。此后但凡他重仓一只股票时,都尽量去企业实地考察。喜欢草根调研的徐勤芳,在2005年三一重工的股东大会上,作为参与现场投票唯一从外地来的小股东喊出:“中国证券市场春天来了”的豪言壮语。除了草根调研,在股市里,徐勤芳还有哪些制胜的法宝呢?来看报道。
上海股民徐勤芳:主要就靠长期学习,长期积累,这样才能有自己就会一点点变成高手,像这个也是的,都是已经十几年的报纸了,但是我是不愿意丢掉的,因为我还要经常看一看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还有就是证券节目,所以我们晚上有的时候都不出去,主要就是靠看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不但看,而且还刻录,刻录的目的,有的时候就可以反复看,主要是要记住里面的精髓
上海股民徐勤芳:我研究来研究去,三一重工是在风口,房地产火了,房地产会带动工程机械我最后这点钱扑在了三一重工,三一重工如果失败,我也全部失败掉了。如果你不成功,我最后这点钱也没有了。关键是我把我的财产全部抛到三一重工上去了,这条路是对的,我赌是成功的
视频资料上海股民徐勤芳:
我相信中国证券市场的春天,要从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开始。这个就是我6月16号买进三一重工的原始凭证本来我想留给儿子作纪念的,首先要教育他创业,生活在社会上要承担风险,但是我想来想去以后,我把它赠送给三一重工,让三一重工的档案上面,历史上面有一个凭证作为记载。
如今徐勤芳最初买卖的交割单陈列在三一重工的档案馆里,他也从三一重工股票中获利三四十倍。徐勤芳说,到上市公司实地调研,能够对上市公司有直观认识,例如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公司领导层的管理能力、对股民的态度,这些都是考察的内容。他这些年还到过五粮液、中航地产、养元饮品等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上海股民徐勤芳:我有时候看看各地方发展的情况,跟我买股票都有关系的我出去旅游,都是往往是由于要等它年报季报啊,这个有一个空档期。像这种时候,我出去旅游放心得很。
徐勤芳:听消息大亏功课还要自己做
有人说:股市看起来很平静,但是股市如战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远远胜于枪林弹雨的斯杀!它更像是一场有关谋略、心理、资金的长期博弈,所以并不是每一场战役都能获胜。徐勤芳在股海沉浮近30年,经历过大起大落,也有过亏光的时候,那么他从中又悟到哪些投资心得呢?来看报道。
1989年徐勤芳拿4000块钱买国库券,一年后以8000多元卖出,随后进入股市。1990年,徐勤芳买入他人生中的头两只股票大飞乐和电真空。
上海股民徐勤芳:电真空在中国后来放开股价涨得很厉害嘛,起先的时候它不是没有放开嘛,每天1%,每天涨1%,每天涨1%很好啊对吧,你三百多块,就是涨三十几块啊,
徐勤芳初入股市十分顺利,两三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不过也有栽跟头的时候,他习惯手中只持有一两只股票,1993年他把赚到的几十万元,以每股12元的价格全部买入申能股份,但是买入后不久,股价一路下跌到8元附近,这时徐勤芳认为股票跌了超过30%,市场有消息说接下来应该会涨,但意想不到的是,股价如决堤的洪水,一直暴跌至三元左右。
上海股民徐勤芳:想不到后来一家伙,跌破八块,往三块里跑了,这次造成重大损失,这次赚了几十万,一家伙亏掉了,人都吓不动了。睡觉没睡好了,当时刚刚搞到几十万,又在申能上跌了个跟头输掉了。
当时,徐勤芳的儿子只有三四岁,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而他在股票上一下子亏得精光,对他打击非常大。在家人的安慰、同事的陪伴下,几个月后,他一点点调整重拾信心,从头开始。
上海股民徐勤芳:我儿子是1989年生的,正好要用钱的时候,小鬼也正好最讨人喜欢的时候,这个时候大概我估计几个月才开始一点点恢复过来,同事生怕你跳楼。记者:怕你跳楼啊。这个时候你想想看,几十万,亏到这几万,这个损失岂不是太大了对吧。
上海股民徐勤芳:徐勤芳炒股不再听市场各种传闻消息,只买自己熟悉并研究透彻的股票,即使在股票暴跌的2008年在股市上依然赚到了钱。2007年10月A股从6000多点开始下挫,徐勤芳注意到华润集团旗下两家公司将要实行重组,他认为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是运作重组的高手,于是在股市大跌的行情中,重仓买入参与重组的华源发展和华源股份,当时的价格每股分别只有4元多。
上海股民徐勤芳:四五块买的以后呢,就是反正天天不看它了,以后它搞过停牌,最后一次就是到这里了,大概是到这里,这里的时候又停盘了,是大概10月11号停盘,以后就连续几个涨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个涨停后,我后来记得是在2月20号的时候,涨一倍多。
上海股民徐勤芳:现在如果从我个人角度,我认为研究政策第一位。第二,找稀缺公司第二位。第三位,看技术。就像我刚才讲的,KDJ的J线,全部都躺底了,你根本不用操心。好公司找好了,看看技术图形,实际上是你做短线不短线的问题,你如果公司找好了你不做短线无所谓了,你不研究了,干脆就放在那里了,出去旅游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