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老魏的店关了,一家一年可以做600多万业绩的门店,因为最近半年业绩不佳,亏不起,被迫关掉了。
老魏是广州海珠区某中介公司的老板。
2009年入行做经纪人,2013年自己出来自己开店,到2019年发展到顶峰。
老魏的团队最多的时候有20多人,好的时候一年能做个400多万的业绩,不好的时候一年也有200多万。
老魏自己做老板开始,经过四五年的打拼,妻子、房子、车子、孩子、票子,“五子”都有了。
然而这位人生赢家的事业,倒在了2021年。
一、中介行业更新换代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中介行业每一年也有大量的门店洗牌,强者默默崛起,弱者悄无声息的被淘汰,这是市场的法则。
老魏的失败不是偶然,行业发展的必然。
房产中介行业成就了很多像老魏这样的资深中介人士。
他们敢打敢拼,从当年的枪林弹雨中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从2019年开始,市场发生了太多变化。
传统中介老板变得越来越艰难,以前那些赚钱的套路好像不太好用了。
大家谁也别吹水,以前房产中介的服务真的不咋地,很多从业人员奔着赚笔快钱就走人,从没把房产中介当做事业去做。
门店服务参差不齐,经纪人水平也不高低不一。
但是大家都有饭吃,只要肯做事,肯下功夫,开单不难。
不评价贝系的好与坏,至少让行业变得高大上了不少。
但对于一些传统中介公司就麻烦了,本来大家都是销售型选手,对于工具的使用、资源的整合以及服务方面不够重视,更没有品牌的概念。
这样逐渐被大型连锁中介公司拉开差距。
2020年中介加盟市场之所以能割草,完全是因为很多中小中介公司自己先慌了,认为加入了某些大平台就能成为正规军。
当然也有一些中介公司坚守自己,绝不加入任何品牌,自己闷头干。
老魏就是这么想的。
最可气的是,自己的20多个员工都被周边的公司挖走了。
没人、没资源、没业绩,又不想加入其它公司,只好关门大吉。
二、中小中介老板目前面对三大难题
1.新人招不到
想做这个行业的新人,基本上都被品牌中介先挑走了。
毕竟品牌中介资源多、有培训、有丰富的团队活动和文化归属。
这几点都是年轻人最在意的。
中小中介公司最好的招聘方法就是内推,靠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或内部员工推荐。
门店的员工,多少都有点关系,才有助于人员留得住。
门店运行几年之后,老板身边的资源也基本上被挖空了,很难再找到新人。
公司太小,吸引力有限。
2021年这种情况还会加剧。
2.骨干人员留不住
中介行业有个很怪的现象:核心骨干一定会出去单干!
业绩好,自然就会飘,都想自己凭什么打工,自己做老板多爽。
房产中介成才率不高,一般能做到销冠的人,大部分都会选择自己出去开店。
如果中介老板的能力和胸怀驾驭不了这些骨干人员,那注定会流失。
中小中介公司留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开店、招人,做好后勤保障,让他能留下来。
如果老板分的利益足够多,给的赋能足够好,那留下来一起做事,没问题。
但是,一旦出现什么市场变化,业绩出现问题,这些骨干人员一定会研究当下状况,做出其他选择。
人员流动,在中介行业里太普遍了。
中小中介公司每一年人员流动率能低于50%,已经很厉害了。
3.资源被架空
中小房产中介的壁垒太低了。
房产中介的核心资源有三个:房源、客源、经纪人。
经纪人负责房、客信息的搜集与整合,再给有需求的客户做输出、带看、签约服务。
中介的产品就是服务。
服务来自于经纪人。
中小中介公司又没有核心的房源系统、客源系统作为资源管理的工具。
导致门店大部分资源都在经纪人手上。
如果老板盯得紧或者公司有专门的秘书管理这些资源还好,还能留住资源。
某些经纪人会觉得资源都是自己的,于是就偷偷自己做私单。
老板查又不好查,也不敢轻易辞退经纪人。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三、2021年,房产中介加盟趋势加剧
任何行业都有走向融合的过程。
房产中介行业现状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
单体店资源再多,也没有几十家店融合在一起多。
单体店能力再强,卖房速度也没有几十家连锁店消化能力快。
客户更愿意跟资源多房产中介交易。
只不过,目前加盟品牌的运营能力还有待市场检验。
还没有哪个品牌敢说,加入一定能赚钱。
自己做单体店也不是没机会,但要连接更多资源,提升作业效率。
不管是做加盟,还是自己单干,都要提升客户服务。
房产中介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在专业服务层面。
专业服务是最最基础的能力,平台资源的赋能更像是推进器。
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2021年房产中介行业还会继续大浪淘沙,能够在这场风浪中挺过来的人,将会是未来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