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为什么都像是骗子?

点击上方“i黑马”,选择“置顶公众号”

黑马智库,创业必读

更多创业内容请访问www.iheima.com

作者|芥末堆西瓜

编辑|芥末堆天一

问题中,回答者都在用亲身经历来讲述为何教育机构在他们心中像是骗子,他们是老师、是销售、是学生,200个主观感受堆积在一起逐渐反映了一个令人难堪的客观事实——部分公众已经真的认为教育机构“像是个骗子”。

根据问题描述,提问者最初是在咨询教育行业存在的招聘转培训的现象。然而绝大多数回答都聚焦在标题本身——“教育机构为什么都像是骗子”。除了个位数回答持否定态度,赞同“教育机构都像(是)骗子”的答案占到绝对比例。

零门槛:从房产中介到教育机构校长

知乎网友“业界砖家”:“我身边一堆卖水果开奶茶店开酒吧的朋友,都在投钱做培训机构。两个月前,我以前的同事关掉了他的房产中介,开了个培训班,现在名片上的头衔是XX教辅学校校长。”

创始人决定了企业的基因。在多数“肯定”回答中,机构创办者自身的影响是出现频次极高的因素之一。教育机构创办门槛并不高,最初的从业者多为公立校教师。随着教育受重视程度提高、市场需求增长,越来越多人从其他行业转向教育。

随着三四线城市的教育需求的觉醒,教育行业的“淘金”潜力越来越获得认可。正如上述“房产中介转行开教育机构”案例,创办教育机构已经成为三四线城市的“明星项目”,赚钱自然也成其第一要义。

跨行意味着存在认知差异,尤其是原行业有产品实物的创业者,不可避免地会忽视教育行业产品无实物所带来的不同。如对核心资产教师的重视度,对商业打法的理解。

任何“零门槛”的行业,其竞争状况和服务水准都必然不会太理想,服务非标且周期长的教育行业更甚。

销售为王:业绩治百病,大单解千愁

知乎匿名用户:既然面向钱包的是家长,而非教育行业的家长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心理,营销话术的作用也就比干货更加能抓住家长的心,尤其是孩子意见占比不高的家庭。孩子作为使用者,很大比例的孩子并没有很高的分辨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跨行带来的认知差异是底色。即便是对教育有一定理解,教育机构在创办之初也面临着发展悖论。作为核心资产的教师质量和授课水平是吸引生源的根本因素,然而也是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入的因素。对于多数尚处于“存亡边缘”创初机构来说,赚钱存活要更紧要。

师资和教研投入不足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初创教育机构要走的路是销售驱动。地推、陌拜、活动都是可能的方式。然而要在“缺师少课”的条件下吸引生源,机构或被迫或主动地会涉及夸大宣传和虚假承诺。

宣传套路之一是只提对自己有利的成果,如半年内考到某一级别的学生数量为1,未考到的学生数量为100,在宣传时只提考到的那位学生。随意编造不存在的学生提分升学案例也不在少数。此外,对于教学师资、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夸大宣传也是“常规操作”。

“保过”承诺也没有约束力。多数机构的承诺是再次免费辅导。知乎网友表示,机构往往会将学生插到下一届的班级中,并不会因为“保过”承诺没过就会重点照顾。

促成签单是销售的最终目的。除了前期的夸大宣传和沟通中的虚假承诺,试听课也是销售展示“狼性”的场景。在试听课上,“不报名不让走、没带现金可以刷卡、没卡可以办卡、不办卡可以分期”等现象都不鲜见。此外,“最后一天优惠、校长特批专属优惠”也是催单套路,销售去校长办公室“申请”只是走过场。

知乎网友“遇见成书”总结自己三次报课经历遇到的销售套路为“说愿景、列观点、下单敦促”。她在已经背负几万块债务的情况下,因为销售人员称“我当初也跟你一样,而且比你更艰难(信用卡就刷了几十万,报课程),没有退路的时候最好再‘倒逼’自己一把”,又再一次付费买课。

销售为王的理念使教育机构轻视后续服务过程,对核心的教学服务环节投入不够。“签单前拍胸脯保证、签单后拍屁股跑路”的现象比比皆是。

师资造假:

应届生“名师”与“重点大学”大专生

知乎网友帅汁兄:“所谓的北上广名师,或者是各种唬人的头衔,都是教育机构编出来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老师都是刚刚大专甚至是中专毕业的,教师证?抱歉,至少一半人没有。老师是速成的,三个月,把一个小白毕业生迅速打包成所谓的优质教师。”

该表情包由知乎网友@wong萌制作

在上文提到的夸大宣传和虚假承诺中,师资造假是重灾区。

为增加“名师资历”的可信性,机构往往不允许年轻老师说真实年纪,必须称自己25岁以上,打扮也要老成。最好“说自己30多,有家室有孩子那种”。

应届大学生招聘基本不看专业,短期培训(最短一周)上岗后,机构对外宣传会冠以“拥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名师”“提分王”“独创解题神技”“作文王”“数学男神”“英语帝”等描述。

门槛较低的小学阶段更是如此,部分机构甚至是“员工全员教师、教师全员销售”。如此背景的教师团队,流动性大也就不出意料了。

教学套路:

放纵学生、只讲技巧、纯走流程

出于营销目的包装“名师”可以理解,但这样如何能保证家长满意呢?在诸多回答中可以看到,教育机构的教学套路似乎要更深。

学生和家长最先参与往往是试讲课,该环节也决定了其对老师和机构的第一印象。然而,多名知乎网友称,试讲课往往是基础中的基础,内容都是固定的,根本不能反映教师的真实能力。

此外,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也有很多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满意”。按照教学发挥空间大小,教育机构可以分为两类。

随着机构的发展,教研投入会逐步增加,开始有系统的师资培训。结果却是培训班的老师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方式授课,没有发挥空间。本应是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授课环节,成了照本宣科。

知乎网友哪吒何表示:“培训老师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新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授课,最后全都要统一的,所有人的授课内容,模式,板书,技巧等等都要一样。

因为机构要保证老师的替代性,做到谁都可以被替代。这样就导致老师不能很好的根据自己风格发挥教学,导致机构不珍惜教师,教师没有安全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导致很多老师偷懒,直接用现成的课件,上课走流程,并不能保证授课质量。”

在回答中,哪吒何称,其所在机构的所有老师都要出逐字稿,“每一句说什么,语气怎样,下一句如何衔接,教研的时候更多的都是在讨论下面说哪一句更好。这样就感觉老师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人。”

额外的关心:被“转续拓”支配的教师

知乎作者李耀西:教育机构有个考核老师业绩的东西,叫续班率/续课率,也就是一期课程结束后,老师们要想办法留住这一期课程的学生,让他们继续报这个班,减少学生流失增加学生家长忠诚度以获利。

这个东西把想要好好教我的书,好好带我的学生,好好提我的分,好好树立一个教书育人老师形象的老师们,一下子给搞成了一个卑躬屈膝求着家长报班的狗奴才。

事实上,不仅教学能力一般的教师会通过“关心学生、多联系家长”来换取好感度,即使教学能力出众的教师也往往要在维护关系上耗费很大的精力。本质原因在于教师的收入与“转续拓”(转介绍、续报、拓科)直接挂钩。

“校内落五天,补课两小时”:

缺位的家长与认知误区

知乎网友帅汁兄:家长缺乏对孩子学习情况最基本的了解,病急乱投医。在不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下,企图用给孩子报班请家教的方式提升所谓的分数,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除了在教育上的缺位,家长对机构选择的盲目性也在助推教育机构的营销行为。家长往往认为“知名度高=教学效果好”,这使得机构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到营销上。

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也是家长觉得自己“受骗”的原因之一。“偶然一次考到80分,家长就真的自以为自己孩子是80分的水平;年级长期400名,家长就觉得自己孩子没发挥好,起码年级前100名,甚至前50也不是不敢想。”而同时,“教育机构为了赚被教育者的钱,不敢说刺耳的真话,只能用欲望来诱惑你,用鼓励的话语来迷惑你。”

正如知乎网友ShJR所言:“甚至还有不少确实很优秀的,甚至一些机构在对老师的筛选和培训以及课程产品本身的打磨上做得还是不错的。

但是作为家长来说,对好老师的印象依然是‘重点学校任教’、‘N年教学经验’、外加一些花里胡哨的‘参与高考命题’这种。于是很多机构就迎合家长们的胃口,主打名师牌、夸大师资。”

在社交平台上,负面的评价更容易传播和爆发。“教育机构为什么都像是骗子”下的回答也并不能代表教育行业整体。但其中的一些回答确实值得教育从业者深思,当行业被贴上“骗子”的标签时,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THE END
1.房产中介中的骗术都有哪些导读:一些黑心的中介经过网络等渠道,发布一些条件好、价钱好的虚假房源信息,诱惑购房者前来观看。待购房者上钩之后,就以如今该房原业主不肯出售房子为由向购房者引荐其他房子。 在生活中,无论您是出售二手房,还是购买二手房,也不管您是出租房屋,还是租赁房屋,一般都会想到找专业的房产中介来,但有些房产中介为了赚取https://www.64365.com/zs/862377.aspx
2.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花样多擦亮双眼防套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预售或房地产中介(经纪)机构违规代理销售,以内部认购、发放VIP卡、团购优惠、认筹借款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3.以分割拆零销售、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等形式非法集资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或房地产中介(经纪)机构代理销售中,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https://www.ahjd.gov.cn/About/show/1522639.html
3.房产中介套路第一篇:制造恐慌最近你一直在看房,联系了三四家中介,看了二十来套房子,有点意向的只有三套,但缺点很明显,一个楼层高,一个装修实在不喜欢,一个临街。 你实在下不定主意,毕竟这要几十万,活了二十几年,从没遇到过这么大的事儿。 昨天下午看了四套房,没一套满意,全是些歪瓜裂枣,房子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房价没有波动,想着https://bbs.leshan.cn/bbs/circle-new/detail?id=1001384
4.揭秘房产中介套路:为什么签个独家协议,卖房会少了几百万今天,房产吐槽哥一兄弟约吃饭,没曾想见面刚坐下,他就愁眉苦脸地和我说:“亏大发了!我把房子卖了。”可想而知,本人是一脸懵,既然你想卖房,卖掉了还不开心?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去年底,看着市场行情好,他就准备卖掉多余的老房子。恰好在那个时候,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是来自一名中介工作人员的推http://news.sz.fang.com/2017-05-18/25243894.htm
5.房产中介套路有多深房产中介坑人手段二手房中介说话套路现代生活的节奏都是比较快的,因此许多人买房子都会找中介,这样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不过,在中介行业中,也是存在许多套路的,用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房产中介套路有多深,顺便来说说房产中介坑人手段以及二手房中介说话套路。 一、房产中介套路有多深 https://www.qizuang.com/gonglue/xfjq/108215.html
6.崇阁房地产中介套路消费者房没租到订金不退崇阁房地产中介套路消费者 房没租到订金不退 21年4月23日急于找房,网上看到此中介信息,经过沟通视频看房决定租住该中介介绍联志花苑一套房子,但中介以里边目前租住女孩子为由,没有去看房子。本着相互信任的角度,加上中介各种手段促成(比如房子很紧张,还有某个中介等着4点钟和房东签约;)等等手段,看在真心喜欢http://rexian.cnwest.com/data/html/content/2021/04/181339.html
7.速度围观这些卖房的套路你一定经历过!速度围观 这些卖房的套路你一定经历过! 10月4日,深圳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限购令,随后市监察局对深圳楼盘进行了排查,公布了涉嫌假日光、捂盘惜售、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开发商名单及中介名单。最近几天,本该“金九银十”闹哄哄的深圳楼市忽然变成了winterhttps://huizhou.loupan.com/html/news/201610/2450810.html
8.第5章房产黑中介我给房产中介打电话询问了退租房押金的事情,房产中介表示退押金需要有当时收押金的收据,他可能觉得我早就把那个收据扔掉了所以才这么说。我表示有收据,跟他说完的第二天我回家的时候发现房间被人撬开过,房间里的东西也有被人翻过的痕迹,检查了一圈房间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少,只少了那张押金的收据。当时就怀疑是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18683345001395004/5017357240026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