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意点点鼠标,就能够帮中介朋友给没有购房资格的外地购房者通过系统审核。没想到,我把他们当朋友,他们把我当‘鱼’钓。”留置室内,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开发管理科原工作人员尤利卫感到无比羞愧,掩面痛哭。2019年3月,尤利卫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60万元。
果仁/绘
尤利卫平时很少外出社交,除了同事,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前来办理业务的房产中介。有的中介跟他年纪相仿,有共同的爱好,十分聊得来;有的中介从业经验丰富,节假日偶尔给他送些土特产和小礼品,还会给他讲讲专业知识、行业新闻。久而久之,他和几个房产中介关系熟络起来。在他的记忆里,工作后还能一起聊聊天的朋友,主要就是这几个人,遇到困难时他们对自己也多有照顾。
尤利卫将中介看作热情的朋友,中介却不会平白无故帮助这个年轻人。2016年10月,尤利卫被调到相城区住建局房地产开发管理科工作,主要职责是审核相城区范围内一手房购房者资格。2017年4月,苏州市实行新的房屋限购政策,缴纳社保不满一年或想买第二套房的外地人失去了购房资格。一些房产中介从中发现“商机”,计划违规帮助外地人购房赚取不正当利益,负责审核购房者资格的尤利卫便成了他们眼中的“关键人物”。
一天,和尤利卫关系较好的中介“小马哥”给他送来一份购房材料,他查询后发现,送审材料里的银行流水有假,便通知楼盘销售人员审核未通过。几天后,“小马哥”的老板张某某专程到尤利卫办公室拜访他,送给他两张面值1000元的购物卡,并表示希望他帮忙审核通过那份银行流水有假的材料。即使和张某某素不相识,尤利卫心想,这跟在业务窗口收点土特产没什么差别,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尤利卫的态度让张某某感到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很好说话”,随即打算请他审核通过更多外地购房者资料。在一间咖啡厅里,好友“小马哥”向尤利卫介绍了老板张某某,尤利卫这才明白两人的关系。“小马哥”说,张某某是自己的至交前辈,今天一起来就是想多交个朋友,尤利卫今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张某某。看到张某某是朋友的朋友,尤利卫渐渐放下了对他的戒备。闲聊中,张某某提到,他们还有一些不符合苏州限购政策的外地购房客户,如果尤利卫能够帮忙通过审核,好处费每单2000元。
“我当时知道这是违规行为,好处费肯定不该拿。但是朋友都提出请求了,我不帮就是驳朋友面子,也不好,没有意识到他们想利用我手中的权力。加上我法律意识淡薄,认为收好处费和拿小红包差不多,根本没考虑违规审核的后果是什么。”尤利卫说。
尤利卫动摇了。此时的他既抹不开朋友的情面,又舍不得唾手可得的钱财。心存侥幸之下,他开始麻痹自我,认为自己一不是党员,二没有正式编制,这么边缘的身份,就算查也查不到自己头上;就算查到自己头上,公益类岗位人员也不会承担多么严重的后果。
此后,面对中介好友一次次提高的好处费,尤利卫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起初,对不符合条件的材料他会一一核验,摸清情况后再予以“放行”。后来,中介朋友送来的材料无论真假与否,他都跳过核验步骤在系统上点击通过。再后来,朋友提出材料造假有困难,能否在材料不全的情况下也通过审核,尤利卫干脆直接在系统上确认好购房者基本信息,立即就予以通过。他不仅将如何正确使用权力抛之脑后,连基本的岗位职责也忘得一干二净。
2018年6月,国家审计署发现,从2016年10月起相城区商品住房涉及外地户籍购房网签合同有千余套存在疑点数据,尤利卫被暂停了工作。单位领导询问此事时,他没说实话,更没有跟家里人讲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太害怕了,一直在逃避。然而内心越害怕,侥幸心理越强,想着这些中介都是好朋友,不会出卖我。只要我不提钱,组织上也不会拿我怎么样。”直到一条条证据摆在他面前,他才承认了自己的违法行为。
“尤利卫人生阅历不足,太过单纯,容易轻信别人的话,是所谓的中介朋友将他带上了歪路,又在他第一次想要收手的时候继续误导了他。”办案人员分析,他固然一开始遇事看不透,但意识到自己行为违法却欲罢不能时,更多的便是不想看透、不愿看透。而且尤利卫对于自己非党员、非正式编制的身份存在定位偏差,自认为位卑权轻处于监督盲区,也造成了他愈演愈烈的放纵。
在一些不法房产中介精心设计的“朋友圈”和陷阱里,这个刚满30岁的年轻人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早早倒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令人唏嘘。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1年第10期,作者:卫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