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中介行业分析:中国房地产经纪业务交易额约为11.5万亿元市场渗透率约为49.6%
2023年07月10日
房地产中介行业是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中介贯穿在房地产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之中,为房地产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了多元化的中介服务。房地产中介在我国既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又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具有服务性、流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房地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1年,《海口市房地产中介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已出台,有效期5年。
西周时期的“司市”、“间师”、“青师”、“贾师”、“司稽”、“质人”等官职有了估值、促成交易、管理市场的职能。周代土地买卖契约订立过程中就已经有第三方“五伯”“有司”的参与,既代表官方对契约订立的监管,又兼具中介人和证人作用。中人的参与,被认为是“立契要件”,其参与订立契约,是实现交易的前提。
到了汉代有了对经纪人的专业称谓“驵侩”。驵侩本意是指马匹交易的中间人,所以“驵侩”又称为“牙侩”。牙侩即“牙齿咬合”的意思,后引申为“为买卖双方说合的经纪人”。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纪人活跃在牲畜交易、奴婢买卖、房屋土地典当或买卖、丝绢买卖、柴炭买卖以及粮食买卖等各行各业。在这个时期,专从事田宅交易的经纪人被成为“庄宅牙人”。后周时期有了政府发放牙贴的官牙人,并出现了牙人的行业组织——牙行。当时由于政府的制度不太完善,出现了很多弊端,这从侧面说明当时的宅田交易已经有一定数量,房地产经纪人也积极参与其中。
然而在房产中介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措施,行业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中介行为,房产中介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0.2%的消费者对房屋交易中的中介行为不规范表示不满意。
为了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近年来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努力构建公平合理的房产交易市场。
改革开放之后,房地产经纪活动确立了合法地位,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私营企业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房地产经纪服务主体大致分三类:一类是1985年前后由各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事业单位性质的换房站、房地产交易所、房地产交易中心或房地产交易市场。1998年名称统一为“房地产交易所”,这类官办官营的机构承担着市场管理与房产交易服务职能。第二类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成立的房地产经纪企业。第三类是一大批专门从事收购和出售调房信息的掮客,他们活跃在调房自由市场中,一条调房信息有时卖到几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