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项支持物业服务业务边界拓展的政策相继出台,物业服务行业迎来扩容,增值服务成为众多物业服务企业重点攻坚的方向。于是,众多物企积极探索“物业+生活”服务模式,抢滩布局家政、养老、社区零售、房产经纪等业务。
企业发力抢滩社区房屋经纪赛道
物业服务行业政策暖风频吹,尤其是2020年以来,国家已陆续出台一系列规范性和鼓励性政策,以引导、支持物业服务行业良性发展。
比如2021年5月28日,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育、家政、邮政快递、前置仓等领域延伸,推动“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并明确提出在金融、税费上给予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社区养老、社区生活、智慧化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行业的社会地位日益提升。
随着多项利好政策相继出台,物业服务行业迎来扩容。众多物业服务企业将增值服务作为重点攻坚的方向,积极探索“物业+生活”服务模式,并抢滩布局家政、养老、社区零售、房产经纪等业务。
根据今年上半年上市物企业绩数据可以看出,物业企业增值服务发展情况良好,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第二增长曲线作用愈发明显。其中,房产经纪这一传统但仍“大有可为”的赛道,纷纷被房企和物业公司看好。以万科、龙湖、碧桂园为代表的头部房企,相继成立了房屋租售业务新品牌,分别为朴邻、塘鹅和有瓦。
不过,由于物业公司是分散式的,不像传统中介公司有统一的门店布局和区域管理布局,也没有形成统一的交易规模。因此,许多物业企业另辟蹊径,选择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各取所需“双赢”做中介,随之,“物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当前物业做房屋租售的主要模式之一。
社区的创业平台方面,市场上涌现了一些跟物业合作的第三方租售平台,模式上会更“轻”一些,比如天津的宅猫找房、上海的大房鸭。以宅猫找房为例,2021年10月,万物云全资公司深圳市万物为家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宅猫找房,由此迎来新一轮发展。据悉,宅猫找房的模式主要是“S2B2C”,类似于既面对“C端”乘客又面对“B端”司机的滴滴打车,而宅猫找房的“C端”则换成了购房者,“B端”包括物业公司、社区合伙人、社区工作站,宅猫找房将其定义为社区内的“三股绳”,并于今年年初提出社区“三股绳”战略,由此实现服务边界上的提质扩容。
具有获客成本、中介费较低等优势
问题在于,社区租售相比传统中介而言,有何不同?新型房产交易平台的竞争优势在哪?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分析称,新型房产交易平台,最大优势在于降低获客和日常运营成本。对比来看,传统中介机构始终无法摆脱线下门店高成本和高人力的运营模式,同时,传统中介也需要线上和线下协同,才能实现业务链条的咬合和滚动。
郭毅进一步指出,朴邻、塘鹅等作为开发商孵化出的中介品牌,业主对其具有一定的先天信任感,由此可打破传统中介门店高成本约束,而宅猫找房是通过连接物业、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同样也是用一个巧妙的方式增加信任背书,降低获客成本,同时可规避在社区周边布局门店的运营成本。因此,这类新型房产经纪模式势必会形成新的发展趋势。
房地产和互联网研究院院长相国良表示,社区新型房产交易平台的特点在于:一是模式较“轻”,抛弃了门店的重资产;二是物业身份可能更方便与房源供给方、客户沟通,甚至在社区开展租售业务也更为便利;三是中介费较低,在最后一公里可吸引对价格敏感的客户。不过,从规模上分析,目前这类交易平台还无法同传统中介相抗衡。
房产交易社区化或成行业发展方向?
“在行业里,目前就贝壳一家平台型企业还不够,还应该有宅猫找房等平台型公司的存在,实现社区之间的房客源协同。”杨晓松如是说。
“社区里运营的租售模式,未来能否成为主流,目前还无法判断。”相国良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传统中介门店也没有大规模缩减,其在市场中的优势依然存在。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社区新型房产交易平台是多种经营方式的有益补充,其中有“类加盟”和“类物业租售”,都是可以尝试的轻资产运营方法。
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表示,这类新兴运营模式有一定优势,但与传统的门店经营模式相比,其面向的市场并没有传统中介大。物业管理服务与中介相协同,实际就是通过物管的好服务,建立良好的业主关系,达到提升社区资源获取率的目的,因此,具有物业管理背景的中介企业需要紧紧抓住社区资源,经营好业主关系才有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