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涌而来的疫情打断了各大项目在春节期间“抢客”的计划,以成都楼市为例:
1
2
1月26日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倡议“房企暂停售楼处销售,待疫情过后再恢复”。
3
1月24日-1月28日各大项目售楼部相继关闭,线下营销渠道被“堵”。售楼部关闭意味着不能卖房,回款受阻,资金周转降速,损失铁板钉钉。房企迅速展开“自救”,寻求网上营销渠道,陆续上新“线上售楼部”。
线上售楼部的效果如何?从线下销售向线上销售,是不是下阶段营销的妙招?相信99%的地产人都很关心。
多种线上售楼部形式
△成都部分房企的线上售楼处形式
线上售楼部的功能
3、提供专业置业顾问线上沟通,及时与客户保持互动,解答客户的疑问。
5、通过高额佣金将“上访”客户转化为经纪人,争取更多的客户。
6、少量房企线上售楼部支持线上认购。
7、展示企业的其他服务。
40%线上售楼部有促销或优惠
根据锐理数据调研反馈,大多数房企的线上售楼部属于匆匆上线,很多的页面信息并不完善:有约60%的项目线上售楼部并没有给出促销或者优惠,仅作为一种推广渠道;有20%的项目基本延续日常优惠或春节期间的优惠。
受调研项目中,有20%作了线上售楼部的促销活动,例如龙湖西宸原著项目通过线上咨询可享受额外1%优惠,带来的咨询量也相对较多;首开龙湖景粼玖序项目也通过在网上发放折扣券的方式吸客;碧桂园锦熙府、世茂璀璨里等项目则推出了特价房。
整体促销效果?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成都部分受调研项目线上促销活动及效果(表中效果为调研反馈,仅供参考)
20%线上售楼部有客户咨询
一个更现实的数据是——锐理数据统计的49个项目中,仅10个项目有咨询量或者成交量,占比约20%。
从咨询量来看,由于线上售楼处多在朋友圈推广,客户量少。从典型项目统计来看,保利天空之城(泊院)日均咨询量约有20组,是所有调研项目中效果最好的。
△成都部分受调研项目线上售楼处咨询与成交情况(供参考,具体以项目实际公布为准)
客户对线上售楼部的4类反馈
通过统计线上售楼处咨询客户的反馈情况,基本分为四类:
第一类,老客户继续咨询。
第二类,倾向于线下看房,坐等售楼部开放。
第三类,寄希望于线上价格更优惠,慎重考虑中。
第四类,更担心未来财务风险,不急于出手,典型的观望派。
线下售楼部开放后的引爆策略
无论线上如何热炒,房企售房最根本的战场还是在线下售楼部,在全民“战疫”的当下,接下来的2月下旬和3月将是重中之重,既关乎开门红,更关乎信心的建立,一定要重视即将到来的线下激战:
>>>线下抢客要注重客户质量:做好售楼部开放后的接待流程梳理,除平常应有的接待以外,增加特殊时期的关怀服务,如量体温、消毒、配发口罩等动作。销售尽可能把控好客户质量,邀约有效客户到现场进行逼定。
>>>线下接待的“服务”很关键:售楼部开放前应竭尽全力做好线上的宣传,房企要注重线上内容与服务,获取客户的信任,线下采取专车接送服务,疫情期间做好消毒工作,消除客户疑虑与担忧。
>>>推售策略要讲究抓大放小:无法集中开盘,做到少量推盘,加大频率,小步快跑,如每周推一栋楼或一个户型,根据线上蓄水情况推售客户需求较高的户型。
锐理君有更多话说
线上售楼方式如何?
线上售楼部效果如何?
1.目前来看客户使用频率低,无法很好获取到较多的客户资源;客户大多也不会直接搜索某个房企品牌或者项目得公众号,一般都是通过专业房产网进入,所以线上售楼部整体效果并不是很好。
2.客户的锁定最终还是要靠销售现场接待,自建平台获取的量目前很少,其他中介或房产网的平台获取信息量相对大一些,但都不会直接在线上交接给销售。
4.线上售楼部比较重要的功能在于收客端口,在这个时期,关键是使线上信息传递到客户端口,做好客户信息收集、电访,期间摸排客户是否有购房需求、并通过置业顾问做好一对一有效客户维系,疫情结束后要有一定量的有效客户基数转为来访。
线上售楼部的发展趋势?
2003年的“非典”之后,互联网营销崛起,并逐步成为主流营销渠道。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导致线下售楼部关闭,又“加速”了线上售楼部的发展。虽然目前效果不明显,但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齐头并进或许是下阶段的两大重要营销趋势。
1、线上售楼部各大品牌房企均已开通,但客户使用频率不高,主要用于查看信息为主。
2、线上售楼部实为线上平台,开发企业主要想通过平台获取客户信息,实际收效甚微。
3、目前客源依然主要掌握在渠道手里,开发企业的线上平台要想得到广泛使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4、各大房企需要将更多的服务和功能做到线上,逐步完善线上平台的功能,只有为业主及客户提供更多方便,线上售楼部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
5、线上售楼部在目前来看是属于应急措施,并未形成体系化,当然它本就属于线下销售的辅助措施,收效甚微也不足为奇。随着5G来临及VR技术的成熟,必然会改变传统售房模式,逐步转为线上与线下充分结合,多元化趋势融合。经此一役,未来房企一定会更加重视线上购房的系统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