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搜房网的端口套餐费用从60元/月上涨到了600元/月,上涨了10倍。最近几年,中介商在网络端口支出几乎是每年翻倍,中介行业的收费标准几年都没有做过调整,市场成交总量也基本稳定,平台获利暴涨的背后是中介商的失血
本报记者黄烨实习生赵魏偞
对于“纷纷扰扰”的房地产市场,王建华颇为熟悉。作为青建博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既参与过公司海外地产项目的建设,也亲自负责部分“刚需快销盘”和高端别墅项目的售卖,更通过诸多楼盘价格的沉浮起降,了解二手房市场的种种变化。
但今年以来,王建华变得有些焦虑:谈到过往经历和部分二三线城市“限购令”的取消,他会眉飞色舞,暗自高兴;提到“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总体判断”时,他却收起笑容,皱起眉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发出了一句感慨:“日子普遍不太好过。”
“不太好过”的岂止是房地产公司这个市场的上游环节。作为房地产市场买与卖两端的“中间环节”,地产中介们和依托中介们的互联网平台,同样在“咬着牙过日子”,甚至“吵起了架来”。
日前,美股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上市公司搜房房地产网(下称“搜房网”)在上海,被包括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德佑地产、我爱我家、福美来、九间伴等在内的13家品牌中介企业组成的上海中介联盟“联合抵制”。在近日一场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中介联盟甚至宣称,“下架在搜房网的所有房源。”
这是继今年5月杭州及6月青岛等地的地产中介后,又一座城市加入了抵制搜房网的大潮。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今年二手房市场普遍不景气。要是搁在往年,比如,红红火火的2009年和2010年,根本就吵不起来,我们也不会较真或在乎那些‘小钱’。”上述人士坦言。
不过,几位互联网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房地产电商模式虽然遇到挫折,但长久来看,不管是一手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根本抵挡不住“互联网思维”的大潮和“互联网化”,且在这一块,包括搜房网、安居客房地产租售服务平台(下称“安居客”)在内的数家网络平台“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安居客CEO梁伟平此前在公开场合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限购令”下的房地产市场是“非市场化的市场”,“一旦交易像欧美国家那样‘完全市场化’,包括我们在内的公司将会有更多的数据流量和交易机会”。
风波再现
“我不懂什么叫房地产电商,但几年前,包括安居客、搜房网、新浪二手房和超级经纪人在内的几家网站找到我们门店,要求将我们的房源挂到他们的网站。”上海宝山区和闸北区交界处的一家中介的资深员工8月12日晚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初,他们刚找到我们时,一般都是免费模式。现在,除了新浪二手房等几家没做起来的网站,其他几家普遍开始收费,还不低。”
但从今年的情况看,对于中国房产电商而言,注定“不太平”。
紧接着7月30日,中文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网CEO姚劲波的一席狠话——“我要做一个平台,让中介没有活路”,又引起市场广泛争议。但很快,不到24小时,姚劲波就对外发布了1000多字的长微博,改口称,“要打击的是黑中介,不是正规经纪行业”。风波未去,长春等城市的多家房产中介8月又抱团要求与58同城谈判,“原因是58同城收费太高”。
8月4日,事件进一步升级。包括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德佑地产、我爱我家等在内的13家品牌中介企业组成的上海中介联盟正式宣布:“即日起下架在搜房网的所有房源。”
“我朋友在杭州做二手房。他们早就抵制了,下架只是后续行动而已。”参与抵制搜房网的13家中介公司的其中一家中介人士8月13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如果不改变现状,也许我老板将继续抵制下去。”
对此,记者试图求证最新消息,但搜房网始终未给予答复。同时,搜房网在美国资本市场上,也没有发布任何与纠纷有关的公告信息。
因何交恶
那么,搜房网和中介们撕破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就是收费太高了。”一位了解房地产电商的互联网人士8月8日下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与中介的合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套餐制”,即搜房网采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收费可能高了点”;另一种是“点击收费模式”,主要是安居客采取的模式。
据称,后一种模式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主流平台均采用的模式”,相比传统的“闷包”套餐模式,“按点击收费更考虑和保障了经纪人利益,也促使经纪人做出符合市场机制的理性行为”。
为此,这5年来,从最初的60版本、120版本升级到现在主打的600版本,搜房网的端口费足足上涨了10倍。所谓60版本,也就是每天可以刷新60次端口的版本。
上述位于上海宝山区和闸北区交界处的中介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她自己用的是180版本,“这是我用的最低版本”,收费是520元左右一个月”。8月14日,在和对口的搜房网业务员交流后,她补充介绍,截至目前,就她所在的公司而言,只有120版本了,收费在每个月300元。
对此,中介行业的一位人士对媒体称,“最近几年,中介商在网络端口支出几乎是每年翻倍,中介行业的收费标准几年都没有做过调整,市场成交总量也基本稳定,平台获利暴涨的背后是中介商的失血”。
但换个角度看,交恶的原因本质上是由“不公平竞争”引起的。我爱我家上海地区市场部负责人于静称,线下中介如不购买搜房网高版本的端口,房源的排名就会下沉,“现在房源采用的是公盘制,即一套房源多家中介持有,谁买的版本高,推广位就靠前。更重要的是,这种版本只负责刷新,并不审查房源真实性、中介营业资质和经纪人职业能力,完全就是竞价排名”。
两败俱伤
从上海中介联盟发布会公开的信息看,上海中介联盟与搜房网的纷争也可能源于“诚信危机”。
据报道,莫天全曾许下承诺,推出让利经纪公司的“合作伙伴支持计划”。计划包括:搜房将从8月1日起全线降低高版本端口套餐价格,只保留120版本及60版本的售卖。但部分中介认为,搜房网在8月1日前向他们突击销售高版本端口套餐的行为,扰乱了上海的房产市场。同时,搜房网也没有在今年8月后降低高版本的端口套餐价格。
“在我看来,某些中介属于‘得了便宜,还卖乖’。”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8月12日下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7月底,搜房网出售高版本端口的行为肯定存在,但这种所谓的“不诚信行为”,仅是“买卖行为”,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可以猜测,当初甚至可能是部分中介主动找到搜房网,要求购买高版本端口。如此一来,这些提前购买高版本端口的中介公司,就可以比老老实实等降价的中介公司多了竞争力,也会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薛建雄称,归根到底,这很可能是“中介联盟内部的矛盾”,搜房网面对的问题仅是“如果有人愿意高价买,干嘛不卖呢”。
观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或不容忽视——这场纷争,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赢家。
业内人士称,很明显的影响是,中介端口费让步,不再推出收费更高的版本,将给搜房的挂牌业务“带来重创”。事实上,8月7日搜房网的财报发布前,就遭到资本市场的看空,股价连续一周下跌,跌幅近20%。
“端口费上涨意味着每个月要掏额外千万元的成本,下架房源就是‘以流血换平等’。”难怪一位上海中介联盟成员就“封杀搜房网”一事有颇为悲观的表态,“我们像戒毒一样,戒网。”
楼市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不愿具名的21世纪不动产员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了她的另一种担忧:“如果楼市继续低迷下去,我觉得中介向‘搜房’这类网络平台叫板的情况会愈演愈烈。毕竟,双方收益都不如往日了。这种纠纷和恐慌,只是楼市低迷的一个缩影罢了。”
“确实,一线城市除外,今年二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一直在低迷之中。”一位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8月14日上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不要说中介了,也不要说他们和电商平台的纠纷了,就连我们,都感觉到了跟往年不一样的气氛,即使现在不少城市的‘限购令’在逐步取消。”
了解纷争的高端项目世袭领地的一位负责人8月11日也对《国际金融报》感慨,房地产市场“猪都会飞”的年代完全过去了,现在不少城市的楼市完全就变成了“买方市场”。
“就现在看,某处的楼盘单个卖火了,就意味着同片区的其他楼盘要彻底遭殃,甚至可能不能回本。”这位世袭领地的负责人直言,这是市场的一种担忧。
那么,面对不如以往的楼市,中介与网站之间,究竟怎么合作才能共赢?这件事就没有解决的机会?
“相互妥协、相互依存、利益共享才是发展之根本。”有人乐观分析,“毕竟,线下中介离不开房产网站的流量,房产网站又少不了线下中介的房源。纠纷化解是迟早的事,但由谁走出第一步、双方将各自做出怎样的让步、事后双方的合作模式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始终是事件的焦点。”
在薛建雄看来,既然大量客户提出了要求,搜房网一定会作出最大的让步,推出优惠政策。但这样的让步作出以后,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因为,总有中介公司会想出新的对策,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比如,向搜房网购买更多账号。“几乎可以想见,其他中介肯定又会跳出来,说这样不公平”。
但这种改变同样的疑惑是:在愈发掌握话语权的同时,其他中介公司还愿不愿意与搜房网进行合作。
趋势未改
上述熟知房地产电商的人士认为,不管市场怎么发展,中间环节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意味着,不光是中介公司不能消失,在讲究互联网思维的今天,电商网站同样不会消失。
在梁伟平看来,未来市场有的是机遇,“比如,中国二手房市场的总体体量很低。中国商品房开发历史不长,目前新房交易量在整个房产市场中占比较大,未来二手房的占比会超过新房”。
他举例称,美国新房体量与二手房体量比例为1∶9,英国为1∶8.1,澳大利亚为1∶3.5。相比这些发达国家,中国各大城市还是以新房为交易主流,“上海、广州和杭州一二手房体量比例分别为1∶0.71、1∶0.95和1∶0.49”。但按机构的算法,未来10年,二手房成交量至少增长3倍,年成交量有望从150万套上升到600万套,在房产市场中的占比达到70%。
胡娟是三和房屋信息咨询服务部的创始人之一。从事房产中介近10年的她,几乎是看着互联网房产平台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作为一家中小型房产中介机构,三和近年来通过房地产网站达成的交易额,已和线下直接完成的交易额基本持平,且大有反超之势。
“如果要我去‘戒网’,我一定是不会同意的。”胡娟8月12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她也曾尝试做自己的网站,但推广起来实在太困难了。万般无奈下,放弃了自营网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