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车陂村是全区最大的自然村,辖内有出租屋约4500栋、7万套,居住来穗人员约7.4万人,设有5个社区居委会。
为加强出租屋管理工作,规范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车陂街道以服务为导向,以管理为抓手,通过“一个平台、二级协会、三方纳管、四类标准、五方服务”,打造出车陂特色的出租屋精细化服务管理模式。同时,在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确保这一模式可以复制、可以推广,可以应用。
车陂村内的挂墙式指示牌。
开发网上租房交易平台,管理效率质量双提升
目前,该平台已实现招租房源上架放租、看房预约、电子合同签订等服务功能和“人屋”信息、生活服务管理等管理功能。面向出租主体,该平台可以提供房屋在线挂牌出租、电子合同签订、水电费账单管理、收房租提醒、收入统计、租客人员管理等功能服务;面向租客,可提供车陂待租房源查询、看房预约、电子合同签订、租房评价等功能;面向镇街,可以快速掌握辖区内出租屋状态、租住人与同住人基础信息,管理效能大幅提升。
天河区车陂村辖内有出租屋约4500栋,70%以上的出租屋由二手房东管理。
成立楼栋长专业委员会,促城中村多方共治
车陂村内70%以上的出租屋由二手房东管理。街道专门成立了以二手房东为主体的车陂街楼栋长专业委员会,将出租屋服务管理的重点放在二手房东身上,旨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二手房东组织,实现出租户自我管理服务、自我宣传引导、自我群防群治,构筑和谐的承租出租关系。
通过制定协会章程,发挥好会员“七员”功能,即社情民意“信息员”、邻里守望“巡防员”、来穗人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平安法治“宣传员”、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支援员”、广州创文“示范员”和“宣传员”,使其成为车陂街出租屋精细化服务管理的重要业务抓手。专委会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工+出租屋房东+来穗人员”的城中村多方共治模式。
“车陂易房东”小程序在街头进行推广。
组合攻关行动,助推出租屋精细化服务管理
车陂街道通过“一个平台、二级协会、三方纳管、四类标准、五方服务”,展开“12345”组合攻关行动。除了搭建“车陂易房东”平台、成立车陂街楼栋长专业委员会以外,“三方纳管”即建立月度工作会商机制,协调车陂街道来穗人员和出租屋管理部门、社区民警、村物业公司三方力量,统一开展出租屋管理和融合行动模式。
“四类标准”是街道以出租屋套为单位,按照出租屋责任人、居住人员、经营规模、案(事)件数、经营方式、治安环境等标准,将出租屋管理级别由低至高划分四个星级,对出租屋实施星级动态管理。同时,在“车陂易房东”小程序上公开出租房的星级评定结果进行监督,并作为租房参考指标之一。
“五方服务”是指树立“服务留人、安居助人”的服务理念,公布所属房源的驻点社区民警、网格员、社区律师、医护和楼栋长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在租客进驻后,在小程序上提供治安、租房信息、司法调解、医疗救治等服务。
“车陂易房东”小程序内的房源信息。(截屏图)
租房平台,大家点赞
“平台规范还免费,值得推荐”
租房平台好不好用,房东有话语权。二手房东黄先生在车陂负责10多栋出租屋。入驻“车陂易房东”网上租房交易平台不到一个月,他已经通过平台租出去4间房。“作为一个新平台,这个速度已经很不错了,主要是这个平台是政府监管、协会运营的,各方面都更为规范安全,同时也很容易操作。重点是可以免费使用,值得推荐。”
“平台由政府主导,大家放心”
龙口大街一座临街公寓因其地理环境好、装修风格贴合年轻人,吸引不少年轻人租住。入驻“车陂易房东”后,该栋公寓一日浏览量600次以上。
公寓管理经理傅先生表示,“‘车陂易房东’平台性价比更高,因为是政府主导推出的平台,大家都比较放心。有租客告诉我,之前在其他平台也找过房子,都遇到过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他经朋友介绍知道了‘车陂易房东’,成功在上面租到了房子。”
专家点评
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李强:
对于城中村来说,提升出租屋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举措。
天河区车陂街道作为全区乃至全市典型的城中村,通过三大举措打造出租屋精细化服务管理模式。一是建设智能化平台,开发“车陂易房东”网上租房交易平台,推进出租屋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管理,更好地服务车陂地区房东、二手房东和来穗人员等不同群体。二是成立自治性协会。车陂街道成立以二手房东为主体的车陂街楼栋长专业委员会,发挥协会的多种功能,如民情调研、矛盾调节、政策宣传等。三是整合多元化力量。驻点社区民警、网格员、社区律师、医护、楼栋长等基层力量都被纳入出租屋管理事务之中。车陂街加强出租屋精细化管理的系统化工作机制已经成为维护城中村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撰文/摄影信息时报记者刘展萍(除署名外)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