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如何避坑,加入购房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以房养老,我们大致可以参考人民网报道的介绍:
这种模式下,那些收入较低,但名下住房价值较高的老人每月都能获得一笔养老金,从而改善老年生活。
按照介绍,一些孤寡老天可以生前把住宅“倒按揭”给银行。房子产权归属银行;
银行每个月给老人2000多元。
老人继续居住,身故后,房子被银行收走。
听起来是不是棒棒哒。解决了人民的又一需求。达到了孤寡老人、子女、银行的三赢。制度创新,金融创新。
但实际情况呢,全中国排名前列例“以房养老”,早在2007年上海就出现了。当年也是大肆宣传。
但是上海“试点”,就完成了一例。此后就再也推行不下去了。
一、“以房养老”为什么搞不下去?
因为此类产品极度不公平。吝啬苛刻,风险收益特别不对称。
不公平到什么程度呢。按照目前产品,老人持有一套价值100W的房产。
你把100万的房子交给银行。
每个月只能领取2514元。
你今年60岁,预期寿命86岁。
等你死的时候,才不过领取了26*3=78万元。
实在太不公平了!
别以为老百姓智商低,老百姓不是傻子。
老人已经够可怜了。仅有的资产,就只剩下安身立命这一套房子。
借100万,每年分3万,不还本。
设计产品的人,你良心不痛吗!
而这件事情,银行也是满肚子苦水。银行甚至都“不想做”。
银行的估值,以及逻辑体系是这样的:
你这房子100W,但是要26年以后才能拿到。
假设每年贬值2%,则26年后的旧房子,残值最多只有59万。
但是我今天就要给你现金,现金是有“利息”的。
按照现金的“贴现率”,我的确只能给你每年3万。
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保险公司还有行政成本,而且房子通常是“估不足”的,保险公司需要留出很大的空间,保障自己的风险。这样老人的“回报”就更低。
该类业务长期执行,将会有大量的“不动产”持留在银行保险手里,也容易积聚金融风险。
看见没有。这里面最重要的分歧,
是2040年时,房子值多少钱?59万还是590万?
如果你相信“传统教科书”金融理论。房子不断贬值,股票不断升值。
相信中国股市,会大大跑赢中国楼市。
则你账面计算出来,房子是只值59万。一股茅台换一套别墅。
问题是,老百姓不买账啊。
老百姓知道朴素而真实的道理。2040年,房子特别不可能才59万一套。
多少孝子贤孙,眼巴巴地盯着老太太的房产。
谁要是敢把房子“每年3万”地交给保险公司,岂不是要被亲戚们的唾沫淹死。
老百姓的期望呢
租金忽略为零。
26年后,房子好歹值几百万。你想要老太太的房子,拿几百万来。
二、香港怎么算这笔账?
那么,“以房养老”把房子押给银行,究竟可以拿多少钱,应该拿多少钱呢?
我们可以换个算法。
“假设你有100万现金,保险公司每月给你分红。死亡则终止。
请问,你每个月可以领多少钱?”
幸运的是,这个问题,是严格有数学上解的。
2003年我在香港,巧遇几个长辈在买保险。当时他们买的,是一种叫做“斗长命”的保险:
60岁老人,一次性付100万给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每年分红,死亡则终止。
若不满75岁死亡,则付到75岁。给子女。
这个产品在香港当时的价格,是5666元/月左右。年率6.8%。
香港老人戏言说,这种保险,业内俗称“斗长命”。
按照6.8%的回佣率,前面十六年,活到75岁,拿回100万本金。
获得80岁,大约有3%的回报。
活到90岁,大约有5.4%的回报。
如果你寿命无限延长,甚至活个300岁。能不能把保险公司吃垮呢?
也不行。
因为收益率曲线最终是收敛的。收益率的上限,就是6.8%,这个在数学上是严格证明了的。
保险公司根据当期投资利率,再根据香港“人均寿命”加权平均。
最终定出了5666元的回报费率。
这一系列的数学精算,我们不必深研。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
“一名60岁的男性,将100万交出去,领钱到去世。合理的回报应该是5666元/月左右”。
显然,现有的中国“以房养老”每月只给2514元,实在是给得太低了。
三、以房养老的正确设计
那么,正确的“以房养老”应该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之所以出那么大的偏差,因为“产品设计”不对。正确的“以房养老”。不应该是目前中国大陆的“二方模式”:
A:老人,卖出房子,每月获得2500元,获得租赁权
B:银行,买入房子,每月付出2500元,没有租赁权
正确的模式,应该是ABC三方:
A.老人,卖出房子,每月获得4000元,获得租赁权
B.银行,获得100万,每月支出5666元
C.投资者,付出100万,每月获得1666元,获得房产
我们来看这里的B,也就是银行。它相当于承接了一笔“100万斗长命金融产品”。因此B逻辑是很清晰的。B不涉足任何不动产。也没有金融风险。
再来看C。
C相当于花了100万买了一套老公房。此后“长线出租”。C也是完全常规而合理的。更复杂的设计,还能租金递增。
最后来看A。
孤寡老人应该每月获得4000元,这个才是真相!!!
(说明:不满75岁死亡,则领钱到75岁。以免差异太大。)
四、遗产权的算法
ABC的表格,事实上也揭示了另一条“金融创新”之道路。
即:“遗产权交易”。
我们常常听说傻空吐槽,“自己住的房子,哪怕升值了也是账面财富,你又不可能卖掉”。
你隐隐约约觉得这句话是错的,逻辑是有问题的,但是又说不出谬误在哪里。
你想,房子可以传给小字辈。你儿子可清楚着呢。
房子价值100万,价值1000万,这能一样么。
真正的算法,即在于“遗产权”交易。
只要知道利率、年龄,就可以算出“身后房产”的价值。
一套房子多年产权,分为:
老人活着一直使用
老人死后归你
请问,这个“继承权”价值多少?
算法十分简单。
既然老人活着,每个月可以领4000元“年金”。
换算进“斗长命”产品。这份年金的价值,就是4000/5666*100W=70.59W
老人生前使用,价值:29.41W
老人死后归你,价值:70.59W
在未来的金融市场,完全可以存在“遗产权”交易:
房价涨了,自己还要住。你可以把“遗产权”卖掉。
房价太贵,真买不起房。你可以购买没有“遗产权”的房子。
北京既然大搞“共有产权房”,为什么不搞“无遗产权”房呢。
当你活着的时候,房子无限使用。
当你死了以后,房子被政府收回。无法继承。
这样的话,北京的房价完全可以打个五折六折。
屌丝一方面吐槽房价贵,一方面又要100%产权。
经济适用房,还想传给子孙。
不嫌太过分了么。
五、结语
俺已经许愿绝不再发出任何批评声音了。
可是看到“孤寡老人付出100W,每个月领取2514元”,依然忍不住歇斯底里地愤怒。
交套房子出去,连本金都领不回来。
按照水库系内部的测算,拿走100万元房产,你大概要给我每个月15000,才值得和你换。
-END-
信用卡、信用贷、抵押贷款、按揭贷款的正确组合逻辑
8月1号后南京较新落户政策及十六种方式
100万房贷提前还款归还利息本金最详细图解
公寓究竟跟商品房有何区别,到底值不值得买?
盘点南京那些所谓的“不上征信”的信用贷
南京房贷:如何申请300万信用贷并合理运用
浅析南京地区几百万信用贷到期,续贷难题如何解决?
南京市史上最全的解押、过户、贷款、抵押手续及资料大全
中信泰富九庐
秦淮-大校场
建面125~230㎡
50000元/㎡
中建源上九里
江宁-百家湖
建面116~160㎡
42206元/㎡
伟星长江之歌
建邺-河西南
建面248~315㎡
74226元/㎡
中冶锦绣公馆
鼓楼-滨江
建面80~140㎡
48738元/㎡
璀璨璟园
江宁-科学园
建面100~135㎡
35116元/㎡
【南京成交日报】11月26日新房成交300套、二手房232套;涨价房源35套
【南京成交日报】11月25日新房成交339套、二手房294套;涨价房源20套
【南京成交周报】第47周新房成交1556套,二手房1536套,涨价房源241套
【南京成交日报】11月24日新房成交132套;涨价房源29套
【南京成交日报】11月23日新房成交48套、二手房110套;涨价房源39套
【南京成交日报】11月22日新房成交314套、二手房362套;涨价房源46套
【南京成交日报】11月21日新房成交182套、二手房264套;涨价房源39套
【南京成交日报】11月20日新房成交220套、二手房252套;涨价房源4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