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部门组成的专项检查组,赴五区检查一批中介机构。
佛山多家地产中介机构未按规定办理备案、公示资料不齐,严查!
上周,佛山市住建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银保监局、市委网信办等单位,与各区住建局以及多部门组成的专项检查组,赴五区检查一批中介机构。
日前,住建部门直接“点名”通报一批不规范经营房地产中介机构。10月,佛山市住建局启动租赁中介机构整治专项行动,五区开始对全区房地产经纪机构“地毯式”检查,重点检查六大整治类型。
同样,据南都记者了解,本次专项整治重点包括隐瞒影响住房出租的重要信息、没有取得营业执照、没有备案证明、游离在监管之外,以及收取未明码标价的费用等价格违法行为。无论是新房、存量房还是租赁交易,住房中介行业乱象整治都再度升级!
整治升级
五区启动“地毯式”专项检查
过去一周,各区专项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力度加大。
11月12日上午,佛山市住建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银保监局、市委网信办等单位,赴高明区检查3家房地产中介机构。
第二天,检查组赴三水区随机抽查四家住房租赁中介机构,喜居乐地产、丰乐地产、乐有家和Q房网四家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主要检查工商营业执照和中介机构备案证是否办理齐全并悬挂展示、投诉方式途径是否上墙展示在显眼的位置、公布的房源是否有与出租(售)人签订委托书、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房地产中介执业证并佩戴工作证上岗及工作台账、风险提示等情况。
同步进行的还有顺德、禅城和南海等区。
11月6日和14日,顺德区住建局联合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局、各镇(街)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等单位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容桂、杏坛开展住房租赁中介乱象整治专项检查。
同期,南海区住建等部门对桂城怡翠花园附近的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突击检查,禅城区住建局委托佛山市房地产产业协会以及联合各职能部门与各镇(街道)办对辖区内房地产中介市场开展专项检查。
这是在10月底市住建局以住建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办房函〔2019〕511号)(以下简称《通知》)中列举的6大类违法违规现象为重点检查方向,召开了专项整治房地产中介机构(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工作会议之后,全面启动的专项检查,以进一步推进全市专项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工作。
存在问题
没有备案证书、公示资料不全等
南都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针对《通知》中列举的6大类违法违规重点检查方向,本次全市专项整治行动含日常检查、抽查、查处、通报甚至取缔。
日前,市住建部门,以及禅城、南海、顺德和三水区先后发布检查通报结果,直接“点名”通报一批不规范经营房地产中介机构。
其中,多家地产中介机构未按规定办理备案是本次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顺德区住建局日前公布的“不规范经营房地产中介机构名单(第一批)的通报”,在伦教、大良、容桂共有包括城置房地产、Q房网、恒达地产中介服务部等17家中介机构因为未办理《佛山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分支机构)备案证书》被“点名”。
南海区也在同一天发布检查结果,通报在本次检查中发现包括锦居地产、链家、德祐地产旗下三家中介机构门店未按规定办理备案。
禅城则在本次针对各镇街内房地产中介市场开展全面专项检查之后,一次通报了包括Q房网、财富居地产、昌盛居房地产等42家未按规定办理备案的中介机构门店名单。
对于消费者来说,备案证书不仅是中介机构的“身份证明”,更是佛山住建管理等部门官方“认证”,无论是规范度还是出现纠纷时能否妥善处理,都更有保障。
此外,本次各区还通报了包括不能提供营业执照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名单和现场公示资料不齐全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名单。其中,禅城本次一次通报了49家中介机构门店,存在现场公示资料不齐全的问题。
长远影响
不规范经营为行业带来诸多隐患
“二手交易、租赁以及新房交易中的一二手联动等领域的中介公司、人员管理,都亟待进一步规范,这也是目前政府各部门不断加大力度升级的整治重点。”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佛山没有办理合规备案等手续的中介机构或个人,游离于政府、行业协会的管理之外,为市场带来不少纠纷以及隐患。
佛山人廖小姐的朋友,就在“黑中介”的问题上“踩坑”。“广州一家中介带朋友来佛山看房,房子在江湾立交桥旁边,中介经纪人介绍这里有地铁、学校,各种配套,最后指着佛山殡仪馆的位置说,那里是一片市政公园。”
同样,在本次租赁中介整治专项行动中,发布虚假房源信息,隐瞒影响住房出租的重要信息,收取未明码标价的费用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没有取得营业执照、备案证明、游离在监管之外等问题也是整治重点。
提醒
住建部门发布消费提醒:选择“有证”中介机构细看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首先是选择“有证”的中介机构。顺德区住建局提醒,在委托或接受房地产中介服务时,要谨慎选择中介机构,不要选择不能出示《佛山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分支机构)备案证书》的中介机构,要选择社会信誉好、公示资料齐全、交易服务流程规范的中介机构。
其次,为了避免收费不明,以及类似一手交易时的“价外收费”等问题,要对收费标准和服务项目进行明确。要对中介机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进行查看,不要轻信中介人员的口头承诺,签订规范的交易合同(建议使用主管部门颁布的合同示范文本)。此外,在交易前一定要详细核对中介机构的登记信息及从业人员身份,谨慎识别,保留证据,诚信交易,以免日后带来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