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近期楼市可谓“热闹非凡”。一线城市中,先是广州针对抱团涨价事件进行专项整治;随后,一则关于“深圳715楼市新政”的最新补充细则流出,各大媒体跟风报道,假结婚买房行不通了。普罗大众就跟热搜“吃瓜”似的,都很迷。
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下这份新政细则的脉络,解读要点,探一探究竟。
01
深圳“715新政”再打补丁?
1月19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若干问题的函,对此前“7.15新政”在途交易问题、高层次人才购房条件问题、居民家庭住房登记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重点如下:
高层次人才购买首套商品住房,无需提供在深圳缴纳的社保或个税证明;
居民家庭购买的商品住房,只能登记在具有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名下。
具体细则为:
一、关于“7.15新政”在途交易问题
2020年12月份,我局房地产信息平台升级,导致部分房产交易无法办理合同网签。经研究,我局同意将“7.15新政”在途交易申请办理预售合同务案或不动产登记手续的截止日期,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居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切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的通知》规定的2020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1年1月31日。
二、关于高层次人才购房条件问题
经市人力资源部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在享受人才优惠政策有效期内,可凭高层次人才认定证书在我市购买首套商品住房,无需提供在我市缴纳的社保或个税证明。高层次人才家庭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的,按我市现行限购政策执行。
三、关于居民家庭住房登记问题
网传文件全文(上下滑动查看)
再对比2020年7月29日发布的《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的通知》第三条第(五)项关于家庭购房登记的规定,此前的这项规定将不再有效。
如果按此次政策执行,这意味着家庭购买商品房,原来联合购房只要求一人有名额,其他联名人无购房资格也可以联名登记。但现在所有联名的人都需要有购房资格。一旦文件属实,这是继去年715深圳一系列楼市新规后,时隔半年,深圳住建局对补充文件再“打补丁”
02
人才享购房红利
假结婚凉了?
尽管官方暂未表态,但此文件一出,便引来广大网友的热议,且说法不一。在当下的深圳,这份文件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此条政策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早在715新政发布的两周后,729细则出炉,其中关于在途交易问题就做了以下说明:如果在2020年7月15日前(不含7月15日)已经发生了实际的交易行为,但还没有录入到房地产信息平台系统中的,应当在2020年12月31日(含12月31日)提出申请。
2、钟爱人才,为其提供购房红利
在高层次人才购房的问题上,2020年12月,深圳官方就已明确表示,海外高层次人才购房不受“限购”政策影响,无需提供在深圳缴纳社保或个税证明。
通过此条政策,可以明显看到,深圳对人才宠爱有加,不希望购房名额成为人才引进的拦路石。同时,这也减少人才在深圳的购房手续,进一步提高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达到“揽才”效果。对人才来说,可以弯道超车直接获取购房资格,也可以更加安心工作,为深圳的发展做贡献。
特别是在疫情之下,有不少海外人才想归国落户,其中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往往是他们的首选,而深圳放开落户、购房等限制,快速向上海等城市靠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深。
3、假结婚被堵+打击“代持”
根据去年的729细则,夫妻双方只有一人符合购房条件的,商品住房只能登记在符合购房条件的一方或者双方名下。这也使得不少炒房客借助政策漏洞,与有购房资格者假结婚,从而获取房产登记资格。
而按照最新规定,上述条款作废,登记在“双方名下”路子被堵死,只能登记在具有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名下。
前后两项内容有什么区别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A和B是夫妻,双方都没有购房名额。A通过找有名额的C结婚,获得购房资格买了一套房,A是出资人。以前可以A、C联名持有房产,在卖房和抵押的时候,必须双方同意才能卖掉。
但是现在只能登记在C的名下。如果A、C双方彼此信任度不够的话,“代持”风险就会大增。比如C可以悄悄地拿这套房产去办抵押或者卖掉,不经过A的同意;或者是C欠债,房产可能会被查封,那么A就有很大概率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就意味着,通过假结婚联名买房行不通了。此外,如果这次的政策正式施行,可堵住此前市场热议的“有钱一族”通过假结婚快速获得深圳购房资格的漏洞,即精准化打击“代持”。
此外,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有部分外地的投资客通过假结婚的方式来获得购房资格,在深圳还是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不少投资客通过“假结婚”来绕开限购,今次出台的政策补丁正好把这个漏洞堵上了。
不过,有不少“吃瓜”群众疑似发现了可以通过婚内更名转移房产,破除限购,之后离婚的BUG(婚内过户不需要房票资格,但要全款,即把100%产权放在假结婚对象名下)。但能否行得通呢?
上下滑动查看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再“打补丁”细则,可能会是普通刚需的利好。对市场上真正的刚需来说,减少了投资买家的进入,加大了摇号的中签率,尤其是无房以及在深圳交了8年甚至10年以上社保的购房者,提升了未来打新的中签率。对于想要置换的人而言,可能会更惜售、更谨慎,特别对于已经有房无名额,但是需要升级置换的家庭。
03
稳定房地产市场
深圳一直在“行动”
实际上,去年关于“房价暴涨”、“喝茶费”等楼市消息屡上热搜。但是深圳作为龙头城市,坚定稳市场、稳房价的决心一直未变。除了715新政外,还多次在各个执行环节加强监管。
1、围堵“假离婚”,建立婚姻信息查询机制
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婚姻信息查询机制完善住房贷款管理的通知》。
住建局将通过省数据共享机制为商业银行提供购房人婚姻登记(含结婚离异)信息的查询便利;
商业银行在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应查询借款人婚姻状况和购房家庭成员名下在本市拥有的住房套数,作为贷款审核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婚姻信息查询机制在全国尚属首次。
2、打新“2选1”,未来购房规则或被改写
这种“多选一”的选房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分流购房者,使购房者在选择的时候更多去考虑自身需求,避免盲从,与房住不炒定位相吻合。
此外,还严查资金流水,大大提高代持门槛。可见,未来想通过“代持打新”超级优质盘的路子,很可能要行不通了。
04
小结
自深圳举行40年周庆后,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肩负着国家级的全新定位和战略要求,它将继续前进,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标杆。可以看到,随后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为了匹配深圳的高规格宏伟蓝图。
从此次发布的新规来看,通过“一收一放”的两手措施,积极响应房住不炒的政策,广泛吸纳人才来深建设落户,这也体现了深圳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价值观。其次,房地产调控更加精准细化,不仅对违规进入楼市的人群、资金精准打击,同时也保护了刚需等多数人的利益。在双重保障下,深圳将会以更好的姿态迎接下一个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