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网民不支持约束查房业内呼吁官员财产公示要跟进
晚报记者张骏斓报道
房产交易中心:只能以房查人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闵行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在领号窗口,不少人来办理房产信息调查,都需填写一份“上海市房地产登记簿查阅申请书”。这份申请书中可申请查阅的项目共9项,分别是“房屋状况及产权人信息”、“土地状况信息”、“房地产他项状况信息”、“预购商品房及预购商品房抵押信息”、“房屋建设工程抵押信息”、“房地产权利限制状况信息”、“房屋租赁状况信息”、“异议登记信息”和“文件登记备案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查询就是以房查询产权人是谁,房屋的基本信息如建筑面积、是否在房产交易中心做过任何房产登记、是否有做过抵押或被法院查封等情况。
“是否可以提供一个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复印件查他名下的房产呢?”记者问。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一直不可以。随后记者走访徐汇和长宁、浦东等交易中心,工作人员都表示只能“以房查人”,不能办理按照人名来查询的业务。各个区受理“以房查人”的业务各有不同,闵行与浦东等区不限制一次查询的套数,长宁区规定一次一张身份证只能查询三套。
市交易中心热线工作人员则表示,如本人有购房需要,可出具身份证、买卖合同、税务机关提供的查询单或是信贷银行提供的查询单查询本人名下房产,看是否属于限购范围。由于公民的房产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一直以来所规定的是只针对以购房为目的的查询。只有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可以出具调查通知书,根据姓名、身份证号码搜索他人名下房产。
中介:只有带购房合同才能查名下房产
业内:查房产与反腐需分开
对于部分市民认为“以人查房”防腐败的说法,业内人士表示并不可取,房产实际上属于个人财产部分,并不属于需要公开的范畴,与反腐之间要分开考量。
同策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张宏伟则分析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房叔、房婶等事件之后,中国多地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严控“以人查房”,甚至也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为由,推迟联网进度,这一定程度上使地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联网迟迟不能完成。这样对于官员财产的公开会带来阻力。
律师:建议地方立法管理个人房产信息
据了解,在上海,律师凭调查令也不能查询个人名下房产,必须由法院出具的协助调查的通知书,才能根据姓名身份证查询。上海杜跃平律师事务所杜跃平律师建议,地方人大立法管理个人房产信息。
杜跃平指出,以人查房的焦点实际就是官员房产的情况,在其看来,公务员公开个人名下房产是社会越来越开明的趋势。对于公民来说,个人房产信息属于隐私,只有房地产部门、安全局、司法机关、公证处可以查询。但其中涉及社会腐败问题,从合法性和合规性考虑,建议地方人大立法管理,对于公务员的个人信息,可以考虑到什么层次进行公开、哪个层面公开,保护程度如何做一个明确界定,增加这部分人群的透明性。
上海艾帝尔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玮也表示,通过私人关系,内部人员去查询个人房产信息是违规行为,涉及侵犯他人隐私。由于涉及到官员腐败方面的信息,两者实际上存在冲突。不应该以违法行为对抗违法行为,应该通过其他的监督方式杜绝腐败现象。
网调:
近9成受访者不支持约束“以人查房”
在闵行交易中心,前来办理产调的黄先生就表示,近期“房叔”、“房婶”事件的频发,让老百姓看到了官员权力寻租、腐败的种种劣迹。“我感觉不应该禁止。”而在网络调查中,55.2%受访者认为“以人查房”有利于防腐败,约束范围不会继续扩大。但也有35.6%受访者表示目前形势来看,约束范围有扩大趋势。
调查中还发现,众多受访者对“以人查房”报以极为看好的态度,认为不仅可以反腐还可以抑制炒房。坐在闵行交易中心等待办理缴纳业务的俞女士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她笑言,年前官员抛盘的传言到现在“房叔”“房姐”,导致一些楼盘成交不好,实际上也起到了抑制炒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