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为了保证大限度满足城区学生入学需求,2023年秋季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由区教育局统筹协调,市城区各义务教育学校负责具体实施,坚持“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的原则,市城区各义务教育学校在基本消除大班额前提下,划片保持相对稳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上”,但不可“选学上”。
2.今年广大家长如何了解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有关信息?
答:广大家长可以通过咸安区人民政府、“云上咸宁”、“云上咸安”、咸宁市教育局以及市城区各义务教育学校大门口等官方渠道了解有关招生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对于恶意传播不实信息导致市民上访、无理取闹不听劝阻、别有用心扰乱正常招生秩序的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将依法坚决予以打击。
3.为什么市城区所有入学新生(含转学插班)都要进入网上登记平台进行登记?
4.为什么学生只能按片区入学,不能“择校”?片区是如何划定的?
答: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的是按家长(法定监护人)实际居住地“相对就近、划片入学”的原则,带有强制性。当学生就读学校与家长意向学校不一致时,以家长(法定监护人)居住地为依据,遵循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进入片区内学校就读,但相对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是到直线距离近的学校入学,教育行政部门确保“有学上”,但不能“选学上”。
按照教育部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市城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了招生片区范围,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对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的,可在科学评估、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片区范围。
5.为什么城区部分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不能放宽年龄?
答:根据《湖北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九项规定》(鄂教基〔2014〕28号)“凡秋季开学时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必须入学。对未满六周岁儿童要求入学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富余情况统筹安排”的文件精神,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咸宁市实验小学、咸宁市香城学校、咸安区实验学校、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咸宁市第二小学、咸宁市第十小学、咸宁市第十四小学、咸安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等学校片区内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数超过学校所能提供的学位数,上述小学一年级新生不放宽入学年龄。其余学校在学生报名结束后视学位空余情况按出生日期先后顺序酌情招收2017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学生,大期限放宽至2017年9月30日。
7.入学资料中的不动产证(房产证)、购房合同、无房证明如何审核?
答:方法一:①登陆手机“鄂汇办”APP;②依次点击首页“不动产登记”、“地市州不动产服务”、“咸宁市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我要查”;③根据全家户口簿上的姓名、身份证号分别点击“不动产房查证明”,下载“咸宁市不动产登记和网签备案信息查询结果”;④按家庭成员分别打印带公章和水印的不动产登记证明、购房合同证明或无房证明,可用于学生入学资料报名现场审核。
8.如何提供正常标准的水电费消费凭据?
方法二:学生监护人若无法提供准确的水电表户号(缴费编号),可去国家电网、联合水务服务网点打印水电消费凭证,作为学校现场审核证明材料。
9.非咸安户籍的随迁人员子女如何在市城区学校入学?
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23〕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需在咸宁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的非咸安籍随迁人员子女,其法定监护人需在咸宁市城区常住并持有咸宁城区公安机关发放的有效期内的居住证,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若没有咸宁城区公安机关发放的有效期内的居住证,其子女原则上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供给情况予以统筹安排,对不接受统筹安排的只能回原籍所在地学校就读。
10.小产权房户、单位公房户、自建私房户、拆迁未还建户子女怎么入学?
11.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居住的小孩应如何入学?
答:如果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提供的房产证作为重要依据到对应片区入学的小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小孩户口、父母户口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户口在一起;二是小孩全家必须出具由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咸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核查出具的无房证明;三是服务区学校只为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共同居住的一个子女的小孩提供学位。为择校而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房产证作依据的不能入读所选择的学校,只能到原居住地对应学校入学就读。
12.在市城区内没有符合入学规定的房产,租房户子女怎么入学?
答:①租房户持有咸宁城区公安机关发放的有效期内的居住证,居住地在学校片区范围的,其子女入学按第二批“外来常住居民子女”入学政策执行。②租房户属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其子女按第三批人员入学政策执行。由片区学校按照学位情况安置,片区学校无法安置的由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安置,若城区学校没有学位,或家长不接受安置,只能回户籍所在地对应学校入学就读。
13.学生监护人在学生入学时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
14.为什么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只接收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在片区内购房且实际入住一年以上的居民子女入学?
15.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2023年小升初毕业生如何安置?
答: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该校初中部学位严重不足,因此,2023年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小升初毕业生不能全部直升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此招生办法已于2020年在《咸宁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咸市教基〔2020〕5号)中明确。
2023年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小升初毕业生将继续按照居住地所属片区入学:属于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片区的学生可申请到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就读,属于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泉都学校、咸宁市香城学校等片区的学生可申请到相应学校初中部就读。
16.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泉都学校是什么性质的学校?今年如何招生
答:为充分发挥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优势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咸安区教育局将咸宁市泉都学校托管给湖北科技学院全面实施办学治校,学校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泉都学校,是咸安区人民政府全额拨款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从2022年秋开始,湖北科技学院师范学院派出王杨琴博士为首的学校管理团队入驻泉都学校,区教育局从市外校、市温中、市实验小学抽调31名优秀教师交流到泉都学校任教,全方位支持泉都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学生数已增至2269人。今秋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泉都学校计划开设55个教学班,九年级办在咸宁市第十一小学,其他年级办在泉都学校本部。接收市外校、香城学校愿转入泉都学校就读的学生和温泉片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
17.教联体有哪些优势?
答:教联体建设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一般采取“1+N”形式,即以1所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为核心校,通过“大校联小校”“强校联弱校”“城镇学校联农村学校”等方式,与本县域内其他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或新建学校联合办学,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前已组建12个教联体,其中,“咸安区实验学校、咸宁市银桂学校、咸宁市第九小学”教联体、“咸宁市实验小学、咸宁市第三小学”教联体、“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咸宁市第十三小学”教联体、“咸安区外国语实验小学、汀泗桥镇小学、汀泗桥镇长寿小学”教联体为融合型,实行“一套班子、统一管理”的办学形式,教联体内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无障碍调配,人事、经费、教学、资源配置、考核评价实行一体化管理。
18.今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如何招生?
19.哪些对象的子女入学可以享受入学优惠政策?
20.初中已毕业学生为什么不能复读?初中、小学生能否留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