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案例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允价值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的会计核算

企业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该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计入初始投资成本。如果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将该股利或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发生的交易手续费直接计入投资收益科目。举例说明如下:

A公司2008年12月5日购入甲公司股票100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购入时该股票市场价格为4元/股,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000000元

贷:银行存款4000000元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期末的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到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尚未处置,应该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举例说明如下:

如果上述A公司购入的甲公司股票至资产负债表日仍然持有,该股票在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5元/股,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00元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0元

该笔业务反映了A公司由于持有甲公司的股票而增加的资产和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结转损益的会计核算

期末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应该将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全部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金额。不考虑其他损益类科目的结转,上述A公司对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结转的会计分录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0元

贷:本年利润1000000元

从上述的业务处理过程来看,至2008年12月31日,A公司因购买甲公司股票而产生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5000000元(包括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100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为零,因为在资产负债表日其金额已全部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由于税法的计税基础与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存在差异,期末要进行纳税调整。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虽然在会计核算上应该计入当期损益,但是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没有实现之前不计入计税基础,到实现时才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假设A企业2008年度实现的会计利润为5000000元,仅存在该笔业务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则计算企业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125000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00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00元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的会计核算

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该将前期计入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以及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金额全部结转,以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格与全部结转的金额之差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接上例,假如A公司在2009年1月10日,将其持有的甲公司的股票全部出售,市场价格为5.5元/股,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5500000元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000000元

――公允价值变动1000000元

投资收益500000元

会计准则规定同时还要做一笔会计分录:

贷:投资收益1000000元

先分析这1000000元的借方余额最后将归于何处至2009年1月31日,A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然将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1000000元

至此,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方结转完毕,其余额为零。假如A公司本月不存在其他损益科目,那么月末仅结转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损益,其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1500000元

贷:本年利润1500000元

计算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为(假设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

借:所得税费用12500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75000元

如果处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不做同时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分录,那么,至期末进行损益结转的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500000元

贷:本年利润500000元

计算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为: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上述两种情况下计算的本年利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金额是一样的,而带来的问题则是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是否需要同时结转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结转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金额,笔者认为不需要。基于如下思考:

一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经结转至本年利润,依据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已经认可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只是认可的会计科目不同,一个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一个是投资收益科目。

二是税法规定该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需要纳税,到收益真正实现时方纳税。通过上述分析过程可以发现,无论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是否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不会影响每个期间的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三是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如果将上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结转完毕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重新结转,这样是重复的,因为在下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又做了同样的结转。特别是在中间的时段,当交易性金融资产已经处理完毕的时候,却存在一笔借方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余额,很难理解。

综上,无论是从会计核算的简化角度来看,还是从财务信息使用者易于识别和理解的角度分析,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均不应该同时结转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张蕊.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9(6).

[3]张蕊.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10).

[4]张新民,朱爽,王蓓.金融危机的公地悲剧现象解析――兼论资产负债表对企业边界的界定功能[J].中国工业经济,2009(9).

[5]曹越,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J].会计研究,2009(2).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大事,为了加强机动车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消除各种隐患,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提高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本公司的运输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本公司属下各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及所有从事道路货物运输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守法经营,落实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组织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道路运输经营者负责经营许可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3、聘请符合道路运输经营条件的驾驶人员,并与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责任书内容分解到每个工作环节和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清,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4、积极参与各项安全生产活动,设立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5、落实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6、建立营运车辆维护、检修工作制度,督促车辆按时做好综合性能检测及二级维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二、管理机构及工作职责

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是**职务**,主要工作职责是:

1、宣传和贯彻政府颁布的安全法规、条例、规定,组织各项活动、技术培训。

2、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实际制订的安全工作计划和有关管理措施,修订本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考核标准并负责组织实施。

3、组织召开安全会议,总结、分析各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二负责人是**职务**,主要工作职责是:

1、布置和检查公司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安全学习。

2、负责驾驶员的安全考核、培训及安全奖罚,参与公司重大生产、交通事故的调处及善后工作。

3、负责机动车和驾驶员的建档管理以及有关牌证的换发、年检审业务的组织、管理事项,并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各阶段工作总结。

4、培训驾驶员掌握汽车基本原理,及对交通事故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和现场处理能力。

三、驾驶员的岗位职责

1、遵守交通法规和操作程序,抵制违章行为,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安全行车。

2、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提高安全行车意识和技术水平。

3、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按时、按质完成运输任务。

4、遵守车辆管理和保修制度,自觉做好车辆"三清例保"工作,保持车辆、轮胎、附属装备、随车工具的整洁及车辆、证件齐全和完好。

5、熟悉车辆性能、熟练驾驶技术,学习先进经验,掌握行车规律。

6、服从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人)的指挥和检查,接受上级布置的有关任务和培训。

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1、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整改、应急预案、有关法律法规及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2、做好出车前、停车后的准备、检查工作,确保行车安全,发现隐患要及时修复后方可出车。

3、装货时严查超载和擅自装载危险品。

4、不定期检查车辆的安全装置、灯光信号、证件。

5、检查驾驶员是否带病或疲劳开车,是否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安全有效。

7、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依制度进行奖惩。

五、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

(二)、驾驶员须与公司签订聘书,聘用条件为:

1、须持有合法的驾驶执照;

2、年龄不超过60周岁;

3、取得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

4、经公司组织对其进行面试、理论和机械常识考核、道路驾驶技术测试合格。

(三)、驾驶员的管理、宣传、教育

1、本公司聘用的驾驶员应当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旅客、货主提供安全、及时、便捷、舒适的运输服务。

3、驾驶员对自己所开车辆的各种证件的有效性应经常检查,出车时一定保证证件齐全。行车里程超过四小时的,须配两名驾驶员,驾驶员连续驾驶不得超过四小时。

4、公司将不定时、经常性的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和考试,考试不合格的,不得上车。

(四)、凡我公司聘用的驾驶员,须遵守《安全行车十一条禁令》禁令,违反者一律解聘。

六、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一)、车辆的年度检验、上户、转籍、技术检测、维护保养由公司负责组织实施。

(二)、凡我公司的客、货营运车辆均应参加保险,投保险种包括: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驾驶员人身意外险。

(三)、车辆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善方可参加营运,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必须按规定进行二、好级维护,关配备各种有效的安全装置和设备,如灭火器、防滑链、防扩网、铁锹等。

(四)、车辆必生故障必须及时修复,特别是危及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如制动、转向、轮胎、灯光装置等。严禁车辆带病出场、出站。

(五)、严禁超员、超载行驶,严禁客货混装,严禁超速行驶。

(六)、车辆在运行途中,驾驶员应主动做好车辆的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七)、车辆必须按规定位置停放,严禁在办公楼前、加油站、八字坡、油库、生活区乱停乱放。

(八)、安全行车十一条禁令:

1、严禁无驾照、无从业资格证人员驾车;

2、严禁违反行车命令行车;

3、严禁酒后回车、疲劳行车;

4、严禁超员、超载行驶;

5、严禁车辆带病行驶;

6、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车;

7、严禁车未停稳时上下乘客;

8、严禁在通过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时与火车抢道;

9、严禁车辆载客加油和发动机运转中加油;

10、严禁直流供油、严禁冬季明火烤车;

11、严禁雨雪道路和涉水后高速行驶。

七、对驾驶员的奖惩

1、年安全奖:凡一年内未出现事故或发生事故责任不在本人,按保险公司返还安全奖的70%奖励驾驶员(凡出事故并负有50%以上责任的不得安全奖),其余30%奖励管理人员。

2、月安全奖:按0.006元/公里计算安全奖,凡发生事故者,不论大小,当月不给安全公里奖。

3、驾驶员在一年内行车没有发生大小责任事故者,办公室奖励100元,出事故者不得奖。

4、节油奖:月节油奖按办公室审定油耗和行驶公里核算,每节约一公升油奖0.80元;全年节油在400公升以上,年终按全年节油数另奖0.10元/公升;每超耗一公升汽油按市场价驾驶员自付。

5、租车费按总收入15%提奖,奖励管车人员和驾驶员,奖励方法按出车天数、行驶公里计算。

6、修车坚持勤俭节约原则,修理费以去年年终修理费总额为基数,本年度节约部份,按30%提奖小车班及管车人员。

7、驾驶员行车去外地执行任务,因各种原因,被执法单位或执法人员罚款,按罚款总额本单位报销70%,剩下30%由驾驶员自负。

8、驾驶员未经派车人员或分管领导许可,私自动用小车办私事或给他人办事,除按违纪处分外,发生大小事故,后果自负,一切损失由驾驶员负责赔偿,并按对外服务收取租车费用,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9、驾驶员执行任务发生交通事故,视其责任,酌情给予纪律、行政处分。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上,视其责任,给以50—1000元经济赔偿。

10、驾驶员行车途中,出现方向、制动、轮(鼓)胎松落,驾驶员失误等事故险情(平时保养没发现事故苗头,或错加油料、虽没发生事故,但出现了方向失灵、制动失灵、轮胎松落等险情),酌情给以10—100元经济处罚。

八、驾驶员的劳保待遇

1、按国家工人劳保用品规定,根据实际需要,经领导同意后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购买、统一管理,由小车班长统一发放。

3、购买数量:驾驶员每月毛巾一根、手套一双、肥皂一联(计25元以内),购买劳动服2年一套,水胶鞋2年一双(计250元以内)。

时,在出示检查证后,司机必须停车配合,如发现车辆状况不佳的或违反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的,管理人员有对车辆进行停驶、回场检查的权力。

(三)、车辆保养和审验

1、关于车辆二级维护、季检、年审。

(1)车辆每季进行一次二级维护,维修厂必须具有福州市交通部门核准资格的修配厂;

(2)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后,司机要将二级维护单交到公司备案,再到福州市晋安区运输管理所签章;

(3)严禁车辆不进厂检测而取得二级维护单等弄虚作假现象,一经发现查实,除了重新进行二级维护外,公司将对司机进行罚款;

(4)车辆每年进行综合检测年审一次。

2、按规定参加交警、运管部门组织的检测、年检、年审。

关键词:调整期末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可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一)企业取得该类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利息

投资收益(初始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涨价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跌价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

(三)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存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差额:投资收益

处置时要将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累计发生额转入“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损益

贷: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到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债券投资为例)的会计处理如下: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借:可供-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

涨价调增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跌价调减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三)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处置时要将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科目累计发生额转入“投资收益”,累计产生的资本公积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产生的资本公积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成本/利息调整调/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变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一)企业自用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

累计折旧/摊销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差额:资本公积-其他(贷余)/公允价值变损益(借余)

(二)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涨价调增投资性房地产,跌价调减投资性房地产。

(三)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收入

处置时要将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收入”。

四、分析和比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三项资产在期末均要调整至公允价值,所不同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调整的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这样处理会带来怎样的差异,我们下面进行比较:

(一)当年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见图1)

在取得投资当年就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期末调整至公允价值而引起的损益变动会在处置资产的同时转入投资收益,最终计入当期损益。

(二)次年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见图2)

在取得投资以后一直持有至次年才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期末调整至公允价值而引起的损益变动的处理,首先在取得投资当年的年终会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当年的本年利润(见图2步骤①),然后在处置资产的同时仍然需要再次转入投资收益(见图2步骤②),年终由投资收益转入处置当年的本年利润(见图2步骤③),最后还需将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的部分冲减本年利润(见图2步骤④)。通过分析得出,在取得投资以后一直持有至次年才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实质上仍然是计入了持有期间的当期损益。

(三)处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见图3)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在处置当年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处置当年的本年利润。

(四)当年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见图4)

由自有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所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连同期末调整至公允价值所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年末转至本年利润。

(五)以后年度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见图5)

以后年度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因为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所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期末调整至公允价值而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首先在取得投资当年的年终会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当年的本年利润(见图5步骤①),在处置资产时需要和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所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一起转入其他业务收入(见图5步骤②),年终由其他业务收入转入处置当年的本年利润(见图5步骤③),最后还需将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的部分冲减本年利润(见图5步骤④)。通过分析得出,在投资年度以后才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实质上也仍然是计入了持有期间的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开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卡孕栓配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A组给予单纯卡孕栓药物治疗;B组给予单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治疗;C组给予卡孕栓配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治疗。记录三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C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显著高于A组(61.76%)及B组(67.65%)(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94%)虽略高于A组(41.18%)及B组(44.12%),但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卡孕栓配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满意,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关键词]卡孕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PostpamrtumHaemorrhage,PPH)是临床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指胎儿分娩完成后24h内出血量不小于500mL,宫缩乏力是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2]。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给予临床研究,探讨卡孕栓配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1.29±2.08)岁,分娩时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28±0.67)周,其中初产妇69例、经产妇31例,分娩方式:剖宫产34例、自然分娩66例。按照抽签方式将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4例)、C组(34例),三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例数、孕周、分娩方式、产次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2研究方法三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均经子宫按摩及常规宫缩素给药治疗无效后给予卡孕栓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治疗,其中A组患者给予单纯卡前列甲酯(商品名:卡孕栓,由东北制药总厂提供)药物治疗,使用2枚卡孕栓塞肛,给药处距约5~6cm;B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单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由美国法玛西亚普强(中国)公司提供]药物治疗,自然分娩患者于脐下2~3横指腹壁处常规消毒,经针刺宫体回抽无血后于子宫肌层注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利用窥阴器将宫颈暴露后,在宫颈11点、2点处穿刺回抽无血后各注入1/2剂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患者直接于手术时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入宫体;C组患者给予卡孕栓配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治疗,给药方法同A组、B组。记录三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3效果判断标准根据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治疗效果:①有效:停止出血或出血量降至50mL/h及以下,生命体征稳定,盆腔内子宫逐渐收缩,尿量30mL/h及以上;②无效:出血量仍大于50mL/h,盆腔内子宫未出现有效收缩,患者各项生命均呈恶化表现(不稳定),尿量小于30mL/h。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三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经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后,C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与A组(有效率61.76%)及B组(有效率67.6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不良反应

三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经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后,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94%)虽略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18%)及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12%),但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无严重后果发生,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研究表明,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黏连、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均可引发产后出血,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产后出血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3-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巨大儿、子宫肌瘤等情况发生率显著上升,产后出血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卡孕栓属于前列腺素衍生物,其作用为使子宫平滑肌产生兴奋,从而获得强烈的子宫收缩目的,临床特点为半衰期较长,可显著提高机体子宫收缩力及加快子宫收缩频率,且进行治疗时药效不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如孕激素、雌激素水平)[5-6]。卡孕栓采用直肠给药途径,研究显示人体直肠具有丰富血运,经直肠给药后吸收速度及起效速度均显著加快。此外有研究显示,卡孕栓除具有良好的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外,还可促进机体胃肠蠕动功能,利于产妇分娩后尽快排气,利于其胃肠道功能恢复[7]。但有研究显示,单纯使用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疗效,需考虑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便获得理想治疗效果[8]。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氨丁三醇盐溶液,是(15S)-15甲基衍生物,主要成分为天然前列腺素F2a。研究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特点为半衰期长、生物活性强,使用较少剂量即可获得显著疗效,可在机体中起到持久而强烈的刺激作用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经宫颈及宫体注射给药后15min即可达到最高浓度[9]。

综上所述,应用卡孕栓配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文中仍有部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经卡孕栓配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无效,且上述药物价格昂贵,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时掌握中转手术时机,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42-43.

[2]董晶,冯敏锋,李文珍,等.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低蛋白血症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8):3684-3685.

[3]干胜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0例[J].中国药业,2013,22(7):106-107.

[4]郭小玲,刘荣军,吴玉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15):23-24.

[5]倪旭红.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2):126-127.

[6]热西旦.阿不都热合曼,梁月婷.缩宫素与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8):220.

[7]谭小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8):63.

[8]徐菲,陈芊,徐丽娜,等.钙剂联合卡孕栓预防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6):2444-2446.

[9]周文勇,赵占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3-114.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处理

一、套期保值理论综述

(一)套期保值的内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准则》,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二)套期保值涉及的两个概念

1.套期工具,是指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消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衍生工具,套期工具通常为衍生工具,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或期权等。只有在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时才可以将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作为套期工具。

(三)套期保值的分类

根据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套期保值分为三类:

1.公允价值套期。公允价值套期指对已确认的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该资产、负债或确定承诺中可辨认的一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

公允价值套期的对象主要是三类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即:(1)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已在资产负债表列示);(2)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尚未履行的已签订的合同);(3)上述两类资产、负债或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

2.现金流量套期。现金流量套期,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该类现金流量变动源于:(1)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如浮动利率债务的全部或部分未来利息支付);(2)很可能发生的与预期交易(如预期的购买或出售)有关的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3.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指对境外经营净投资外汇风险的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指报告企业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

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思路及案例分析

新会计准则对于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的规定不够具体,本文采用创新思维以举例的方式对公允价值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提出其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新理念。

(一)会计确认和计量思路

企业在进行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的时候,应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并分两条线来进行,一是现货市场的会计处理,二是期货市场的会计处理。

2.期货市场。(1)初始处理。根据取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借记“套期工具――衍生工具”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2)后续处理。在持有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应将该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套期损益”里。(3)终止处理。在处置该衍生金融工具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套期工具――衍生工具”科目。

(二)会计披露思路

2.关于套期损益,属于有效套期部分(即期货市场的收益刚好抵消了现货市场的损失),则“套期损益”余额为0,不需在利润表中反映;属于无效套期部分(即期货市场的收益未抵消完的现货市场的损失部分),则“套期损益”存在余额,可在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下单列“套期损益”项目反映。

(三)套期保值会计处理案例分析――以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为例

[案例一]利用期货合约进行的公允价值套期保值

2010年1月1日,大龙公司持有一批产品,准备在年底出售,但考虑到产品价格可能下跌,为规避所持有的产品公允价值变动风险,与一家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衍生工具合同,并将其指定为2010年全年存货价格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的套期。2010年1月1日,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为1000元,被套期项目(即产品)的账面原价为202000元,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00元,公允价值220000元。

[案例二]利用期权进行的公允价值套期保值

2010年1月1日,大龙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股票30000股,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为规避该股票价格下降风险,大龙公司于2010年6月30日支付期权费30000元购入一项看跌期权。该期权的行权价格为每股12元,行权日期为2010年12月31日。购入的股票及看跌期权公允价值如表2所示(单位:元)。

三、公允价值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结论

1.傅秉潇,赵小明,李波.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摊余成本金融资产减值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否需要考虑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而在随后的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分别规定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也就是说虽然都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必考虑减值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却必须在一定情况下考虑减值,其原因仅仅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被计入了所有者权益。这种对于以同种计量模式计量而公允价值变动处理结果却不同的做法本身就有待探讨,却又由此引发了考虑减值与不考虑减值的巨大差异。

本人认为,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各资产项目的会计计量与核算方法在原则上应当是统一的,即不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而且它也应当和其他各项能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一样,在资产负债表日不需要考虑减值,完全可以根据公允价值变动的结果在调整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调整当期损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合理性

1.为什么不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外,其他所有应考虑减值问题的资产,在确认减值损失并计提减值准备时的会计分录都是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只有该资产例外,在确认减值损失时借方计入当期损益而贷方却转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并冲减原资产账面价值。笔者实在想不出这么做的理由,难道是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留下的隐患

2.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处理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企业持有的符合条件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后,在一定条件下其价值是可以恢复的,但是确认减值损失时应计入损益,而价值恢复时却要通过所有者权益。如此处理的合理性,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无论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贯性要求出发,还是借鉴其它资产减值恢复的会计处理,确认减值和价值恢复的会计处理都应当是同步的。即如果确认减值损失时计入了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那么资产价值回复时的正确会计处理也应当是冲减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3.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处理的合理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四十六条,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金额确定的规定是“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而对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金额的计算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法,反倒是《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通过案例给了我们一点提示:

本案例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由于债券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都为3%,所以2006年12月31日可以按照当日公允价值和期初摊余成本直接计算减值损失金额为200000元(800000―1000000),而如果债券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不同,再计算减值损失金额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也就是说该案例无论计算资产减值损失金额还是计算资产价值恢复金额,都是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减去当日债券的摊余成本,并不是真正反映公允价值的差额,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计量原则。笔者认为,绝不能将“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截然不同的计量模式对同一资产项目同时使用,不但增加了会计处理的难度,也未必就能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由于“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本身就不能保证客观公允。实际上,如果完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无论资产减值损失金额还是资产价值恢复金额都应当是期初、期末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当然要扣除到期利息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取消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认定,采用与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一样的会计处理方式,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和当期损益,不考虑资产减值。而如果必须接受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这一特殊规定,也必须采用与其他资产计提减值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将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并同时计提减值准备,而不是直接冲减资产账面价值。同时,既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那么也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减值损失金额和后续的价值恢复金额。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税核算

1引言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实施,使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距明显增大。与原有准则、制度相比,最为明显的就是新会计准则中增加了除历史成本外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后续计量中的应用,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部分资产或负债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其账面价值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这就导致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变得经常化。按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交易性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当投资性房地产在后续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时方法与上相同。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概述

2.1新会计准则中计量属性的变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全面引入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和现值等计量属性,不再盲目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地位。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并新增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2.2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定义及使用范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一项资产在取得以后,当该项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时,期末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产生的差额。[1]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会计准则要求对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负债等计算利得和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

3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使用对企业纳税核算的影响

4结束语

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损益账户纳税核算的案例讲解,我们对公允价值及其损益科目的运用有了充分理解。但这种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它使得会计处理变得很复杂。所以如何兼顾其合理运用同时降低其复杂程度将是未来进行探索的一个主题。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关键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

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的含义及关系

(一)摊余成本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一是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是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是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具体计算过程如图1所示。

(二)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指的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达成共识(一致)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允公价值。

(三)账面价值

(四)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

案例分析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债券面值为3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为4%,每年年末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实际支付价款为3133.8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3060万元并将继续下降。2012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回升至3040万元。2013年2月4日,甲公司将该债券全部售出,收到款项3010万元存入银行。

案例中2010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是实际支付的款项3133.8万元,此金额既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账面价值又是期初摊余成本,但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的金额是3000万元,实际支付款项和面值的差额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进行核算,此科目的金额为133.8万元。用T型账户反映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如图2所示。从T型账户可以看到,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其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是相同的,明细构成是成本3000万元,利息调整133.8万元。

2010年1月1日的账务处理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3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33.8

贷:银行存款3133.8

案例中,2010年12月31日是债券约定的收取利息的日期,同时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2010年12月31日同时还应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债权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债权工具与上期末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该期间摊余成本变动额后的差额。因为在收取票面利息的同时确认投资收益并进行利息调整的摊销,会引起摊余成本的变动,因此应先确认投资收益,然后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2010年12月31日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150

贷:投资收益125.3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24.65

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后,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变化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在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之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摊余成本金额为3109.15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应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2010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与考虑摊余成本变动后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确认公允价值下降9.15万元。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100万元等于公允价值,摊余成本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摊余成本为3109.15万元,此摊余成本是确认2011年投资收益的期初摊余成本。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1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9.15

2011年12月31日,债券出现严重的持续性的下降,应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在确认减值损失之前首先应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2011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3109.15×4%=124.37(万元),本文不考虑2010年末的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

账务处理为:

贷:投资收益124.3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25.63

因为确认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摊销了25.63万元,此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3100-25.63=3074.37(万元),公允价值为3060万元,由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会持续下降,所以公允价值变动=3074.37-3060=14.37(万元),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转出,因此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为23.5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3.5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4.37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15

确认减值损失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公允价值3060万元,摊余成本不考虑暂时性的公允变动,但在摊余成本的含义中要扣除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在确认减值损失之前,摊余成本=3109.15-25.63=3083.52万元,2011年末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为23.52万元,因此摊余成本=3083.52-23.52=3060万元。

2011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是相同的即都是3060万元,3060万元的摊余成本是确认2012年投资收益的期初摊余成本。

2012年12月31日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之前首先应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2011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3060×4%=122.4(万元)

借:银行存款

150

122.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27.6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权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之前,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3060-27.6=

3032.4万元,所以公允价值变动=3040-3032.4=7.6(万元),应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为7.6万元,转回减值损失之后账面价值为3040万元。减值损失转回影响摊余成本,减值损失转回之后的摊余成本也为3040万元〔3133.8-24.65-25.63-27.6-(23.52-7.6)〕。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7.6

贷:资产减值损失7.6

2013年2月4日出售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30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92

投资收益3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3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55.92

案例中2010年12月31日确认的资本公积9.15万元已经在2011年12月31日确认资产减值时计入了资产减值损失,因此出售时无余额,所以无需处理。

关键词:金融资产权益证券股票

一、股票投资会计核算的分类

例: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以62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另支付手续费6万元,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2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3.2元,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3.6元,2008年1月3日以630万元出售该金融资产。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0%,不产生重大影响。

二、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5月10日,甲公司以62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另支付手续费6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0000

应收股利200000

投资收益60000

贷:银行存款6260000

2.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20万元。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应收股利200000

3.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3.2元,公允价值上升3.2×200-600=4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00

4.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元,0.2×200=40(万元)。

借:应收股利400000

贷:投资收益400000

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400000

贷:应收股利400000

5.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3.6元。公允价值上升3.6×200-3.2×200=8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0000

6.2008年1月3日以630万元出售该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6300000

投资收益9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1200000

借:投资收益12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0000

累计损益:40+80-(3.6×200-630)-6=64(万元)。

三、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证券,初始取得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1.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以62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另支付手续费6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6060000

3.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3.2元,公允价值上升3.2×200-606=34(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4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40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6060000

――公允价值变动114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140000

贷:投资损益1140000

累计损益:40-90+114=64(万元)。

四、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0%,并且对其产生重大影响,该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0%,不对其产生重大影响,该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S

[关键词]会计;公允价值;房地产

[DOI]10.13939/ki.zgsc.2016.01.147

1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除了对于房屋的买卖置换,还出现了为赚取租金和资本增值为主要目标的投资性房地产市场。

(2)投资性房地产在两种方式下的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折旧和摊销。

2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国内的运用实例

当今历史条件下,采取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已成为大势所趋,国际上对投资性房地产也大多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共有893家公司拥有投资性房地产,而其中仅有28家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3会计政策变更的动机

通过分析金隅股份的案例,我们也可以发现几个企业进行有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变更的动因。

3.1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2资本结构债权人在确保获得本金的基础上期望收到利息收入,因此债权人会通过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从而驱使了企业采用可以使得利润变高的会计政策。

3.3管理者报酬

以公司利润为考察管理者表现的指标,将报酬与利润相挂钩,使得管理者拥有充分的动机去调节利润,以获得薪酬的最大化。

3.4收益平滑

在投资市场中,投资者对风险还是趋之若鹜的,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通过平滑利润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4会计变更的影响

4.1利润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下,有三种情况可以增加利润:

第一,存货在项目未完成前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等到完工后才以公允价值计量,导致在完工当年会有巨大的利润入账。由于这一变动会对企业的利润情况产生深刻影响,在企业净利润中占很高比例,有些企业甚至依赖于这种变化来保证其当年的赢利水平。但是这种变动是一期性的,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一旦选择从历史成本计量转为公允价值计量则不能再转回。

第二,身处复杂多变的市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就成为了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计入利润表来影响企业的收益。

第三,由于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企业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降低了资产的折旧额,从而提高了利润。

4.2所有者权益

利润的增加将会提高企业的留存收益。同时,企业不会将当年的利润全部分红给投资者,所以年末未分配利润增加,从而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和每股收益。

4.3纳税处理

在我国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下,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和税法的处理不同,若企业采取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在计量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会产生差异,同时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5问题

5.1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由于房价从20世纪末开始不断上升,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才有所回落,而近两年又呈现出有升不降的趋势,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为企业盈余管理开启了新的大门,企业管理者拥有更多的空间操纵利润。投资者看到的是企业不断提升的利润水平,以为该企业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然而,这种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巨大利润并没有实际的现金流来支撑,只能算是一种虚假的利好信号。

5.2公允价值的确认存在难度

由于房地产个体差异巨大,这对公允价值的获取加大了难度。确认公允价值有三种可行方法:一是寻找专业的评估机构来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二是参考同类房地产市场来得出公允价值,三是采取第三方调查报告来确认公允价值。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会受到评估人员的主观性所局限。若市场缺乏活跃性,第二种方法也很难实施。企业若要采取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则必定会增加计量成本与信息成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5.3税收难度

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纳税仍然遵循的是历史成本原则,这造成了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难度。

6建议

6.1信息披露

目前,许多进行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企业并没有充分披露变更的影响。而且,企业对信息披露有自主选择权利。由于披露项目没有统一规定,造成了有些企业披露了从历史成本转换为公允价值方法的转换条件,而有些企业没有。监管部门应该对披露的要求和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定,从而使得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变得更加规范和可靠。

6.2加大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

所谓“杀鸡儆猴”,只有加大对于会计造假和恶意会计政策变更的惩罚力度,才能警醒企业的管理层,从根源上杜绝盈余管理的行为。

6.3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指标来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估

许多投资者都执着于企业的净利润,净资产来评估企业经营水平。其实除了这些指标之外,还可以运用辅助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率等来考察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

THE END
1.房屋买卖行为无效的情形不包括哪些处理无效房屋买卖行为的常见方式包括:协商解除、请求法院确认无效、追究违约责任。选择时应考虑合同具体内容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993560.html
2.房屋买卖无效的情形不包括哪些房屋买卖无效情形不包括合法交易。合法交易下,双方应签订正式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并依法纳税。若遇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确保交易全程合法合规,是避免房屋买卖无效的关键。 2024-11-24 14:34:06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607238 人·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房屋买卖无效情形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34742.html
3.房产不可售的情况有哪些呢?谁知道?有哪位高手晓得?已登记:为交了定金的;已售:已卖出去了的;可售:还没卖出去,可以买的。在房产信息登记中每一个楼盘的每一栋楼都有一个楼盘表。楼盘表是表现各个房屋物理状态信息(包括每套房屋面积、户型、层数、用途)而形成的一个二维变化的直观表格。随着房屋销售、权属登记、抵押、查封等业务的变化,楼盘表可以显示不同颜色和标https://m.loupan.com/ask/790861.htm
4.房管局交易网显示已备案但是还显示不可售,这是什么意思–安居客房产可能是有抵押,或者开发商那里缺少手续 https://www.anjuke.com/qa/v26646103
5.期房状态为抵押可售是什么意思?抵押可售应如何交易[摘要]期房现在房屋交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在实际操作中,登记机构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后也应注意预售情况的变化,其方会存在状态显示的不同,这也成为趣分期买卖交易的一大准则,那么期房状态为抵押可售是什么意思呢,期房状态为抵押可售应如何交易呢? 期房现在房屋交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在实际操作中,登记机构在办理在建https://zhishi.fang.com/esf/qg_187380.html
6.房地产知识大全一、房地产:房产和地产的总称,也叫“不动产”。 房地产的形态:1、单纯的土地;2、单纯的房屋;3、土地和房屋的综合体。 房产是房屋及其权利的总称,地产是土地及其权利的总称; 房地产是土地附在土地上不可分割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不可分离的物质及其权利构成的财产。(构筑物是指不能进入的建筑,如:烟筒、树https://www.360doc.cn/article/27174365_492034813.html
7.已预售新项目抵押的可售房屋是什么意思?如何产权过户2020年05月15日 08:09:00 来源:房产超市网[导读]买房者在与房地产商签署买房买卖协议的情况下要先搞清你所购买的房子的一些管理权限和抵押难题,可是通常很多人不清楚根据哪些方式掌握清晰这种难题。那么下边已预售新项目抵押的可售房屋是什么意思?如何产权过户 买房者在与房地产商签署买房买卖协议的情况下要先搞清https://www.fccs.com/zhishi/47743.html
8.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其实如果房地产交易量下降,不再具有吸金功能,那么农产品等生活必须品以及房屋租金等等就会大幅上涨。这是因为多出来的大量钞票总要有个流向,如果不被房地产吸收,就会被大蒜,绿豆,姜,及全部生活必须品的上涨来吸收 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2010年房产调控后,物价上涨的势头非常迅猛。 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9.如何查询在售楼盘信息可售房屋查询是什么意思可售房屋查询和但也不排除开发商就地起价不愿意买房子的情况。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查询在售楼盘信息,可售房屋查询是什么意思,可售房屋查询和开发商不一致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齐装网CCTV展播品牌,深耕互联网装修8载,比熟人更靠谱。https://www.qizuang.com/gonglue/gflc/113055.html
10.启明社临高启明灰机wiki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小撮坏分子,他们恶意囤积化肥,使得不少真正踏实劳动的庄主因缺少化肥而影响了收成。临高农业管理局提醒各位,化工厂产能有限,恶意囤积生产资料是违法行为,其中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处6个月的苦役。望广大庄主朋友们积极举报恶意囤积者,与破坏正常生产秩序的一小撮坏分子做坚决斗争。https://lgqm.huijiwiki.com/index.php?curid=5704
11.二手房交易合同一、二手房交易中的阴阳合同是什么 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或口头。“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规行为,在给当事人带来“利益”的https://www.ruiwen.com/jiaoyihetong/5248863.html
12.那点房事(难以齿口)咱接着说建筑形式的层数问题。这一说到住宅的层数,就让人想起高层、中层、低层之说。可谓是名堂繁多。这“层数”前加了那么多不同的名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先看看国家的规定。 按《国家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低层住宅是指层数在1到3层的住宅,多层住宅是指4到6层的住宅,中高层住宅为7到9层的住宅,高层住宅为层https://blog.csdn.net/iteye_17686/article/details/8237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