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管理区域规划的停车位应当优先满足本区域业主的需求。小区车位配比只有1:1,或者达不到这个配比的小区,一户只能购买一个车位。
业主在买房前都得交一定的预付款,你给的款项是定金,还是订金,一字之差,就能影响你日后购房能否顺利退款的问题。楼市政策非常专业,规定多且细,购房者眼神一个粗糙,就影响到你买房的权益。买房预付款到底该注意哪些事项,日前,东莞市房产管理局局长黄慧红率队详解了买房中一些政策细节,还解答了石龙二手房不能过户等具体疑问。
交定金还是订金?一字之差影响退款
买房前先缴纳一笔费用,看房签合同时却遇节外生枝,购房者和开发商生意做不成了,预付款该不该退是买房时经常碰到的遭遇。一位“柳随风”的网友投诉称,年初想买房,在南城方中兰亭轩交了一笔2万元的定金,签合同之前又交了5万元的首期款。看房签协议时,双方对于合同细节起争议,开发商同意中止合同,但只退还5万元的首期款,另外2万元定金就概不退还了。
类似关于买房定金退还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在房产管理局做客阳光问政之前,和“柳随风”一样投诉预付款退款纠纷的就有7条之多。对此,房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购房者在买房前缴纳的费用,被称作定金、订金、意向金、预付金或者诚意金,虽然字面意思差不多,但内涵却千差万别。在法律上,只有“定金”是专业法律用语,受法律保护。
房管局建议市民在买房时,和开发商商谈好后,以“定金”的形式缴纳一部分预付款。日后,如果双方达不成合同意向,就看责任方在谁,如果是开发商的责任致使购房者在买房过程中权益受损就由开发商赔偿;当然,如果是自己个人原因,造成购房中止,那预付款就打水漂了,开发商可以不退还。
一房只能一车库有钱也没得商量
不过在东莞多个小区,不管你家有多少辆车,只能购买一个车位,这让这些“多车”族很苦恼。比如江南第一城的业主“大笨猫时代”就在问政平台上吐槽,明明看到车库里有多个未出售的车位,开发商就是捂着不卖,这里面是否有其他猫腻。
对此,房产管理局表示,“一户一车位”并不只是东莞的特例,而是整个广东省的政策要求。据了解,根据《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管理区域规划的停车位应当优先满足本区域业主的需求。小区车位配比只有1:1,或者达不到这个配比的小区,一户只能购买一个车位。政策已经规定,在车位问题上,有钱也不能随意任性,除非住得上豪华小区或者别墅,车位多到随意购买。
石龙解禁64栋“问题”房可以过户了
在线访谈中,房管局副局长刘国军还带了一个最新消息,经过房管部门的专项调查后,石龙旧城区一批长期不能过户的老房子日前终于解禁了。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条例体现小区车位应“先租后售”的原则。
新条例规定,小区内的车位、车库,建设单位应当首先出租给本区域的业主、物业使用人,在满足本区域业主、物业使用人需要后,建设单位将车位、车库出租给本区域业主、物业使用人以外的其他人的,其租赁合同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建设单位依法取得车位、车库权属登记后,方能出售车位、车库。建设单位应当在出售车位、车库一个月前,以书面形式告知本区域全体业主,并在物业管理区域的显著位置公示拟出售车位、车库的产权证明文件和出售价格。
拟出售车位、车库数量不少于本区域房屋套数时,每户业主只能购买一个车位、车库。
部分镇街一户多车位已停止备案
梁先生(化名)家住寮步某楼盘,最近这两个月,所在楼盘的开发商开展地下车位的“优惠促销”活动,梁先生前后共购买了3个车位。但是在第三个车位交钱并签约以后,他突然收到开发商的通知,说差点未能成功备案。
该楼盘项目经理对记者表示,3月26日,该楼盘接到主管部门的口头通知,明确未达到1:1的车位配比的小区,“一户只能购买一车位”。从当日起,在该小区购置有一个车位的业主,再买同小区车位将不再予以备案。
城区有小区车位10多年都卖不完
根据合富辉煌东莞公司市场研究部统计,今年3月1日到29日,东莞车位签约700套,按照日均签约量估计,3月预计车位总签约730套,比去年同期的871套减少16%左右。该公司市场研究部总监李兴旺表示,2014年住宅市场受到政策打压,商业市场相对较为宽松,因此不少开发商都有意加大了商业的推货量,其中也包括通过车位来回笼部分资金。数据统计,2014年全年东莞共签约13889个车位,比2013年的7223个增加了92%。
那么,东莞有必要限制车位购买吗?有开发商表示,东莞楼盘的车位没有广深等一线城市紧张,因为业主没有需求或是尚缺购买力,中心区甚至有个别十余年楼龄的小区,至今仍有大量车位未售出。以梁先生所在小区为例,小区虽然住户800多户,可售车库500多个,但由于周边并非主要市政道路,业主车辆多停在路边,同时配套的商业街地面停车位也还没有开始收费,小区车位推售一年多来,仍有大量未售。记者昨日也在东莞市房管局公众信息网查询到,位于南城的黄金花园B区地下车位,总共有161套,但是目前仍有132个可售。
“若东莞要出新规限炒车位,希望有更‘接地气’的举措。”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