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亏损31亿!对赌协议临近?贝壳找房赴美IPO慌不择时
今年注定是见证历史的一年。从年初到现在,估计很多蜜友和蜜姐一样,被迫接收和见证了很多炸裂新闻。近期的新闻让上周五的股市也颇为不淡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概股们回归似乎是大势所趋。而上周五(7月24日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今年注定是见证历史的一年。从年初到现在,估计很多蜜友和蜜姐一样,被迫接收和见证了很多炸裂新闻。
近期的新闻让上周五的股市也颇为不淡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概股们回归似乎是大势所趋。
而上周五(7月24日)晚,贝壳找房却选择了“逆向而行”:赴美递交招股书,拟以“BEKE”为交易代码在纽交所IPO。
到底是发展前景太好,勇于“逆行”,还是如市场传闻对赌协议临期,不得以而为之?
01
目前,大家可能熟悉的还是贝壳找房的主营业务新房和二手房的中介代理服务,租赁、装修、社区服务更多是它未来的计划。
当然,贝壳找房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左晖,也是自如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但此次招股说明书披露,其核心资产为贝壳找房、链家、贝壳金融等,并不包括自如。
从贝壳融资的经历来看,还是相当的浓眉大眼,被一些大机构看好。
今年3月,D+轮融资超24亿美元,参投的公司包括软银、腾讯、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中国。2019年7月,D轮融资,也有腾讯、高瓴资本的身影。
这也是一些媒体暗示或明示的,跟着大佬有肉吃的重要理由。不过,机构投资和个人完全是两码事儿。
02
据公开报道,早在2016年,腾讯、高瓴资本等数家机构就参与了链家的B轮融资,投资金额达64亿元,但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在2021年4月之前(5年内)若链家不能完成IPO,投资人可以要求公司回购,其回购价格约定为基本投资价格+每年8%的单利回报。
也就是链家方如不能完成对赌协议,需要返还投资者64亿元+25.6亿元利息,投资方可以说是不赔。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初开始,我们一再见证历史。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贝壳找房在2018年和2019年的GTV(总交易价值)分别为1.15亿元和2.1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84.5%;营业收入分别为286亿元和460亿元,同比增长60.6%。
贝壳找房高速增长的背后,却中了和其他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公司模式颇为相似的魔咒:做得越大亏得越多。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2019年,贝壳找房净亏损分别为5.4亿元、4.3亿元以及21.8亿元,合计净亏损31.5亿元。
2020年初更是因为遭遇黑天鹅事件,仅一季度净亏损就高达12.31亿元。
而贝壳找房收入的高速增长,似乎也不是那么让人有信心。
喜欢研究财报的蜜友,估计很熟悉一句话“收入不等于挣到钱”。因为还得结合费用和收入确认方式等来判断。
03
贝壳找房的创始人左晖曾描述,想做的是一个球场,提供平台和制定公平公正的协议,“我希望未来在这个平台达到100个品牌,有一个链家还有其他99个”。而贝壳找房这些年也确实是如此行动的。
贝壳找房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460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17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0.6%。
但实际上,正如左晖所言,这个平台只有1个链家,却又众多的其他公司。两年内,入驻贝壳找房合作新经纪品牌超过250个。而其他公司与贝壳找房签约合作,新房佣金需要与这些签约的公司一起分成,而非都归贝壳找房。
这种财务处理方式,在上市公司中也并非少见,只是数据漂亮,未必真的赚钱能力也是那么刚。
另外,是费用方面。
今年,贝壳找房公开披露的经纪人人数为超37万人!门店超4万家,两年内进入全国110个城市。
蜜姐看到贝壳找房公开披露的经纪人人数,第一反应就是联系到了平安保险,代理人人数众多到你身边几乎都能找到一两个贝壳找房的经纪人和平安保险的代理人。
而贝壳找房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成本占比最大的就是佣金及内部补偿费用。
贝壳找房的宏伟目标是:未来覆盖全中国超过300个城市,服务超过3亿的社区家庭,链接100万职业经纪人和10万家门店!可想而知,未来其成本开支压力之大。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553次浏览
上一篇:楼市,正按闹分配:讹人讹出新高度!
下一篇:严打炒房?央媒首提“新一轮加码调控,剑指投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