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月24日,链家上海公司被上海住建委调查,主要问题为:1)挂牌出售问题房源给客户;2)居间交易中涉嫌违规的金融操作。目前上海链家两家涉事门店已暂停网签,且链家自行决定对上海公司的金融业务暂停,对内部进行全面自查。
挂牌出售问题房源给客户
1、抵押房产可出售,但中介需向购房者履行签约前的尽职调查且不可隐瞒信息
居间交易中可能涉嫌违规的金融操作
1、P2P平台不能建资金池
2、中融信担保不具备放贷资质,没有小贷牌照
按照链家理财官网介绍,用户资金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易支付”托管,北京中融信设立资金池为投资交易提供担保。资料显示,中融信由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链家董事长左晖为该公司法人代表,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合同担保,并不包含融资担保。而非融资性公司如果出借资金,其实就相当于变相发放贷款。
3、风险提示
监管机构对中介机构从事金融业务的监管变严。
4、附录
案例之一:今年1月,上海市民庄先生计划给儿子买一套二手房作为婚房。庄先生通过链家门店,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协商价格370万元,定金为80万元。庄先生交了定金,却无法交易。他被告知,出卖方在售房过程中,由于要购买另一套房子而向他人借了钱,庄先生所购房屋成为这笔借贷的抵押物。
更离谱的是,借钱给卖房人的,正是上海链家的一个经纪人。而所有的这些情况,出卖方并没有事前通报购买方庄先生。出卖方是在2015年12月30日向上海链家借钱的,而经上海链家介绍将其房产卖给庄先生一事,则发生在今年。
于是,庄先生要求上海链家解除房屋的抵押,继续交易。但他却被告知,上家没钱偿还欠款,只有将这套房屋卖掉之后,才有足够资金解除抵押。链家方面建议庄先生,先帮上家还清这笔欠款。不得已,庄先生不买房了,要求链家还清80万元的定金,但上海链家还是不同意。
案例之二:购房人黄先生也在不清楚房屋条件的情况下交了定金,之后才被链家告知该房屋除了贷款还有抵押。当时,黄先生硬着头皮签下了房屋购买合同,并交了剩余的近七成房款,共计280万元,也同意了合同上“该款必须用于先偿还银行和个人抵押”的规定。
黄先生把钱分两批转给了房东,第一批打到房东的账号之后,发现房东根本没有把这个钱用于解除抵押,而是挪做他用。这就造成了280万元无法弥补银行和个人的全部抵押贷款。而链家方面则认为问题不大,贷款部的人员签订了三方协议,垫资110万元把这个交易继续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