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依靠个人二手交易的平台难以实现业务形态上的突破,其他平台在复制上也会更加容易,未来的竞争就将趋向同质化,只有深挖用户需求,开拓新的领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二手交易平台才能实现持续不断发展。
其实,二手交易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互联网+”的大环境成形之前,各地的二手市场、大学毕业生的跳蚤市场、路边摆摊卖旧货等交易方式就已十分普遍。线下交易省去了物品寄送、退换等诸多烦恼,其特点是交易物品相对价格比较低廉,以旧的鞋包衣物为主。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二手交易从线下转入线上,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互联网巨头和创业公司的目光,二手交易开始向移动端发展。经过数年发展,闲鱼也已成为了业内的“领头羊”。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闲鱼”脱胎于“淘宝二手”的闲置交易社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闲置交易平台,涵盖闲鱼拍卖、闲鱼二手车、闲置交易等多种业务形态。闲鱼于2014年6月正式上线运行,截至去年已成交闲置物品1.7亿件,累计注册实名用户超过1亿人,人均单日使用次数与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已超过淘宝的活跃度。
闲鱼的“鱼塘”以社区模式驱动,让用户在成交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社交关系,也与其他闲置交易平台区分开来。鱼塘的功能与带交易区的论坛或者贴吧类似,不同的是,闲鱼是先通过交易带动的社交,让用户在交易过程中了解商品的同时,也了解彼此。当然,毕竟闲鱼的主要功能仍是闲置物品交易,因此很多鱼塘的内容仍是以出售商品为主,用户互动频次数高,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交易中买卖双方的问询所致。
除了明码实价的一口价交易,拍卖也逐步成为二手交易的另一种形态。2016年5月,闲鱼与阿里巴巴旗下拍卖业务“合体”,目前已囊括司法、公车、海关、奢侈品、艺术品等一系列拍卖内容,其商业模式既有法院、海关、财政局等政府类机构为主体的G2C,也有万科、广汇汽车等行业龙头为主体的B2C,还有以明星个人拍卖为代表的C2C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拍卖平台。
虽然闲鱼在不停开拓其他方面,但是二手交易仍是主旋律。不可否认的是,二手交易市场鱼龙混杂、定价缺乏依据,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证,如何建立起成熟有效的行业规则,规范闲置交易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对平台来说是一道难题,但闲鱼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针对信用不完善带来的交易风险,闲鱼平台依托相对成型的信用体系规范交易,通过阿里大数据,引入芝麻信用、淘宝用户等级及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信息,形成用户信用评判体系,其中包括卖家实名认证、支付宝担保交易、专业团队支撑等,降低了交易风险。评价方面,闲鱼买卖双方可以互评,累积在个人的评价记录中,在未来交易过程中,其他的卖家/买家也可以看到之前的评价。另外,闲鱼拍卖与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进行合作,以权威第三方的专业鉴定技术为依托,将建立二手奢侈品交易“售前—售中—售后”的全链条保障,通过售前鉴定、售中监控、售后维权,为二手奢侈品交易提供诚信保障。
依托于自己的菜鸟物流,闲鱼还上线了在线叫快递服务,同时以优惠券抵扣形式促进使用,解决了卖家零售商品时找快递不方便,邮费太贵等问题。对于大件物品的运输,闲鱼通过附近鱼塘鼓励大家大件物品同城交易。
对比来看腾讯投资的转转,其依托于58集团大平台,不仅有着深厚的用户积累,而且信息覆盖面极广。在类目方面,转转与闲鱼类似,除了各类二手交易物品,也包括租房和技能服务,不过手机产品被归为一个特别的栏目——转转优品,其中还有手机回收的功能。
总的来看,单纯依靠个人二手交易的平台难以实现业务形态上的突破,其他平台在复制上也会更加容易,未来的竞争就将趋向同质化,只有深挖用户需求,开拓新的领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二手交易平台才能实现持续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