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指南

1、附件2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指南落实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建成覆盖全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必须将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登记信息系统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实现各级登记信息实时接入信息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实时互通共享。为了加快推进信息平台接入进程,确保2017年底前实现全国覆盖,急需全国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协同联动、相互配合,积极开展系统上线运行、网络联调、接入测试等系列工作,实现批量接入。为规范、高效地开展接入工作,特制订信息平台接入指南。一、国家级信息平台接入条件(一)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平稳支撑

3、交换数据。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或互联网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的地方,部将在中心端部署单向光闸确保信息安全。(四)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的地方需配置一台服务器作为接入前置机,部署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前置机技术指标最低要求:CPUi5两核;内存=8GB;硬盘=400GB;操作系统:centos6.5。二、国家级信息平台接入方式为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满足地方不同建设模式下信息平台接入需求,国家级信息平台提供了多种接入方式并行的运行模式,保障各级日常登记数据实时纳入信息平台。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03号),各地可结合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

4、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并采用相应的方式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总的原则:一是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明确本省范围内各级接入方式,负责做好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二是无论采用哪种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和接入方式,都要保障登记信息的一数一源、不重不漏;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省级采用大集中的接入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接入的物理节点数量。(一)省级统一接入方式。适用范围:省级采用大集中的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即省本级,以及所辖市、县级采用省级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办理日常登记业务,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在省级集中统一管理。接入方式:部在省级部署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省本级,以及所辖市、县级每一宗登记业务数据实时上

5、传部。(二)市级统一接入方式。适用范围:市级采用集中的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即市本级和所辖县级采用市级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办理日常登记业务。接入方式:部在市级部署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分以下两种接入方式:第一种方式。省级建立了全省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管理全辖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基本环境,市本级及所辖县级每一宗登记业务数据实时上传部和省。第二种方式。省级暂时尚未建立全省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具备管理全辖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基本环境,市本级及所辖县级每一宗登记业务数据实时上传部,待省级建立了全省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管理全辖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基本环境,再过渡到第一种方式。(三

6、)分散接入方式。适用范围:省和市级都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即本地省、市、县三级各自采用本级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办理本级日常登记业务。接入方式:部在省、市、县三级部署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如省级没有具体登记业务将不在省级部署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分以下两种接入方式:第一种方式。省级和市级分别建立了全省和全市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管理全辖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基本环境,所辖县级每一宗登记业务数据实时上传部和省、市。第二种方式。省级和市级暂时尚未建立全省和全市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具备管理全辖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基本环境,所辖县级每一宗登记业务数据实时上传部,待省级和市级分别建立了全

7、省和全市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管理全辖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基本环境,再过渡到第一种方式。(四)混合接入方式。部分地方可能采用混合建设模式,即省级或市级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平台,但所辖的部分市或县仍用本地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办理日常登记业务,部也将在这些尚未纳入上级信息平台的市或县部署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三、国家级信息平台接入流程信息平台接入工作流程包括接入准备、接入申请、平台接入、接入管理等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是否满足接入条件信息平台接入准备主要任务:申请、审核、批准信息平台接入申请主要任务:网络联调、接入前置机部署、接入测试、存量数据汇交等信息平台接入主要任务:机制建设、状态监测信息

8、平台接入管理图1信息平台接入工作流程在信息平台接入准备环节,拟接入信息平台的地方应对照接入条件,完成系统上线运行、业务报文生成、网络联通、接入前置机配置等工作。接入条件具备后,进入接入申请环节。在信息平台接入申请环节,完成申请、审核工作。拟接入信息平台的地方填写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申请表,经省不动产登记局同意后报部,进入信息平台接入环节。在信息平台接入环节,拟接入信息平台的地方与部共同完成网络联调、接入前置机部署、接入测试、存量数据汇交等工作。信息平台接入环节分为三种状态:一是测试状态,完成网络联调、接入前置机部署工作进入测试状态;二是试运行状态,完成全业务类型的增量业务报文的校验

9、、上传、比对等工作,部编写测试报告通过后进入试运行状态;三是正式运行状态,完成基础地理数据和统一登记发证以来的登记数据汇交,登记全业务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稳定运行不少于5天,进入正式运行状态。在信息平台接入管理环节,接入信息平台的地方应按要求建立接入状态监测评价机制,保障常态化运行,逐步完成覆盖辖区的存量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汇交,并实现各级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四、国家级信息平台接入准备(一)一般要求。1.部负责提出接入准备的工作内容,并解答各地准备工作中出现的疑问(交流群:434200682;技术服务热线。2.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统筹推进本地接入信息平台工

11、。应用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在业务办理的登簿环节生成符合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技术规范要求的业务报文,形成各类业务报文的示范样本;生成各类业务报文的XMLSchema校验报告。3.网络环境互联互通。选择信息平台接入网络环境,并能够与部端实现互联互通。4.配置接入前置机。配置一台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服务器,作为接入前置机。5.数据汇交准备。数据内容。应提交的数据为基础地理数据和统一登记以来的登记数据。根据工作进度和数据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交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数据、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对历史登记资料整合建库的成果数据。数据组织。以县级区域为单位对成果数据进行组织。空间数据数学基础

12、。汇交的空间数据与本地登记业务的工作底图具有相同的坐标系。各地尽可能采用国家坐标系(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如暂不具备条件,也可以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数据格式。矢量数据采用Shapefile格式,包括主文件(.shp)、索引文件(.shx)、表文件(.dbf)、投影信息文件(.prj);属性数据采用.mdb格式。存量数据汇交工作详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成果汇交规范。上述工作,形成存量不动产登记数据成果汇交准备工作报告。五、国家级信息平台接入申请(一)一般程序。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可提出接入信息平台申请,填写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申请表,经省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核

15、型的业务报文(XML文件)及不动产登记簿PDF文件。将业务报文及不动产登记簿PDF文件提交到部中心端节点(地址10.255.5.123)的指定目录下。进行业务报文的逻辑形式校验,并形成响应报文。查看响应报文并对接入失败报文进行修改完善,直至成功提交。进行业务报文与不动产登记簿内容进行对比。3.测试结果。由部中心端形成测试报告。(四)信息平台接入的运行状态。接入测试完成后,正式接入信息平台,并达到以下运行状态:1.登记机构完成每一宗登记业务后,在登簿的同时,实时生成登记结果数据的业务报文,并经前置机上传。2.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端前置机能够正确接收业务报文,并实时导入内网中的全国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16、中。每一宗登记结果数据导入全国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后,如果具备存量登记数据本底,则可“落地”并与存量数据挂接;如果暂时尚未汇交存量登记数据,则可正确地在属性数据库中形成规范、完整的数据记录。3.对于错误的业务报文,不论是由客户端前置机,还是由中心端前置机报错,都能准确报出错误原因,并在不超过2个小时内及时处理并上报正确数据。4.网络运行稳定,断点故障可及时检测出并快速恢复。各接入节点与部之间的网络通讯中断次数全年不超过2次。报文数据在断点恢复后可续传。(五)信息平台接入后的数据衔接。按照信息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各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要实时纳入信息平台,实现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互通共享。由于各地存量登

THE END
1.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 |无障碍|关怀版 当前:北京市切换区域 搜索 常用查询 关键字: 验证码: 向右滑动完成验证 立刻查询重置信息https://banshi.beijing.gov.cn/zwfwapi/cycx/bdcdj/bdcdj/query.html
2.全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进入全面运行阶段据中央电视台2018年6月17日报道,自然资源部称,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目前已实现全国联网,这项历时四年、被视为房产税开征、推进房产公开前提的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自然资源部最新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全国335个城市、2853个县区共设有3001个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3.8万个窗口,8万多名http://www.suibianfa.cn/post/40562.html
3.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平台[千万项]不动产资管云根据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的总体要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是不动产登记各项制度落实和信息共享查询的基础。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国土、住建等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服务,有利于方便群众办证,提高办证效率,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不动产https://www.ylsaas.com.cn/sys-nd/2890.html
4.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全国联网,进入全面运行阶段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 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全面运行 自然资源部最新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全国335个地市、2853个县区共设立3001个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3.8万个窗口,8万多一线登记工作人员平均每天为30多万企业和群众提供不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DKH4S0UT0514R9P4.html
5.i自然构建线上线下一体标准化登记服务体系 2023-10-26 08:05:11中国自然资源报 推出惠民利企“三免”服务举措 2023-10-18 08:26:45中国自然资源报 多道防线让“带押过户”更安全 2023-10-10 08:11:18中国自然资源报 不动产登记智能化监管平台上线 2023-09-26 08:20:04中国自然资源报 https://www.iziran.net/column.html?cid=28933
6.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 10 第二章基本定位与目标任务 11 2.1.基本定位 11 2.1.1.总体目标 12 2.1.2.面向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供技术支撑服务12 2.1.3.面向各级不动产审批和交易主管部门提供信 息实时互通共享服务 12 2.1.4.面向相关部门提供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08/614420104301011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