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受房地产市场下滑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一定疲态。本轮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效果如何?治沉疴防新疾,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到底需要一张怎样的药方?
对此,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在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对话时表示,中国可以学习新加坡模式,实行保障房和商品房并举的策略,既能实现“居者有其屋”,又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和融资功能,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
【访谈/观察者网王慧整理/房佶宜林琛力编辑/周小婷朱敏洁】
赵燕菁:首先感谢观察者网的邀请,在回答问题之前,想先跟大家说几句题外话。我个人经常提出一些所谓“另类”的观点,大家往往不是很容易接受,包括今天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批判地接受。
我觉得观察者网应该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供各方参考,兼听则明。国家也好,社会也好,不能只有一个声音。我今天也是以这个态度来跟大家交流。
回到刚才的提问,我认为2024年中国房地产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之前大家没有想到中国经济、特别是房地产会下滑这么严重,也没有想到房地产的下滑会对整个经济拖动这么大。但现在发生了,怎么办?
我们今年一定要制止房地产下滑,因为现在无论是消费不畅还是投资不足,归根到底都是货币出了问题。
为什么以前货币好好的,现在突然出问题了?因为受房地产影响太大。只要房地产下滑,整个金融系统都会受到冲击;而金融系统受到冲击,即使不做房地产的人,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整个货币和国家的债务会萎缩,现在的货币就是债务创造的。于是大家突然发现自己的钱没了,消费者没了,客户没了……所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房地产。
那么,这次房地产下滑是周期性的吗?是不是过两年又恢复了?我们只要忍一忍,等出清了,房地产就会恢复?甚至有人说,某些房地产政策一取消,是不是就会反弹?
现在我们要做的一个大判断是,中国的城市化是否到尾声了?如果不是,这次房地产下滑就是周期性的,过两年,人口又从农村回来了,城市又会扩张,经济再次发展。就像过去这二三十年里面我们有过几次经济下滑,但等一缓过劲来,农村人口又开始恢复涌入城市。
但我估计这一次比较困难,因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基本趋于稳定,城市人口基数很大,农村人口基数很小,不会再有以前那么大规模的转移。而房地产是城市扩张的一个基础保证,所以房地产会持续下滑。当然,有些城市还会增长,但大部分城市都会处于比较平稳、甚至是开始收缩的状态,这是和以前最大的不同。
观察者网:现在各级政府都在推出各种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平稳发展。您觉得这些政策的效用如何?房地产市场恢复到哪种程度算是比较健康平稳,有什么具体的参考指标或信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