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亲身经历了一场“卖房谈判”。
先说结果:谈崩了。
原因:中介压价,同时咬死1个点卖方中介费不松口,我妈生气直接走人。
这不是重点,戏剧化的是:
正值房子空置日久生灰,正值卖房而不得内心焦虑,正值有机会卖掉而谈崩的后悔。
再直接点说,“好赞”可以理解为“卖房升级包”,买了就相当于游戏的“人民币玩家”。
一句话:卖家多付1个点佣金,中介短期内打包票卖掉,卖不掉则服务费全退。
想多赚一个点的服务费的是中介,拍着胸脯包卖的也是中介。
为什么有这种底气?先来看“好赞”服务都包含了哪些内容?
按照宣传资料,服务内容之丰富,主要有12项。
在我仔细看清协议内容的每一个字,又把中介小哥盘问到直挠头后。
从这12项里面,拎出来最“王炸”的核心:流量倾斜
怎么样的倾斜法?
2、全城房源聚焦,大量经纪人私域流量朋友圈一天N遍刷屏;
3、贝系多家中介(链接、德佑、中环、21世纪等)联动,你的房源会被经纪人优先推荐;
一句话,就是:花钱把自家房子“买”成顶流。
除了流量倾斜,12项服务里的其它项也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比如VR未来家,可以AI自动出装修效果图,解决线上看房二手房卖相不佳问题。虽不及一手样板房渲染效果专业惊艳,至少规避了远程看房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尴尬。
看起来很不错的服务,收费也是不菲的。
签订协议时,卖家需要一次性支付3980元的首付款;
服务期间若顺利成交,卖家需要支付1%额外的佣金(首付款可抵扣),雷打不动。
举个例子,一套总价300万买了“好赞”的房子,若承诺周期内顺利成交,房东需要支付总共3万元服务费。
虽然中介会极力宣传“会在价格谈判阶段,尽量和买家争取更高的价格,帮助缩减这份支出。”
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买家不会无故出资。合理推测,这部分的费用,最后大头部分还是需要卖方承担。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有疑惑
贝系中介,不仅推荐卖家买“好赞”服务,也推荐买家买“好赞”房源。
1%的好赞佣金,都给谁赚了?
纯属从业者身份的好奇,加上和中介聊得深入,探到了一些料,仅供参考。
简单来说,在“好赞服务”生效期间,房源被“贝系”中介成功售出。支付的额外1%佣金,主要分给三方。
1、推荐并完成好赞签署的经纪人
2、帮你把房子卖掉的经纪人
3、经纪人所属门店抽成
这样一来,很容易想到三方的动力点:
1、经纪人乐意推这项服务,即使房子不是自己卖掉也多一份收入;
2、手上有客户的经纪人乐意推带“好赞”房源,成交多一份佣金;
3、门店乐意投入资源,不仅收入提高,同时抓住“重点售卖目标”,也容易逐个击破
三赢的局面,真香。
调动了中介的积极性,变相的提高了买家的积极性。
虽然看了不一定买,但是不看一定不会买。
卖不出去不收钱,看起来非常美好的“好赞”,究竟有什么效果?
经纪人说的8成以上“好赞”房源能在合约期内顺利成交,数据可靠性不置可否。但说起砸重金买“好赞”的老妈,现在倒是乐呵呵,
最直观的,房子卖出去了吗?
还没有,还没有要下定的客人,但是看房的人哗哗的多起来。
4月初,“好赞”签订后,房源一周上门看房的客户在10组左右,明显超过以往一个月2-3组的数量。不排除很多人是看个热闹,但是目前为止,至少做到了第一步:广撒网。
流量倾斜效果杠杠的,那买了“好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花钱买来的“顶流”,必须自己买单。
以上为正文,来自Melody
最近啥最火
▼
如果想要在上海买一手房,一定记得上真有好房购房神器选好房子、好户型,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咨询提问,我们会对您一对一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