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子,永远是一生的心结。
最近,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
5月27日,上海出台多条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并且,即日开始施行。
简单盘点一下上海新政的关键点:
1、扩大重点区域非沪籍人才以及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
2、缩短非沪籍人士购房社保或个税要求年限,从5年改为3年(特殊区域2年);
3、取消离异购房合并计算住房套数规定。
4、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基础上,可再购买1套住房。
5、支持企业购房用于职工租住。
6、首套住房个人商贷利率下限调整为lpr减45个基点,首付比例下限调整为20%;二套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减5个基点,首付款下限调整为35%;
7、首套住房个人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提至80万元,家庭160万;二套房,个人公积金最高贷款65万元,家庭130万元。
8、对符合条件的“以旧换新”居民家庭,给予住房置换期间过渡租房、装修搬家等适度补贴等。
这已经是这个月,关于房地产第N条新政消息了。
几年前,楼市迎来调控。
热点城市基本都从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政策规定。
而今年5月17日,新一轮支持房地产的金融举措出炉。
新政策从三方入手。
(1):下调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别降至不低于15%和25%。
(2):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
(3):设立3000亿元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用于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自新政发布以来,多城市跟进。
如今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松绑,可以说是楼市的重磅信号。
接下来,预计会有更多城市将降低首付款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房贷利率可能下降0.3至0.4个百分点。
信贷政策的宽松将会大大降低大家购房的门槛和成本。
而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背景下,去库存和资金链紧张成为了房企面临的两大难题。
于是政策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收购存量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
这不仅有助于去库存,也能推动在建项目续建,改善房企资金状况。
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向市场传递出了强烈的信号:
国家正致力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在过去几年中,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次波动,不少消费者对于购房持谨慎态度。如今政策的明确导向和积极信号能够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而通过贷款利率调整等措施,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房成本,也能激发市场的购房需求,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仅仅依靠政策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改善还需要市场自身的出清和秩序恢复。
而这轮政策的目的并非是要刺激房地产市场回到过去的高速发展状态,而是为了防止市场进一步下跌引发系统性风险。
事实上,这轮政策的出台也为我们的购房观念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在过去,许多人将购房看作是一种投资手段,希望通过炒房来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到居住的本质上来。
房子不仅仅是一个投资品,更是一个温馨的家;
购房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需求。
在这样的观念转变下,我们的购房行为也将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不仅有利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有利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