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讲几个工资条上比较通俗的概念。
1.应发工资:应发工资即税前工资,指在未扣除各项费用(社保、公积金、个税等)前的工资。
注:进行免税扣除的社保公积金仅包含个人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包含:住房租金、住房贷款、赡养老人、继续教育、子女教育五部分。
个税本身计算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这样表达:个税=Q1*税率+Q2*税率+...+Qn*税率。
了解以上概念以后Q就很容易计算出来了,即:
简单来说,
工资的哪一部分需要缴纳个税?(并不是所有的钱,都要交)
用月工资总额,减去5000元的免征额,再减除专项扣除(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租赁支出、大病医疗支出、赡养老人支出等)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企业年金等),剩下的部分就是你应纳税的钱。
案例:
小王老师2020年1月应发工资为30000元,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3000元,专项附加扣除3000元。那么小王老师的Q则是:
Q=30000(应发工资)-5000(个税免征额)-3000(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3000(专项附加扣除)=19000元
1月缴纳个税=Q(19000)*税率(3%)=570元
小王老师2020年2月应发工资为30000元,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3000元,专项附加扣除3000元。
那么小王老师的Q应该是:
再看看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1月应纳税所得额是19000元,2月应纳税所得额也是19000元,那累计的Q就是19000+19000=38000元。
再看税率对应的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档位,不超过36000元适用3%税率,超过36000元不超过144000元的部分适用10%档位的税率,则小王老师2月应缴纳个税为:
2月缴纳个税=Q1(36000-19000)*税率(3%)+Q2(38000-36000)*税率(10%)=710元
下面列举了4类常见的税务种类
1,综合所得:(日常工资、薪金所得是按照这个表计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包含: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⑤经营所得;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⑦财产租赁所得;⑧财产转让所得;⑨偶然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的3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
(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注3: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的部分;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适用)
个人所得税计算明细=(税前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计算方法
如果按一年总额算的话,免征部分是5000*12=6W,一次类推减去日常需要扣除的地方就行,这个没法量化,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参考工资条或者自己个税APP的缴税记录来查找自己的扣除部分是多少
2,经营所得:(一般个体户或个独公司的计税使用的表,常规个人几乎用不到)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经营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0000元的50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1500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0500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405005超过500000元的部分3565500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这个比较简单,公司股东分红,或者汽车租赁、偶然所得比如指彩票中奖等
4.劳务报酬个人所得
简单说就是常规的兼职劳务费的缴税比例
级数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200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收入金额×(1-20%)×20%-速算扣除数
例如:歌星刘某一次取得表演收入10000元,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