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对督查组通报的问题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全力推进问题整改。乌兰察布市纪委监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组成联合调查组,市区两级公安部门组建问题核查工作专班,全面查核反馈问题。乌兰察布市及时制定印发《落实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反馈不动产登记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细化了6个方面整改任务,全面推进落实。
最新消息显示,经过调查组的调查取证、谈话核实,对所反映的问题已初步查实。调查组对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集宁分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和一名工作人员采取留置措施,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另对9名涉事工作人员、房产中介负责人采取立案调查和行政拘留措施。
连日来,本报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调查发现,通过此次整顿,集宁区办证服务有了一定改观,“黄牛”难觅,“在途”房本减少了。
暗访曝光后办证“黄牛”不见了
据新华社报道,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有的群众自己到不动产登记大厅,跑了4趟,历时44天才拿到房本;但有的人找“黄牛”代办,花500元后竟能在1天内“神速”出证。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以前,花钱找‘黄牛’办证见怪不怪,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附近的部分打印店、地产中介门店、超市等场所都提供所谓‘代办服务’,代办不动产证需收取500元到1000元的‘代办费’或‘加急费’。”
随着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公布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工作人员和“黄牛”勾结不当牟利问题,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对督查组通报的问题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全力推进问题整改。乌兰察布市纪委监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组成联合调查组,市区两级公安部门组建问题核查工作专班,全面查核反馈问题。
有市民仍存在办证“难题”
与此同时,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集宁分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优化办理流程,对集宁区积压件进行全面梳理、认真核查,集中力量开展“清零”工作,已于9月2日将7月至8月积压的符合条件的不动产登记业务912件全部办结。
集宁区办证服务也有了一定改观。多位集宁区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相比之前,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经改进了很多,工作人员着装、工作态度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观。”
不过,另有多位集宁区市民表示,自己的不动产证件仍在办理当中。沈晨(化名)等几位市民告诉记者,自己因为办证问题也是跑了多趟集宁区不动产办证大厅,目前尚未办妥,希望接下来能顺利把证办好。但这几位市民并未进一步向记者介绍不能办证的具体原因及经过。
此外,集宁区市民赵正(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大概在上世纪九几年的时候,我爷爷购买了位于集宁区六马路二建公司综合楼一楼沿街一套45平方米房子,当时这套房子所在的整栋楼属于办公楼,可是给我们发了一个纯住宅的房本。现在这套房子的‘左邻右舍’基本都是商业性质,只有我的房本显示为住宅性质。”
“从去年开始,我申请将房本上的‘住宅’改为‘商业’性质,搜集了近三十年的材料,几乎跑遍了乌兰察布市以及集宁区大大小小的部门。其间,我因为办证找过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原主任周雅卿,但是至今仍未办理妥当。在周雅卿被查后,办证的事还是没有进展。”赵正说。根据赵正提供的原始协议显示,该套房子所在的整栋楼属于当时的办公楼,项目一楼属于门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