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时此刻,我突然回忆起2018年年初的时候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01
我有一个非常非常远房的亲戚,女的,大概三十出头,在上海工作两三年吧,大概事业单位,目测很快就可以拿到上海户口
随后,我的噩梦就开始了
“表哥你好,我想在上海买房子了,大概500万总价的,你看能不能帮我推荐下。”
你知道的嘛,男人这个物种就是耳根子软,被叫表哥有点被叫小哥哥一样轻飘飘,而且大家都在上海更何况我就做房地产的,能帮其实都愿意帮的。
“你大概什么需求……”
“我单位在浦东,对我来说上班不要超过30分钟吧不然起不来,然后房间最好三房,不知道**地铁站边上有没有房子啊,那里的商场我常逛感觉氛围不错的,另外房子最好新一点,小区素质可以好一点不要有那种合租的……”
万万没想到的是,紧接着我这表妹接下来的一句是:“这么多房子,我不太专业啊,能不能根据我的需求具体锁定一套啊”
听到他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点崩溃,淘宝购物都要货比三家,看二手房却有不少人不愿意走出家门多看几套。可以想象未来和她的沟通会多艰难
02
有一阵子我们沟通的挺频繁的,对于她的一些让人崩溃的地方,我总结了一下
1、没有明确的目标,只给你感觉
普通的买房用户,对于房产有两个方面很难匹配的起来,第一想象中的房子和真实的房子的落差,第二是自己手里的购买力和想要的房子之间的落差
其实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大概知道自己在这个阶段需要买房了,但是对于房子这件事没有明确的目标,脑海中只有一个印象中家的感觉。当然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属正常,第一次买房多多少少有点懵逼的状态
但是最怕的一点就是懒得去看盘或者不愿意去看盘。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是网上购物,但是买房这件事一个网站可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可以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房子的各种好坏全部需要肉眼去感觉去体验
另外还有人多人会秉持的一个观点就是:我都拿出这么多钱了为什么房子还这么差
说的直白一点,对于房产,所有的购房者都要有自知之明,你选房子的同时也是房子在选你的过程。房产某种程度上已经将不同的客群进行细分和错层,所以适合你居住的板块和地段某种程度上已经注定,这也是为什么需要购房者相对的理性以及不要那么玻璃心,因为这跟谈恋爱结婚一样,是互相匹配的工作
我说过,最好的房子就是够一够刚好可以买得起的房子,本质上也是这个道理
2、懒得去看盘,或者不愿意去看盘
因为买房这件事太低频了,所以很多人对看房看的太理所当然,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超过一半的购房者会觉得,我想要买房了,这个周末去看看就可以搞定了。
潜意识里会觉得中介都会把性价比最高的房子全部留给你,然后你一天之内就可以快速的搞定。这也导致了当很多购房者不太着急的时候就懒得看盘或者拒绝看盘
但是这样的结果几乎是可以预见到的,要么就是看得上的房子买不起,买得起的房子品质实在接受不了。因为房产不是一个通过简单的几个指数就可以评判好坏,甚至实景图和视频都没办法客观的反应房子的本质,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一定要大量的看盘
看房确实是一个体力活,我入行时候一个前辈和我说,如果没有看过100个小区,那么基本上买房都会缴纳一点的学费。对于第一次买房的人来说如果拒绝看盘指望一去就能看到一套合适的然后快速的下手,这件事断然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3、总觉得你前面给的建议都是随便给的,一定要问你还有没有更好
和不愿意去看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却非常愿意听你的意见,但是每次沟通的时候,当你情绪饱满巴拉巴拉说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就是一脸茫然的看着你,然后长出一声:哦……之后,然后说:还有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身边有那么多朋友买房时候都会说:再看看。其实说这句话第一是给自己找台阶,第二其实根本就不会去看。在信息泛滥的当下,大多数购房者沉浸于各种推送却不愿意去看盘,这就直接导致更加做不了决定
虽然我是吃这碗饭的,但是相比较而言我更希望大家去看盘而不是看各种推送,不然当真的有人给到你重要信息的时候,你也会完美的错过
4、觉得找你买房会拿到折扣,或者就是你拿了佣金回扣了
当然,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她对我说的一句:“表哥,你说我让你帮我买房之后,你可以赚到多少佣金啊”
说出来很多人不信,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做房地产的就是做销售或者做中介的,所以对于地产人来说,天然的会有很多房源信息以及成交之后你会有额外的金钱利好
说实话,看到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是崩溃的,怪不得这么不客气的使唤我而且觉得理所当然,敢情是觉得我帮她选房子后我可以赚到佣金啊
03
所以长此以往,我那位亲戚后面的问题就变成了,看房时候会说:
“小区怎么这么破啊,感觉没什么物业管啊,房子装修太老了后面又要装修啊……”
“我现在住的地方上班路上太远了要一个半小时,有没有可能30分钟到公司啊”
“这个房子怎么这么小的,才70个平米,我在老家住的都是150平米的房子”
……
“500万的房子,我们要一次性拿出150万啊,真的好多一笔钱啊”
“这个房子你说如果我买了,3年后会涨到多少钱啊”
其实大家已经看到了,沟通已经从提问变成各种情绪的宣泄,而到这个阶段的时候,距离正确买房已经变得越来越远了
04
可能她也看出了我的态度,所以真的有一阵子没有联系了,大概有两个多月吧
后来突然有一天,她又来找我了,或许知道我没什么耐性,开门见山的对我说
“表哥,房子我选好了,不用你再帮我挑了,我想买前滩的那个***,听说限价了很便宜,你能不能帮我打个招呼啊我想买”
讲真的,我对着她给我发的一句话,我吃惊了差不多5分钟,讲实话我真不知道是不是梁静茹给她的勇气
“不是想买都能买的么,不是说房子不能捂盘惜售么,你关系那么多内部打个招呼,我想买他们80平米的小户型”
是的,最不能忍的其实就是这个,觉得托地产人找关系买房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全上海的房子都能通过关系买到他想要的位置以及拿到最低的折扣。
其实我也不想多解释什么,简单的说了一句:我能力不够,搞不定这个开发商。
估计他也挺诧异我这样的回复的,说了一个哦之后,我们就很久没有联系了
“我最近研究了下市场,我想要去沈阳炒房了,你帮我选一下吧”
嗯,我见证了一个购房者变成韭菜的完美过程。
05
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亲戚朋友,欢迎提前转发给他,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