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房产证写谁名都没用有它房子才归你

房产证下岗了!以后房产证写谁名都没用,有它房子才归你

2017-05-0419:28

5月1日起,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本行政区域内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不动产登记工作。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县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

简单来说,就是房产证将下岗,不动产权证书正式登场!这也就意味着,以后买房子拿的是不动产权证,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将停止颁发!

房产证下岗了!以后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都不算数了,但是父母在房产证上加上未成年子女的名字,可能会造成诸多的影响。如何规避这些影响,往下仔细阅读以下最全的解答!房产证与不动产证有什么区别,根据国土资源部官方微博介绍,新的“不动产权证”,和现在居民手握的“房产证”有差异!不动产证上除了权利人、共有情况、坐落位置等原来房产证内容外,还增加了镭射区、不动产单元号、使用期限等内容。不动产单元号,具有唯一代码,相当于证书记录的不动产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身份证号”,通过不动产单元号就可以锁定该不动产信息。

不动产权证书

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不再重要!房产证上有你的名字≠房子是你的,根据有关规定,房产所有权的最高效力来自于房产登记,房子作为不动产物权,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需要经依法登记,才会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法律效力。房产证与不动产登记簿两者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因此你不要考虑是婚前还是婚后写名字了,房产证没有你的名字也无所谓,但是一定要在房产登记簿上有你的名字。就算房产证上没你的名也有你的份。从公文的角度上看,房管局的不动产登记簿上有名字才算数,而另一方面,结婚前买的房子,就算是写了两个人的名字,如果闹上法庭,没有证据能证明你出了钱,写上名字也是白搭的。

但是,上述这种情况也仅仅是考虑到婚前买房,如果是领结婚证后买的房子,就算是只写一个人的名字,也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婚后单方父母全资买下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儿女名下,确认是只赠予自己儿女一方,那么该房产属于自己子女一方的财产,而不是夫妻共同财产。所以,犯不着结了婚还争署名。

不要把房子登记在孩子名下了!!

如今,很多家长在购置房产时,因各种原因将房产直接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在父母看来,“娃娃房”的好处很多,可以规避税费、规避家庭破产风险,提前为孩子准备婚前财产等等。

但是,这样做却存在各种风险隐患!!!往下看!买房不能贷款,如果买卖合同约定房屋的购买方是未成年人一人,则该房屋买卖不能申请银行贷款,只能一次性付清房款。孩子独立买房时可能多付首付,如果孩子和父母没有共有房产,即父母房产证上没有孩子的名字,那么孩子成年后购买首套房时,按照政策首付三成,并可享受首套优惠房贷利率。如果孩子在限购政策出台前,在未成年时和父母共有房产不超过2套,根据政策,成年后可独立购买1套住房。

父母不能随意处置房屋,确需处置时手续麻烦

父母不能随意出售、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屋。必须是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利益,若其出现重大疾病需要钱来治疗或生活学习需要等。必须提供监护人签名保证其具有监护人资格和出售房产是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证书,保证书须经公证处公证。

另外,父母出售房产所得款项应全部用于抚养未成年人。否则,日后孩子一旦提出异议,认为父母侵犯其合法权益,父母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父母离婚时易出纠纷

如果夫妻离婚,以未成年孩子名义购置的房产归属往往会引起法律纠纷。

如果房产不作为共同财产来分割,那么该房产应属承担抚养孩子义务的一方与孩子共同居住,可能会由此引发抚养权争夺局面。

父母想再收回房屋困难

且无法控制子女成年后擅自处分房产

如果子女成年后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想收回房屋将会有很大的法律障碍。实践中已有子女成年后将房屋出卖,不让其父母居住的情况发生。

之前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张先生未成年时,其父母即以其名义购置了房产,张先生成年成家后瞒着父母将房产加上了妻子的名字,当其婚姻触礁离婚时,妻子根据约定分得了50%的产权,张先生的父母为此深受打击,悔不当初。

孩子如婚后发生意外,配偶有权继承婚前财产

如果孩子在婚后不幸去世,其配偶、孩子和父母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逝者的所有财产,包括婚前财产。

这意味着,如果孩子在未成年时和父母共有房产,孩子名下的房产也将作为遗产分割和继承。

房产登记在孩子名下如何规避风险?

可以作公证

约定子女未成年时和父母共有财产,在父母生前,权益属于父母所有。这种办法可以同时让孩子拥有财产,又不至于遇到意外情况时被作为遗产分割。

进行房产份额变更

直接到房产交易中心做房产份额变更,减少子女名下房产份额,最少可变更为1%。这种方法主要是应对房产税,即使女子成年后以自己名义所购房产超标,需要征收房产税时,至少和父母共有的房产部分,计税量将极其有限。

从房产证上去名

这个办法比较简单粗暴,但是可以说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增减产权共有人,等同于买卖,即等于把一半的产权份额转让给你,缴纳税费按这个份额来交就可以。

房产证上减子女名字,视为买卖,要收取契税。去掉名字类似于份额转让,流程和正常的房屋交易类似,只需缴纳所占份额的契税,从1%--3%不等。去当地交易中心过户,产证上面所有的共有人都带好身份证件办理即可。

THE END
1.房产证写谁的名字房子就是谁的吗房产证写谁的名字房子就是谁的吗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房产证写谁的名字房子就是谁的吗问题带来帮助。https://www.64365.com/zs/2545206.aspx
2.房产证上写的谁的名字,房子就一定归谁了?如果这个房子婚前由男方的父母付了首付,婚后由小夫妻还贷款,那么这个房子婚前的这一部分现金归男方所有,婚后夫妻两个人还的贷款钱,则一人还一半。 现在有条件的家长在结婚之前不管自己生的是男生还是女的,即使是女孩,他们在买房子的时候也要求出一部分资金,为的就是在房产证上能够加到,女孩的名字,两个人的生活在https://www.jianshu.com/p/b0e8b94430c6
3.房产证的名字是谁房子归谁吗律师普法房产证的名字是谁房子不一定归谁。具体如下: 1、如果房产证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房屋产权证上的落款人即为房屋所有者; 2、如果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任一一方签字均算作夫妻二人共同财产; 3、如果房屋在婚前购买,则属于个人财产,房屋产权属于一方所有。 房产证加名字的手续如下: 1、需要持结婚证、身份证https://www.110ask.com/answer/16381366662086032865.html
4.房贷和房产证一定要写同一个人吗?户主和房产证不一致房子归谁在实际的购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那就是房产证上的户主名字和买房贷款申请人名字不一致的情况,那么房贷和房产证一定要写同一个人吗?户主和房产证不一致房子归谁? 在实际的购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那就是房产证上的户主名字和买房贷款申请人名字不一致的情况,那么房贷和房产证一定要写同一个https://m.fang.com/zhishi/xf/qg_1065365.html
5.房产证上名字越多,交的税越多吗?房产证上的名字与税款关系 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近年来,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越来越重要,尤其对新婚夫妻来说。然而,房产证上的名字并不等同于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即使房产证上写的名字越多,未来要交的税款反而可能越多。 名字≠房子归谁 许多人认为,如果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那么房子就属于自己一部分https://www.jiwu.com/baike/53676.html
6.房产证是女方名字,离婚协议归男方怎么办,房子归谁?综合法律引语:离婚是一种常见的所有家庭变故,而房产归属是离婚后最常争议的疑问之一。在某些情况下,房产证上的名字与离婚协议的归属可能存在不,比如房产证是女方名字,离婚协议却归属男方。那么在这类情况下,房子到底应归谁呢?下面的文章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答这个疑问。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129762.html
7.拆迁房户主是谁房子就一定是谁的吗?拆迁协议上谁签字房子就归谁吗?拆迁不一定谁是户主房子就是谁的。农村房屋凡地审批表登记在册的成员共同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一般情况下共有房屋所有权。城市房屋的权属是由房产证决定,不是由户口本决定。 拆迁协议上谁签字房子就归谁吗? 不是。 签订拆迁协议的主体通常来讲是房产的所有权人,农村宅基地的话,就是宅基地使用权人,也就是登记的是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525/2530483983.html
8.房产证写谁的名字房子就是谁的吗房产证上的名字重要吗房产证写房产证对于一栋房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房产证是房产归属权的*凭证,对此很多人对于房产证上名字是非常在意的。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房产证写谁的名字房子就是谁的吗,房产证上的名字重要吗以及房产证写名字新政策等相关问题。 房产证写谁的名字房子就是谁的吗 https://www.qizuang.com/gonglue/gfzc/116823.html
9.房产证写4个名字房子算谁的呢民法典对房屋产权份额的认定房产证写4个名字房子算4个人共同共有的,具体份额以合同约定为准,如果没有合同约定,原则是上4人等额共有。事实上房产证上名字数量是没有限制的,但写一个人的名字和写多个人名字的区别就在于只写一个人的名字属于个人所有,而多个名字则属于共同所有,共有的形式可以分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 民法典对房屋产权份https://tc.loupan.com/html/news/202304/507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