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宝山区月川路上的一个居民小区,2023年7月4日,宝山法院执行局的执行法官来到这里。这起案件的被执行人是一对母女,女儿陆某和她的母亲吴阿姨,母女俩都已经退休。
那么这对母女为什么会成为
法院的被执行人呢?
这一切还要从2016年说起。
那一年,吴阿姨卖掉了自家的老房子,准备置换一套新房。女儿陆某说,她和前夫生有一个儿子,母亲吴阿姨这次卖房还有一个目的,留给这个孩子一套房产。
然后让人目瞪口呆的
操作来了
房屋的产权却登记在了
陆某的男友钱某名下
男友钱某和陆某是老同学
两人认识多年后又走到了一起
即使是男女朋友
这也不能随便把房子
登记在别人名下
对此陆某给出这样的解释:
当时自己的儿子人在国外,无法到场办理房屋登记过户。因此男友钱某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他有一套和父母共有的房子,先用他的名字买下宝山区这套房以后,可以提取公积金。等陆某的儿子从国外回来以后,再把自己和父母的这套房子给陆某的儿子。
房子还能这样换来换去?
小坊也没听到过那么离谱的事...
法官在调查中却发现
这笔房屋买卖的资金流转
非常复杂
吴阿姨的卖房款并没有直接转给陆某的男友钱某,而是先经过外孙的账户,周转之后才进入到了钱某的账户中。之后,再加上钱某的公积金,他们终于买下了这套系争房屋。
那么吴阿姨和陆某
为什么会选择
这么复杂的支付方式呢?
果然执行法官调查后
发现了隐情!
女儿陆某
已经被限制高消费了
就这样,在多种因素考量之下,房屋最终登记在了陆某的男友钱某名下。房子买下之后,吴阿姨、陆某、钱某在这套房子里度过了两年多相安无事的生活。
然而,到了2018年底,这套房屋被钱某挂牌出售,陆某和钱某之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
房屋为何突然被卖?
纠葛由此引出...
在挂牌后,买家赵先生和卖家钱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以22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房子。而在付款前,他也确认了,房产证上只有钱某的名字,户口本上也没有多余的人口。
但让赵先生没想到的是:
等到房子过户
贷款也已全部下发
陆某和吴阿姨竟然都
不肯从房子里搬出来
陆某突然表示,作为这套房子的主要出资方,她才是房屋真正的主人,她不知情也不同意将这套房屋出售。
但买家赵先生表示,看房期间曾经在系争房屋内遇到过陆某和吴阿姨,当时她们对于房屋出售"并没有表达反对意见"。赵先生曾经询问过两人和钱某的关系,钱某表示陆某系其女友。
也就是说,以现有证据来看,在法律上钱某可以被认定为房屋的主人。
陆某迟迟不肯搬离
赵先生申请强制执行
然而
对于判决的内容
陆某一直都没有履行
赵先生只好向法院申请
强制执行
面对上门的执行法官,陆某声称,如果法院要强制执行,她就会将在疗养院居住的有精神疾病的兄长接到家中,以此增加法院执行的难度。
期间陆某也提出
如果要自己搬离
需要赵先生补偿自己
5-8年的租金40万元
经过法院沟通
赵先生最终同意支付16万元
可陆某还是不肯让步
坚持要40万!
2023年7月15日,这是法院要求陆某限期搬离的最后日期,陆某依然试图阻止法院的强制执行。最终,宝山法院决定对被执行人陆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陆某的态度终于发生了极大转变,在作出司法拘留决定的当天,陆某和吴阿姨以及陆某的哥哥就从系争房屋内全部搬出。申请人赵先生终于住进了自己购买的房屋。